熊佩
(暨南大學 外國語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2)
豐城方言對英語語音學習的負遷移
熊佩
(暨南大學 外國語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2)
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語音學習是核心環節。如今,英語發音是否標準成為衡量英語學習者英語口語能力強弱重要的指標。在第二語言的學習過程中,學習者的本地方言往往會對其學習目的語的語音產生影響,發生語言的遷移作用。本文通過分析豐城方言的語音特點,并與英語語音進行比較,探討豐城方言給本方言區英語學習者學習語音帶來的影響,希望能對豐城方言區英語學習者提供一定的參照和幫助,并對實際語音教學有所啟示。
英語語音 負遷移 豐城方言
美國著名認知教育心理學家戴維·保羅·奧蘇貝爾提出了心理學上的經典概念——“遷移”。在語言學習研究領域,遷移特指母語對外來語習得產生的影響,即語言遷移。1957年,美國語言學家羅伯特拉多博士(Lado)在《跨文化語言學》中指出:“在外語學習環境下,學習者普遍依賴已掌握的母語,傾向于將母語的語言形式、意義和與母語相聯系的文化遷移到外語學習中來。”20世紀90年代,Rod Ellis在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中將母語遷移歸納為四個方面,即正遷移、負遷移、回避和過渡使用。其中,積極的影響叫正遷移(positive transfer),是指母語規則與外語規則相同時,學習者把母語規則遷移到外語中,此時母語規則能減輕外語學習的負擔,減少外語學習中的錯誤,促進外語的學習。消極的影響稱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是指母語規則與外語規則有差異時,學習者把母語規則遷移到外語中,母語便會干擾外語的學習。英語和漢語屬于不同的語言體系,存在非常大的差異,有著不同的語音系統。在長期的英語學習過程中,筆者發現不少英語學習者在英語語音學習中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受到母語和方言的影響,以至在朗讀和英語會話中帶有濃厚的方言味道。本文主要分析豐城方言區的英語學習者在學習英語時受到方言的負遷移影響。
我國幅員遼闊,地區間語言差異較大,漢語的地域變體各有特點。各方言區的英語學習者大部分因為母語和方言的影響,在英語發音上遇到形形色色的困惑和障礙。豐城處于江西贛語區的中心,有受周圍各大方言影響最小的一種贛方言、贛文化。豐城方言區的學習者受地方文化熏陶,地方方音較重,以至于英語學習者說英語時發音不夠準確,影響交流的暢通,也使學習者對自身的英語口語不夠自信。豐城方言中聲母20個,韻母62個,聲調5個。
2.1 豐城方音韻母系統與英語元音系統比較
豐城方言韻母系統與英語元音系統的比較如表1所示,豐城方言系統中韻母較多,有62個,英語元音只有20個。表1按照英語元音數量一一對應,羅列出相應的豐城韻母。星號的表示無對應的音素。

英語元音 i e ? ? u ? a ɑ:?:з:i:u:ai au ɑu ei?i uE eE iE豐城方音韻母 i e? ? u o? ? ? ? ? ?ai eu ɑu ei?eu?ie
通過對豐城方言韻母系統和英語元音系統的比較發現,從數量上看,英語元音的音類沒有豐城方言的韻母豐富;英語元音高低分布較均勻,區分也比較細,而豐城方言韻母趨于低化;豐城方言韻母與英語元音的長短元音對應不明顯,英語元音中有長元音,也有短元音,如/i/和/i:/,/Q/、/V/、/E/和/A:/,/O/和/O:/,/u/和/u:/,[C]和[C:],而豐城方音中無長短音之分。它們之間也有相同的音,如/i/、/e/、/u/、/o/、/ai/、/au/、/ei/,相似的音有/Eu/與/euh/、/uE/與/ue/、/iE/與/ie/。
2.2 豐城方音對英語元音發音的負遷移
對于廣大母語為豐城方言的英語學習者來說,其學習英語時面臨的困難是元音 [A:]、[V]、[C]、[C:]、[Q]、[E]的發音。通過對英語元音與豐城方言韻母進行比較,我們發現英語中有的元音在豐城方言里根本找不到對應音素,于是英語學習者在學英語時會不自覺地用方音中近似的音代替,把方音的發音習慣帶到英語發音中,使得英語發音帶有濃厚的方音,從而導致發音不準確,進而影響表意。具體表現有以下幾點:
(1)無[V]、[C]、[Q]、[E]。豐城方音中只有一個音素[a],并且無長短音之分,英語元音中類似的[a]音有4個,還有與[E]組成的雙元音[uE]、[eE]。因方言中音素[a]與英語元音[V]、[Q]音相似,該方言區的英語學習者在學習[V]時,常把[V]當做[a]來讀。如up[Vp]錯讀成[ap],英語元音[V]是后、半低、圓唇元音,而[a]是前、低、不圓唇元音,[V]比[a]舌位高且圓唇。[Q]是前、次低、不圓唇,與[a]的區別甚小,發音時應注意舌位比[a]稍微高。此外,[C]是前、半低、不圓唇元音,與[a]區別小,發音時舌位比[Q]略高。[E]是中、中、圓唇元音,與豐城方音中的e相似。受方音e的影響,該方言區的英語學習者常把含有[E]音素的單詞如cooker[′k?k?]錯讀成[′k?ke]、elder[′εld]讀成[′elde]。還有英語雙元音中如/Eu/、/uE/、/iE/往往用豐城方音中的eu、ue、ie代替。因此,英語學習者通常會利用這幾個相似音來替代,導致說出來的英語帶有濃厚的豐城方音。
(2)長短元音不分。豐城方音中無長短元音之分,英語語音系統中,長短元音是兩個不同的音素,不能互換。如果長元音讀成短元音,或者短元音讀成長元音,那么單詞的意思也會發生變換,如sit/sit/中的短元音/i/讀成長元音/i:/,即/ si:t/,則不是原來的單詞sit,也許就成了seat了。因為這個語音差異,很多學生在做音標選擇的時候,如果遇到類似fool和full的區分長短元音時,就往往抓不準。
(3)元音替代。豐城方音英語學習者常把oi代替英語雙元音/Oi/,因為o與i都是豐城方音中的韻母,學習者為求方便,直接用本方言的韻母替代英語雙元音/Oi/,這樣英語中的/Oi/就是帶有濃厚豐城方音的音素了。oi與/Oi/感官聽起來并無異議,但實際上是不同的。兩者都含有音素/i/,只需看o與/O/的性質。o是后、半高、圓唇元音,/O/是后、半低、圓唇元音,讀o時,舌位比讀/O/高。發音方式不同,必然會產生不一樣的音。除此之外,還有上面(1)所提到的用e替代[E]、[C],a代[V]、[Q]的現象也屬于元音替代現象。
2.3 豐城方言中的聲母系統與英語輔音系統的比較
英語的輔音和豐城方言的聲母并不是一一對應的,就數量上看,英語輔音有28個,而豐城聲母只有20個。因此,表2采取以豐城方言的20個聲母為參照, 比較豐城方音聲母系統與英語輔音系統的差異。

唇音 舌尖中音舌尖前音 舌面音 舌根音 喉音英語輔音 p?m f w t? l ts? s???? j k? ? h豐城方音韻母 p p′m f w t t′l ts ts′s tc tc′c′ne j k k′? h
通過對表2的觀察發現,兩種音系系統之間有相同的地方,但更多地表現出不同。相同的音有豐城方言中的唇音/p/、/m/、/f/、/w/;舌尖音/t/、/l/;舌尖前音/ts/、/s/;舌根音/k/、/h/。相似的音有鼻音/n/與/N/。豐城方言中的舌面音如/j/等,在英語中是不存在的。英語中的/dZ/、/Z/、/D/、/T/、/tr/、/dr/、/r/、/S/、/tS/等輔音,在豐城方言中也無法找到對應的音素。
2.4 豐城方音對英語輔音發音的負遷移
由表2豐城方音與英語輔音的比較可以看出,豐城方言區的英語學習者由于受本方言的影響,以及英語輔音中有許多在本方言中無法找到合適的對應音素,他們在學習英語輔音時,對輔音的發音較難準確掌握。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n/和/l/相混。與中國其他很多方言區一樣,豐城方音中的/l/、/n/也不易分清楚,可能是因為[n]與[l]發音部位相近,都屬于舌尖中音、濁音。在豐城方言中,[n]和[l]是可以相互替換而不影響的,如蘭花lan hua讀成nan fa。但在英語發音中,[n]和[l]是兩個不同的音位,會區別詞義,如果沒有正確區分[n]和[l],就會直接導致意思的改變。在很多情況下,/l/還與/r/音混淆。如熱鬧re nao讀成le lao。這樣也導致英語學習者容易把light,night和right這樣類似的含/l/、/n/、/r/音素的英語單詞讀錯。
(2)/h/和/f/相混。豐城方音中將/h/讀/f/。如上面所舉,蘭花lan hua讀nan fa;話費hua fei讀fa fei;皇上huang shang讀fuang shang。在說普通話時,如果不注意,常把/f/錯讀成/h/,例如分散fen san讀hen san。造成[f]和[h]混讀的原因可能是發/h/時由于圓唇作用,唇部有可能有摩擦;而發f時,喉部有可能產生摩擦,這就造成“雙摩擦”的現象。這時,如果哪一個部位的摩擦加重,就會變為氣流主要在這個部位受阻的輔音。受豐城方音影響的英語學習者常常混淆這兩個音素,發音隨之出現問題。例如who[hu],豐城方言區的英語學習者一旦不注意,或者語速快,受其方言語音影響,就會把[hu]錯讀成[fu]。
(3)沒有/r/音。豐城方音中沒有/r/音,在豐城方音中,/r/音被/l/替代。例如好熱hao re讀hao le;然后ran hou讀lan hou;若然ruo ran讀luo lan。英語中的/r/音指的是顫音,是由發音器官有彈性的部分(如小舌、舌尖或雙唇)多次顫動而發出的音,/ l/是氣流沿舌頭兩邊通過而形成的音。/r/在豐城方言中被/l/取代,可能是因為兩個音的發音方式略微相近。因此,英語學習者在學習英語輔音中的/r/時,常把/r/錯讀成/l/。如library[′laIbr?rI]誤讀為[′laIblelI],all right[?:l rait]誤讀成[?:lait]。此外,豐城方言中也沒有/tr/、/dr/音,大概是因為這兩個音都帶有/r/音,所以對于該方言區的英語學習者來說,不好掌握,難以發準音,true[tru:],draw[dr?:],drive[draiv]。
(4)前后鼻音/n/、/N/不分。豐城方言中是沒有前鼻音和后鼻音之分的,從而導致英語中比較類似的一對音標[n]和[N]的相混。例如將“sink”[sI?k]v.下沉讀成[sInk];將“sing”[sI?]v.唱歌讀成[sIn];將“length”[le?θ]n.長度讀成[lenθ];將“ban”[b?n]vt.禁止讀成bang[b??],諸如此類。這些錯誤的發音造成聽者誤聽,使得表意不準確。
(5)無/dZ/、/Z/,/S/、/t S/,也沒有相似音。豐城方音中不存在舌葉音/dZ/、/Z//S/、/t S/,常誤被舌面擦音替代。比如join[d??In],jog[d??g],sheep[?i:p],tree[tri:]等單詞的舌葉音誤讀為舌面擦音。
(6)無/D/、/T/音,常分別被z、s錯誤性地替代。/D/是齒間擦音(濁輔音),/T/是齒間擦音(清輔音),/z/是舌尖前擦音(濁輔音),s舌尖前擦音(清輔音)。/D/、/T/與z、s的發音部位不同,發出的音固然不一樣,不能隨意替代。然而,該方言區的英語學習者受方音s和z影響,往往把/T/讀成s,/D/讀成z。例如thanks[θ??ks]誤讀為[s??ks]、they[eeI]誤讀成[zei]。
任何語言都有自己獨特的語音系統。受母語遷移的影響,方言區的語言學習者在學習英語語音時不可避免地會受其方言語音系統的影響,將長期的方言發音習慣帶到英語發音中,對英語語音的學習產生負遷移。本文以豐城方言為例,分析了豐城方言比較明顯的語音特點,包括韻母方面無[V]、[C]、[Q]、[E]、長短元音不分、元音替代現象;聲母方面的l、n不分以及r被l替代、h與f不分、無/r//tr//dr//dZ/、/Z/,/S/、/t S/音、前后鼻音/n/、/N/不分、無/D/、/T/音。這些語音特點對豐城方言區的英語學習者標準語音的習得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為了減少、克服這些負面影響,英語教師和學生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促進語音學習與教學,改善英語發音。當然,本文仍有一定的局限,研究只涉及了語音的單音發音方面,重音、聲調、語調也是語音學習的主要內容,以及詞匯、語法方面的特點都沒有涉及,這些內容都有待于作進一步的研究。
[1]Lado.R.Linguistic across culture[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5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