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婧
(鄭州師范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河南鄭州 450044)
中國英語學習策略實證研究快速發展的十年
孫婧
(鄭州師范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河南鄭州450044)
本文基于廣泛的文獻檢索,對十年來文獻資料中的有關中國英語學習策略實證研究進行了分析,討論了該領域十年來的新發展,并總結了其中的不足之處,最后指出了以后的研究中仍然值得關注的問題。
學習策略實證研究新發展
國內的研究工作者對英語學習策略進行過不少實證研究和討論分析。文秋芳等(2004)曾寫過一篇綜述文章,總結了1984-2003年這20年間中國英語學習策略實證研究的成果、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方向。10年過去了,中國的英語學習策略實證研究到底處于一種什么狀態呢?有什么樣的新發展又存在什么樣的問題呢?這是本文根據文獻資料要解決的問題。
學習策略的研究由于對外語教學和學習者的學習過程起到啟發和指導作用(束定芳、莊智象1996:71)而引起國內研究者的廣泛關注。據不完全統計,從2004年到2013年十年間,各類期刊上共發表論文9000多篇,相關優秀碩士論文1800多篇,相關優秀博士論文21篇,出版專著17部。
本文的文獻來源于電子文獻資料中國知網,涵蓋了國內9種外語類核心期刊;檢索為學習策略和實證研究;查閱的時間范圍是2004年至2013年。
經過檢索,找到了36個符合條件的實證研究。其中, 外語教學與研究3篇,四川外語學院學報3篇,外語學刊4篇,現代外語3篇,外語與外語教學6篇,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4篇,外語教學10篇,外語界9篇,外語研究4篇。
2.1研究方法趨于均衡。
1984-2003年之間實證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種類嚴重不均衡,調查問卷遠遠多于其他各種研究方法(文秋芳,王立菲2004)。
實證研究屬于科學研究的范疇,調查問卷的固有缺點決定了它不能作為實證研究的唯一手段。近十年的實證研究中,涉及使用調查問卷的有9篇、個案研究有2篇、實驗法有8篇,涉及使用測試的研究有7篇,涉及使用訪談的研究有4篇。其中,單純使用調查問卷的實證研究多集中在研究學生學習策略的偏好與選擇;而實驗法則多用于對學生學習策略的培訓上。
2.2聽力策略和詞匯策略的研究仍然在不斷完善,閱讀策略的研究有增多趨勢
近十年內,聽力策略的研究文章有2篇, 詞匯策略的研究文章有2篇。
賀夢依和包克紀(2006)研究了某重點大學174名學生和166名某普通院校學生并比較了比較兩類學生對聽力策略使用的偏向,發現重點大學的學生更多地使用元認知策略,屬于是自覺意識型;而普通院校學生則較多使用社交/情感策略,屬于情感意識型,即其學習依賴于施教者和其他方面的幫助和壓力。
林莉蘭(2006)用測試、訪談、和調查問卷的方法研究了593名某工科院校一年級本科生在網絡自主學習的環境下,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以及與聽力水平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運用網絡自主學習模式進行大學英語聽力改革基本成功;網絡自主學習環境在某種程度上能促使學生使用學習策略;學生元認知策略使用普遍不高,自我管理能力較低。
丁怡(2006)用“有聲思維”(think aloud)的實驗手段對6名本科二年級的學生進行了學習者詞匯策略的使用傾向以及使用特征的研究。其研究表明,不善學者也積極使用策略,但他們使用的策略與自己的學習目的不相符,善學者使用的學習策略更加系統連貫;決定詞匯學習成功與否的關鍵不在于策略的使用頻率,而在于對詞匯策略的使用是否得當。
徐世昌(2011)通過問卷調查及訪談等形式對新疆兩所高校209名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少數民族大學生在英語詞匯學習元認知策略和認知策略的使用頻率上均高于漢族大學生。
近十年內,關于閱讀策略的實證研究共有3篇。分別研究了非專業英語學生的閱讀策略使用情況(李曉艷2006),元認知策略在閱讀中的可教性(潘黎萍2006)和快速閱讀的策略訓練(馬紅,林建強用普遍不高,自我管理能力較低。

表1 閱讀策略研究

表2 部分元認知策略研究
丁怡(2006)用“有聲思維”(think aloud)的實驗手段對6名本科二年級的學生進行了學習者詞匯策略的使用傾向以及使用特征的研究。其研究表明,不善學者也積極使用策略,但他們使用的策略與自己的學習目的不相符,善學者使用的學習策略更加系統連貫;決定詞匯學習成功與否的關鍵不在于策略的使用頻率,而在于對詞匯策略的使用是否得當。
徐世昌(2011)通過問卷調查及訪談等形式對新疆兩所高校209名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少數民族大學生在英語詞匯學習元認知策略和認知策略的使用頻率上均高于漢族大學生。
近十年內,關于閱讀策略的實證研究共有3篇。分別研究了非專業英語學生的閱讀策略使用情況(李曉艷2006),元認知策略在閱讀中的可教性(潘黎萍2006)和快速閱讀的策略訓練(馬紅,林建強2007),詳見表1。其中兩篇文章分別證明了閱讀策略的可教性和快速閱讀策略的可教性,為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各種閱讀策略訓練提供指導和理論支持。
2.3元認知策略引起廣泛關注
近十年內,關于元認知策略在英語學習中的英語的研究有7篇。除了前面提到的一篇研究元認知策略在閱讀理解中的應用之外,其余幾篇分別對中國英語專業和非英語專業的大學生的元認知策略的使用做了相關研究(張萱,2005;呂德文、馬瑞雪,2007;李俊、倪杭英,2007;孔文、李清華,2008;肖武云、曹群英,2011;高黎、陳唐艷、曾潔,2012)。研究對象涉及中國東部地區、中部地區以及西部地區的重點院校和非重點院校,基本能反應中國大學生的對元認知策略認識和使用的現狀。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學生的元認知的認識和使用程度普遍較低,需要特別加強對學生元認知策略的培訓。部分研究列于表2。
2.4對一些微觀學習策略的研究有了零的突破
修旭東和肖德法于2006年填補國內對寫作策略的實證研究的空白。他們調查了463名大學四年級英語專業學生,經過結構方程模型分析發現:(1)寫作策略和寫作過程應用策略均會對八級寫作過程產生直接影響 ,對成績主要產生間接影響;(2)寫作過程應用策略對八級寫作過程產生不同程度的正值和負值效應的可能性都存在;(3)寫作認知過程的子過程中,組織思想和表達兩個子過程對分數的解釋力最大。
歐陽建平和張建佳2008年關于情感策略培訓的實證研究開創了國內情感策略培訓實證研究的先河。他們把來自湖南理工學院2003級的本科生分為實驗班和對照班。經過兩個學期對實驗班情感策略培訓,發現:(1)要把理論知識和實踐機會結合起來,教師給予一定指導;(2)情感策略的培訓是一個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的過程;(3)情感策略的意識并不是決定學生學好英語的唯一因素。
(1)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有關語音語調以及語法學習策略的實證研究出現。(2)國內還沒有學者做過涉及二語環境和外語環境中策略使用差別的實證研究。(3)國內外語學習策略的定量研究比較成熟,研究方法的科學性很高,研究手段多樣,但是相關的定性研究還非常少,需要研究者進一步加強。
從宏觀的角度看英語學習策略的研究未來的發展,研究者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研究:(1)學習策略與教育相互關系研究,其中包括學習策略與教材編寫的相互關系及其相互影響,學習策略與教學策略的相互關系及相互影響等。(2)中國學生的學習策略的使用習慣與外國學生的學習策略的使用習慣是否一致,是否與他們的文化背景有關。
綜上所述,英語學習策略的研究在中國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1984-1992為萌芽階段;1993-2003為全面啟動階段(文秋芳、王立菲2004);從2003開始已經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并在一定時間內延續。在快速發展階段,相關論文、專著數量質量迅速增長,研究方法豐富多樣,研究隊伍逐漸壯大,研究范圍覆蓋面廣。學習策略實證研究的發展前景是相當樂觀的,因為該研究不僅理論價值的含量高,更重要的是,具有廣泛的應用意義。希望研究者能不斷將研究成果應用于日常教學工作中,所謂在授之“魚”的同時授之“漁”。
[1]丁怡.外語善學者和不善學者英語詞匯學習策略對比研究[J].外語研究,2006(6):47-50.
[2]郭燕.大學英語師生學習策略教授與使用的相關性實證研究[J].外語界,2007(2): 65-73.
[3]賀夢依,包克紀.重點大學與普通院校學生英語聽力策略比較:個案研究[J].外語研究,2006(2):46-49.
[4]孔文,李清華.英語專業學生元認知和認知策略使用與英語水平關系的研究[J].現代外語,2008(2):173-184.
[5]李俊,倪杭英.非英語專業學生元認知策略的介入性研究[J].外語界,2007(2):49-53.
[6]林莉蘭.網絡自主學習環境下學習策略與學習效果研究-英語聽力教學改革實驗[J].外語研究,2006(2):39-45.
[7]呂德文,馬瑞雪.英語專業學生元認知策略發展研究[J].外語界, 2007(2):54-58.
[8]馬紅,林建強.快速閱讀策略訓練:理論與實證[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7(3):141-144.
[9]歐陽建平,張建佳.大學英語學習者情感策略培訓的實證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8(2): 45-51.
[1 0]潘黎萍.元認知策略在二語課堂閱讀中的課教性實驗研究[J].外語教學,2006(1):49-54.
[1 1]秦建華,王英杰.大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個案研究[J].外語界, 2007(2):73-81.
[12]文秋芳,王立菲.中國英語學習策略實證研究20年[J].福州:外國語言文學,2004(1):39-45.
[13]文秋芳,王立菲.英語學習策略理論研究[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14]修旭東,肖德法.英語寫作策略、八級寫作認知過程及成績關系的結構方程模型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6):460-465.
[15]張萱.基礎階段英語專業學生元認知策略調查[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3):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