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毅 傅俊惠 鄭春鵬 杜澤森
廣東省汕頭市中心醫院腫瘤外科,廣東汕頭 515031
腹腔鏡輔助進展期近端胃癌NO.10淋巴結的清掃技巧及意義
李卓毅 傅俊惠 鄭春鵬 杜澤森
廣東省汕頭市中心醫院腫瘤外科,廣東汕頭 515031
目的 探討腹腔鏡輔助進展期近端胃癌NO.10淋巴結的清掃技巧及意義。 方法 選取需行腔鏡下進展期胃癌D2根治術的64例患者,隨機分為保脾組、切脾組兩組各32例,保脾組行不切除脾臟的NO.10淋巴結清掃,切脾組行脾臟聯合脾門淋巴結切除術,觀察兩組術中、術后情況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結果 切脾組手術時間明顯長于保脾組(P<0.05),其他指標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我科總結改進的腹腔鏡輔助進展期近端胃癌NO.10淋巴結的清掃技巧在不影響療效的前提下,對于保留脾臟提高預后意義重大。
腹腔鏡;胃癌;NO.10淋巴結清掃;保留脾
腹腔鏡下胃癌D2根治術由于其創傷小、效果好、淋巴結清掃徹底,是治療進展期胃癌的一線術式[1-2]。脾臟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但由于脾門解剖復雜,出入脾臟的動靜脈、淋巴管及淋巴結較多,保留脾臟的D2根治術無論是在避免脾臟損傷還是陽性淋巴結殘留上,都存在一定風險,故國內外在行NO.10淋巴結清掃過程中保留脾臟與否一直都存在爭議[3]。本研究擬觀察保留脾臟的腹腔鏡下進展期胃癌NO.10淋巴結清掃的療效,與傳統手術清掃中聯合脾臟切除的患者進行比較,并總結保留脾臟的NO.10淋巴結清掃的手術技巧及臨床意義。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6月~2013年12月需于我院行腔鏡下進展期胃癌D2根治術的64例患者,隨機分為保脾組和切脾組兩組各32例,保脾組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齡(60.0±9.0)歲;切脾組男22例,女10例,平均年齡(59.0±9.0)歲;部位構成分別為胃竇8例、9例,胃體24例、23例;侵犯深度T2期6例、7例,T3期16例、14例,T4a期10例、11例。兩組在性別、年齡、腫瘤生長部位、分期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入選標準
參考國內部分學者的標準[4]:胃癌明確確診,電子胃鏡及上腹部CT提示為近端胃癌;術前常規檢查示無明顯胃周侵犯及遠處轉移;淋巴結轉移在D2淋巴結清掃范圍內,腫瘤浸潤深度不超過漿膜層,如侵犯漿膜,面積需<10cm×10cm;患者身體評估均可耐受腹腔鏡手術;知情同意。
1.3 手術方法
1.3.1 常規治療 按腹腔鏡胃惡性腫瘤手術操作指南(2007),以五孔法行腹腔鏡手術,使用超聲刀分離切除胃-結腸系膜前葉及胃左側區域淋巴結清掃。離斷所需切除部分。需要特殊處理的是NO.10、11組淋巴結即脾門淋巴結(NO.10)、脾動脈近端淋巴結(NO.11p)、脾動脈遠端淋巴結(NO.11d)。
1.3.2 保脾組 當常規清掃淋巴結時,NO.10組淋巴結清掃具體方法如下:取頭高腳低位向右傾斜,術者位于患者左側,助手位于患者右側,扶鏡手位于患者兩腿之間,清掃NO.11淋巴結:暴露胰后間隙的脾動脈主干,從脾動脈起始部由右至左骨骼化脾門血管分支并徹底清掃脾動脈遠側端周圍的脂肪淋巴組織。遇到胃后動脈,需緊貼脾動脈主干將其裸化后于根部離斷。清掃NO.10淋巴結:以胃網膜左血管斷端為起點,助手向右上方牽拉胃體并提起脾胃韌帶,超聲刀緊貼脾葉動脈表面的解剖間隙,裸化胃短血管于根部結扎后離斷,然后超聲刀繼續緊貼脾血管從脾動脈終末支的起點往脾動脈和靜脈主干方向沿著脾血管表面解剖間隙進行分離,徹底清掃脾門脂肪淋巴組織。
1.3.3 切脾組 入腹及清掃NO.1-9組淋巴結方法同保脾組,尋找脾動脈的起始部位進行分離和結扎后分離脾靜脈至脾靜脈末端與門靜脈主干分解處,充分游離后結扎并切斷脾靜脈,將整塊脾臟從右往左分離,對脾動脈另扎一道后進行切斷。切除的脾臟及脾門周圍淋巴節裝入標本袋中,剪碎后經臍部擴大的切口取出。兩組手術均由同一術者實施,術后標本由術者親自解剖各組淋巴結并統計個數,送病理檢查。
1.4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脾門淋巴結清掃枚數及陽性率,淋巴結轉移例數及轉移率,并觀察兩組患者術后短期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2.1 兩組術中、術后情況比較
兩組比較,除手術時間存在一定差異之外(P<0.05),其他觀察指標均未見差別,見表1。
2.2 兩組術中術后并發癥比較
術中未見明顯并發癥,術后切脾組有1例患者出現一過性的發熱,體溫達38.6℃;保脾組出現1例患者肺部感染,2例患者均經抗感染降溫等對癥治療后,病情恢復正常,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未見明顯差異(x2=2.11,P>0.05)。余未見其他嚴重術后并發癥。

表1 兩組術中、術后情況比較
自1997年Goh首次將腹腔鏡胃癌D2型根治術用于進展期胃癌后至今,國內外也有多項研究報道證實其用于進展期胃癌可達到和開腹手術一樣的根治效果[5];而胃癌D2手術中清掃NO.10及NO.11等第2站淋巴結是目前標準化的中上部胃癌根治措施。但由于腹腔鏡下操作技術要求高,操作難度大,加上清掃這些淋巴結尤其是NO.10淋巴結在臨床操作中具有一定風險,致使脾臟損傷的發生率相當高;又現今國內有部分學者認為為避免轉移性陽性淋巴結殘留,應對胃癌行根治術時常規聯合脾臟切除[6]。故目前醫學界對于腹腔鏡下胃癌D2根治術中脾臟保留與否一直存有爭議。雖然國內外有學者通過臨床研究認為胃癌根治術中行保脾手術的脾門淋巴結殘留率達到75%;同時手術時按TNM分期的脾損傷發生率也頗高:Ⅰa-b期2.8% ~ 3.8%,Ⅱ期3.8%,Ⅲa-b期8.5% ~ 10%,Ⅳ期4.9%[7-8]。但本組研究中,我們認為保留脾臟主要基于以下考慮:(1)脾臟在機體免疫功能中發揮的重要作用;(2)改進手術技巧可以相當程度的增加NO.10淋巴結清掃的徹底性,而不是必須通過切脾的方式才能保證效果;(3)有研究表明保留脾臟是良好預后的獨立影響因素[9];(4)通過長期的探索、改進與借鑒同行的經驗總結,我們已經有足夠的技術水平和設備條件降低脾損傷的發生并保證術后療效;(5)目前已有很多的研究報道表明聯合遠端胰腺、脾臟切除的淋巴結清掃不僅對近期療效影響不大,未能提高患者術后的生存率和降低復發率,相反卻增加了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和手術死亡率[10]。
脾門區解剖間隙狹小,血管毗鄰復雜,但通過大量的臨床研究結合查閱文獻[11],我們總結出胃癌D2根治術清掃NO.10淋巴結的一些心得技巧:在行該區域淋巴結清掃時,患者的傾斜體位可通過重力作用使脾門區充分暴露;術中如果發現網膜組織與脾粘連,在進行清掃之前應先松解粘連;然后將大網膜置于胃的右下方,胃底向肝上方牽引。助手注意張緊脾胃韌帶,術者將胰體尾部向下壓,逆向分離胰尾被膜至上緣后間隙,將脾動靜脈骨骼化,并裸化胃網膜左血管根部,顯露脾門。對于脾胃韌帶內的胃短血管,切忌用超聲刀盲目大量離斷組織,以免引起難以抑制的大出血。在脾靜脈壁表面清掃淋巴結時,盡量用超聲刀直接切割,動作輕,避免鈍性分離撕裂靜脈;在脾門淋巴結清掃過程中,應在Toldt筋膜表面的平面進行,避免損傷左腎和左腎上腺。
本組研究證實:腹腔鏡輔助進展期近端胃癌NO.10淋巴結的清掃,保留脾臟與否,除了手術時間上有差異,即提升了部分手術步驟的難度與復雜性之外,其他術中情況及術后并發癥均無太大差別。說明只要能夠良好的掌握NO.10組淋巴結清掃技巧,切脾與否對于清掃的徹底性及手術的損傷大小均無明顯影響。這個結論也與國內一些學者的研究結果相似[12-13]。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腹腔鏡進展期胃癌是否保留脾臟的D2手術在近期療效上已顯示出其優勢,但在遠期療效上由于缺乏大樣本的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而仍有較大爭議,且本組研究也由于隨訪時間偏短,而暫未收集分析術后生存率資料。不過隨著國內外開展例數的增多,已可看到小樣本的隨機對照研究及大樣本回顧性研究[10],綜上所述,本研究根據我科現有技術、設備,經過改進完善得出了腹腔鏡輔助進展期近端胃癌NO.10淋巴結的清掃技巧,特別對于脾臟的保留,意義重大,可以為廣大同行提供借鑒參考的作用。
[1] 于宏,吳碩東,蘇洋.腹腔鏡輔助下進展期胃癌根治術臨床分析(附6例報告)[J].現代腫瘤醫學,2009,17(1):67.
[2] 羅運生,夏濤,李威.進展期遠端胃癌腹腔鏡輔助與開腹根治術的對比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4,4(24):10-13.
[3] 李俊.腹腔鏡輔助下胃癌D2根治術對進展期遠端胃癌的治療價值[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5(21):4808-4810.
[4] 張英杰.腹腔鏡輔助胃癌切除術治療胃癌的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1):196-197.
[5] 葉進軍,龔裕雕.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治療胃癌的研究進展[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29):9-13.
[6] 王偉,黎旭光.保留脾臟的NO.10及NO.11淋巴結清掃在中上部胃癌根治術中的應用[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1,14(6):465-466.
[7] 丁波,李忠,劉元直.進展期胃癌根治術中脾門淋巴結清掃的臨床意義[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4,23(1):133-135.
[8] 劉紅權,劉傳淵,方傳發.腹腔鏡胃癌D2根治術與傳統開腹胃癌D2根治術的療效與安全性比較[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32):24-25.
[9] Yang K,Chen Xz,Hu JK,et a1.E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sple nectomy for gastric carcinoma meta-analysi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9,15(42):5352-5359.
[10] 黃昌明,陸俊.局部進展期胃上部癌腹腔鏡淋巴結清掃的評價和策略[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3,35(18):1896-1899.
[11] 江小杰,林慶凡.中上部進展期胃癌腹腔鏡保留胰脾清掃NO.10、11淋巴結的技巧[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4,14(3):204-206.
[12] 李平,黃昌明,鄭朝輝,等.腹腔鏡保脾的脾門淋巴結清掃在胃上部癌根治術中的應用[J].中華外科雜志,2011,49(9):795-798.
[13] 甄四虎,侯會池,王少文,等.腹腔鏡右半結腸癌根治術65例臨床觀察[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3,24(3):32-34.
[14] 所劍,王大廣,張洋.腹腔鏡胃癌D2根治術的評價[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3,35(8):1893-1895.
The significance and skill of Laparoscopic dissection of NO.10 lymph nodes of advanced proximal gastric cancer
LI Zhuoyi FU Junhui ZHENG Chunpeng DU Zesen
Department of Tumor Surgery,the Central Hospital of Shantou,Shantou 515031,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ignificance and skill of Laparoscopic dissection of NO.10 lymph nodes of advanced proximal gastric cancer. Methods 64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roximal gastric cancer were chosed and received Laparoscopic treatment,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each of 32 cases.Spleen-preservation group(SPG) should preserve the spleen while receiving dissection of NO.10 lymph nodes and the Spleen-dissection group(SDG) removal of the spleen.The surgical procedure and complications during and after the operation were analyzed. Results SPG took shorter time in the operation time (P<0.05),and both groups had no differences between other indicaters (P>0.05). Conclusion The modified skills of Laparoscopic dissection of NO.10 lymphnodes in advanced proximal gastric cancer cas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pleen-preservation and good prognosis
Gastric cancer;Laparoscope;NO.10 Lymphadenectomy;Spleen-preservation
R735.2
B
2095-0616(2015)08-140-03
201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