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俊杰
配置越來越高,而價格越來越低,這顯然就回到了十年前功能機覆滅的那片戰場。
從iPhone開始,智能化讓手機從工具變成了快消品,到底有多快呢,很多手機發燒友們都是半年就換手機。在這樣的市場環境驅動下,做手機成為了很多國內企業發財致富的必選項,從小米,到中華酷聯,再到樂視、360,還有錘子、一加、Vivo什么的,做手機的企業越來越多。而不甘寂寞一些名人也加入了做手機的行列,崔健做了藍色骨頭,王自健也號稱自己要出一部手機,還有周杰倫的uGate,剛剛做出耳機的汪峰,最早也是玩手機的,推出了100怒放手機,芙蓉姐姐也做了青橙手機。這些玩意等過兩年看,基本上就全都消失了,或者干脆說全都失敗了。
做手機到底難不難,顯然不難,因為零部件都是現成的,組裝一下就行了,華強北一些小作坊都能干。但做手機又挺難,難的是賺錢。如今小米、華為已經把手機降到了1000元以下,你還好意思賣好幾千嗎?所以你的手機,價格未必比直接買小米便宜。雷軍都不賺錢,你憑什么賺錢呢?當然有人說了,我們玩的不是手機,我們是生態,通過手機這個入口,消耗我們自己的內容才是真實的目的。但有一個現實的情況擺在你面前,所有的手機都是安卓系統(蘋果除外),你憑什么說你是生態呢?再加上現在民間高級的黑科技,讓任何一部手機,都能被輕松刷掉系統,所以你其實賣給大家的只是一部組裝產品而已,你想強加給消費者的,人家未必買賬。
從雷軍開始,比配置就成了國產手機們的新玩法,華為也這么搞,周鴻祎也這么玩兒。配置越來越高,而價格越來越低,這顯然就回到了上個十年功能機覆滅的那片戰場。當年也是你出個40和弦,我就得64和弦,你是200萬像素攝像頭,我就得400萬。你賣2000元,我賣1500,比著比著,最后功能機集體消亡了。所有的上一代手機廠商,比如科健、比如夏新、比如波導,最有意思的是,“下蛋公雞,公雞中的戰斗機”這句名言還在,波導手機這個手機中的戰斗機,已經完全沒有了。
另外,從手機本身來講,如今配置已經很高了,這樣就讓換機的彈性在逐漸減弱。意思就是說,你說的真八核和假八核我完全感覺不出來,你的處理器升級一版,我也完全體會不到。一般的手機用個兩年,沒什么太大問題,絕大多數的APP運行起來都沒有問題。所以似乎換手機,沒有那么必要了。
供給在大幅增加,價格在降低,利潤幾乎已經為負,再加上需求減少,大廠商、大公司,規模效應,國產手機的游戲已經進入了尾聲,不會再有什么搞頭。最重要的是,在智能手機這個領域,蘋果已經拿走90%的利潤,剩下的已經全都是骨頭。99%的廠商去搶這10%的市場,真的有意思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