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文文
并不是那些平臺式的大公司才是創業者的未來,小而美、“互聯網+”、百花齊放式的創業更適合大眾創業。
創業“泡沫”是創新的種子和土壤。
我作為一個在創業服務業里比較早的老兵,2008年開始做創業服務業,到現在可以說是見過了中國創新創業的很多側面。
一個事情就是中國目前正在迎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創業潮,每年有300多萬人開始自己的創業歷程,300多萬人好比是歐洲的小國家。每年有這么多人在創業,必然會帶來很多新的機會,當然也會帶來一些新的問題。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到底有沒有創業的泡沫,我要說,如果有也是最美麗的泡沫。
中國商業未來,是“百花齊放”而非“贏家通吃”
中國是一個制造大國,每一個制造大國轉型時都會有一股波瀾壯闊的創業創新潮,在石油危機之后的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廣場協議之后的日本,在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之后的韓國,都看到了一股創新創業潮。硅谷在崛起,韓流在崛起,日本變得非常有創意,這樣的過程是一個共同的趨勢。中國現在正處于制造大國向創意大國的轉型中,新一代年輕人、包括上年紀的人都投身創業大潮,這必將給中國帶來新的未來。
我經常給那些抱有懷疑和質疑的人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僅會給中國國民帶來全新的未來,也會給世界帶來全新的未來。我們將不再是出口制造產品的大國,我們也將是出口創意的大國,跟全世界通過創新聯系起來。
在中國剛開始雙創時,正好趕上了目前的資本寒冬,創業者是冬天的孩子,很多偉大的公司都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時期創辦的。因此,在寒冬里很多創業者將面臨很多考驗。在中國,我們近些年有賴于與政府的提倡和支持已經發展起來非常繁榮的創業服務產業,創業服務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已經開始出現。
科技部在很早之前就推動很多創新機構做創業服務,在中國出現了除“地主”和“資本家”模式之外的創業者服務機構。所謂地主是指創業園區,所謂資本家是指VC和天使投資機構。在園區和VC之間,中國出現了非常多的創新創業服務機構,創業黑馬就是其中之一。這樣的機構在極大的幫助創業者提高創業成功率。
改變世界是夢想,活下來才是現實
在大眾創業之后,每年有300多萬人創業,如何提高創新創業者的成功率,這是個很大的命題。在這個問題上我有一點體會,我覺得今天中國的創業觀念要發生一些變化。在硅谷的創業者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造世界、改變世界,中國的很多創業者也希望改變世界。但我認為,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中國的創業者應該首先保證自己能夠存活和生存下去,然后才能改變世界。并不是那些平臺式的大公司才是創業者的未來,小而美、“互聯網+”、百花齊放式的創業更適合大眾創業。
我認為,在中國大眾創業的背景下一定會出現一些創業創新的新規律和新趨勢,中國人未來在創新方面一定會貢獻自己的力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