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明世(山東財經大學 山東濟南 250014)
對普通高校體育課程設置改革的研究①
江明世
(山東財經大學山東濟南250014)
摘 要:高校教育需要培養的高素養的人才,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必須要重視體育教育。當前高校體育教學高校體育課程教學內容具有明顯的片面性,內容較為陳舊,教學缺乏系統性和連續性,沒有形成完善的評價體系,采取有針對性的改進策略,完善教學內容和評估體系,不斷改革創新,服務學生終身發展,不斷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培養學生的思想品質、心理素質和適應社會的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養全面發展,培養和造就高素質優秀人才。
關鍵詞:高校體育課程設置改革體育教育
高校教育需要培養的高素養的人才,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必須要重視體育教育。高校體育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積極發展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促進學生健康完善的發展,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高素養人才。高校要重視體育教育,能夠積極研究體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發揮大學體育的功能,提升學生的鍛煉身體的技能,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意識,然而,在高校體育課程設置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到大學體育教育的發展,影響到人才的有效培養,我們要積極對高校體育課程設置進行改革創新,為學生提供優質的體育課程,促進學生全面素養的提升。
1.1體育課程教學內容片面性強
在高校體育課程設置中,有一個指導思想是促進學生體質的發展,實現技能教育。在這種指導思想影響下,體育課程設置內容存在很大的片面性,突出知識的傳播和技能的傳授。體育教育的理念是較為落后的,在實踐體育教學過程中,過于強調傳統體育知識技能的傳播,課堂以教師講解體育知識,演示相關體育技能為主,忽視了學生的體育學習的自主性和獨立性,限制學生自由活動的權利,導致學生體育參與的興趣不高,學生的人格、尊嚴、個性、價值認識及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在體育教育中都沒有突出出來,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這種體育教育理念造成了人才培養的片面性,因此,需要積極進行體育教育改革,能夠以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發展為中心,以健康第一的意識為指導進行體育課程設置,通過體育教育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養成。
1.2體育課程所選用的教材陳舊
高校體育課程教育的發展,要依靠有效的教材,但現在,在體育課程中所選用的教材較為陳舊,教材大多是以競技項目為中心進行設計的,教程模式統一,嚴格按照教學大綱設計授課,教材中沒有體現出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更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教材陳舊也是影響學生體育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原因。
1.3高效體育課程設置的連續性不強
課程設置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具有一定的連續性,是保證教學效果的前提。但在現在的高等教育的體育課程設置中存在著連續性不強的情況。在高校體育課程中有必修課和選修課兩種形式,對于有的專業學生而言,學校并沒有為他們提供開設體育選修課的條件,即使勉強開設這種課程,學生所學的內容是不連貫的,這不利于學生體育鍛煉意識的培養,不利于學生身體健康發展。通過多年的研究,我們發現,很多大三大四學生他們的身體素質較大一大二的學生有明顯的下降趨勢,主要原因是,大三大四體育教育以選修為主,加之學生學習壓力大,畢業找工作壓力大,很多學生放棄了鍛煉身體,他們的體質水平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因此,體育課程設置要具有一定的連續性,即使在大三大四,也需要開設體育必修課程,對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提出適當的要求,促進學生能夠獲得穩定的發展。
1.4高校體育課程設置脫離學生實際
在高校體育課程設置中存在著單一化的傾向,課程設置脫離學生實際,沒有兼顧到學生的差異化,課程教學采用統一的授課模式,采用同樣的授課內容,不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造成體育教學形式單一,內容枯燥,教學的生動性不強,無法調動學生的體育學習的熱情,這種課程設置是失敗的,教學效果不理想,體育教學難以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培養學生的良好的體育習慣,更難以培養學生終身參與體育的意識。
1.5課程教學評估方式單一
在體育課程教學中,我們發現存在著課程評估方式單一,傳統的教學,對體育課程教學評估不重視,也是客觀存在的問題。在體育課程評估中,只重視分數,不重視學生的體育學習過程,不重視學生體育學習積極性的評價,不重視對學生心理素質及綜合素養的評估,評估方式單一,內容單一,也是制約體育教學發展,影響學生學習效果,影響學生綜合能力發展的重要因素。
很多教育家都主張通過教學評估促進教學的發展,在體育課程教學中,要能夠積極進行評估方式改革,能夠采用一系列科學的評估方式,對學生進行全面體育學習評估,積極改進傳統教學評估方式,能夠從學生角度出發,對學生的體育學習進行連續性的、綜合化的評估,以促進體育學習效果的不斷提升。
2.1以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為指導進行體育課程設置改革
當前,高校體育教學質量不高,課程設置不合理,不能滿足學生的體育鍛煉要求,也不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因此,高校體育課程設置必須進行改革,能夠為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做好引導,為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打下基礎。
高校體育教學要積極追求一種目標,引導學生進行自我體育鍛煉,實現學生的體育的自主學習,自主訓練。要能夠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必須要培養學生的自我進行體育鍛煉的能力,激發學生自我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
對于大學生而言,他們的思想認識水平已經相當高了,他們自我發展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大學生已經能夠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能夠認識到體育鍛煉對自己未來工作學習生活的重要性。在這個時期,學校就需要不斷強化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在課程設置中,
應該以終身體育為指導思想,進行體育內容的安排設計,要能夠有意識地安排一些使學生終身受用的體育鍛煉項目,比如,進行豐富體育課程內容,引導學生學習一些實用性強的太極拳,或者使學生學習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健美操等,引導學生掌握這些體育活動的技能。這些體育項目,學生在校期間可以練習,在未來的生活中也很實用,對于激發學生的體育鍛煉積極性,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具有積極的作用。
2.2豐富高校體育課程內容
現在高校體育課程設置中存在著內容片面落后的情況,嚴重制約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發展,因此,高校體育課程設置改革,就要能夠不斷豐富課程內容,以激發學生體育參與的積極性,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體育素材。
豐富課程內容時體育課程設置改革的重要內容。豐富課程內容要能夠從大學生的知識結構、認知能力出發,結合大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選擇與大學生心理素養和身體素養相匹配的教學內容。比如,現在高校體育課程中主要是是技能知識的傳播為主,忽視了一些健身知識、保健知識的傳播,但學生對這些方面的知識是有需求的。因此,可以把這幾方面的知識補充到體育課程中去?,F在的大學生智力發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他們的認識思維能力相對較強,大學生正在趨于成熟,他們渴求一些新的知識,一些對自己有用的技能。他們喜歡看體育電視節目,喜歡聽一些體育新聞,喜歡新生事物,因此,體育課程內容必須要保持豐富,新穎。大學生追求健康,他們渴望掌握科學的體育鍛煉方式,渴望掌握如何在運動中避免受傷的技巧,因此,在進行體育課程設置中,就需要圍繞學生需要豐富相關內容,能夠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不同興趣和愛好,充實課程內容,要能夠將現代體育運動中的一些學生喜愛的項目,比如,網球運動、健美操、體育舞蹈、足球等引入到體育課程中去,體現出高校體育教學的不同層次和水平,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學習項目進行體育學習,這對于激發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熱情具有積極的作用。
2.3高校體育課程設置要選擇實用性強而先進的教材
現在高校體育教學存在著教材選擇陳舊的問題,因此,體育課程設置改革就需要積極解決這個問題,能夠選擇科學的實用性強的先進的教材,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資源。
在體育教材的選擇上,要能夠積極選用新近出版的教材,要能夠立足學生的需求,選擇一些與學生興趣愛好相近的教材,學校也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編訂適合自己學生體育發展的校本教材,要積極通過教材改革,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鍛煉的興趣。要能夠選擇能夠體現大學生這個特殊群體特色的教材,根據學生的需要多選擇一些涵蓋體育欣賞、體育保健等方面知識內容的教材,通過教材創新,增加學生的體育鍛煉熱情。
2.4保證體育課程設置的連續性
要有效發展學生的體育技能,促進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就必須要保障體育課程設置的連續性。在現在的高校體育課程設置中,存在著連續性不強的現象。在大一大二開始的課程,在大三、大四可能就不開設了,不利于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一些內容、一些體育技能,學生在大一大二正學著,正練習著,后來,一套完整的內容沒有完結,到了大三大四就不學了,也影響到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因此,在課程設置改革中,要積極糾正這種問題,能夠保障課程設置的連續性。學校要認識到體育學習、體育鍛煉是學生一輩子的事情,學校有義務引導學生的體育習慣,有義務培養學生科學進行體育鍛煉的技能,要能夠通過體育課程改革,保障課程設置的連續性,為學生進行有效的體育學習打下基礎。
2.5選擇趣味性和休閑性較強的教學內容
對于大學生而言,他們對新鮮事物很感興趣,高校體育課程在內容設置方面就要立足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能夠選擇一些趣味性和休閑性強的教學內容,改革課程內容。比如,在體育課程中可以增加一些體育類的游戲內容,也可以增加一些富有挑戰性的運動項目,比如中國傳統武術項目,以增強體育課程內容的趣味性。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很多女學生對體育課程學習不感興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選用集趣味性與競爭性于一體的體育運動項目,這樣,可以有效增加女生參與體育學習的積極性。進行體育課程改革,還可以設置一些休閑性強的體育課程,通過休閑性的體育項目內容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去,以實現學生身體素養的有效提升。
2.6立足學生的實際進行體育課程體系設置
高校體育課很體系設置要立足學生的實際,能夠從學生的現實需要出發,充分分析學生的個性特征,依據學生的身體發展水平進行改革設置,這樣的課程設置才能更加科學,更為合理。在課程項目選擇方面,要能夠把較為流行的課程設置到體育課程體系中去,要把一些時尚流行的體育項目納入到課程體系中去。比如,把目前流行的定向運動、瑜伽項目及素質拓展項目納入到課程體系中去。課程設置要以健身為目標,突出娛樂性。比如,把乒乓球運動項目、網球運動項目、體育舞蹈等學生喜歡的運動項目納入到課程體系中去,這些項目不需要很大的運動量,就可以達到體育鍛煉身體的目標,這種大眾化的運動項目更能使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在課程設置中,就要能夠把這些內容引入到課程體系中去,只有立足學生的實際需要進行課程體系建設,才能促進體育教學的有效發展。
2.7構建多元化的體育課程結構體系
高校體育課程結構設置要能夠依據高校體育的教學目標,盡量做到設置科學實用,實現多元化的課程結構體系設置。高校體育課程結構一般而言,要包括體育必修課、體育選修課、體育保健課程、體育理論課程及課外體育運動課程等,通過豐富多樣的課程結構的設置,可以滿足學生對體育運動的需要,這樣的課程結構設置能夠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知識與體育技能,培養學生的基本體育鍛煉方式,同時,又能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需要,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體育運動項目,滿足學生體育選擇練習的需要。只有構建多元化的體育課程結構體系,極大的豐富體育教學內容,才能不斷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促進學生體育運動習慣的養成,極大地提高學生的思想品質、心理素質和適應社會的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曉春,鄭曉明.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課程設置改革的系統構建[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1):54-56.
[2]張華,張智新,唐紅斌.對普通高校體育課程設置和教學改革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1(10):19-20.
[3]高自軍.高校體育課程設置方向的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3 (4):161.
[4]葉超.關于體育課程設置方向的現狀分析[J].青海民族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5):100-102.
作者簡介:江明世(1978,2—),男,漢,山東青島人,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課題來源:①2012山東財經大學校級教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jy201246。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6(c)-00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