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靖
(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 湖北武漢 430079)
攔網是指隊員在球網上空攔阻對方擊來的球,在攻防體系中是防守反擊的第一道防線,也是主要得分的手段,因此它是積極主動并具有攻擊性的防守。隨著排球運動水平的不斷提高,排球規則 的日臻完善,攔網的攻防高效率在整個排球競賽中作用更為顯著,地位越來越高,普遍受到各國的重視。作為對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總和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中,矛盾的主次方面辯證統一關系認為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區別,相互聯系并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在哲學視野下,處處有矛盾,時時有矛盾。排球運動的攔網也不例外,它是一個矛盾體,從而大學生在排球學習和訓練中要充分認識到攔網的主次方面—防與攻。要求大學生對攔網實踐和認知既要善于分清主流—守、支流—攻又要全面,堅持重點論和兩點論的統一。該文運用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現對當今大學生進行抽樣調查、數據處理等,了解和分析當下大學生在排球運動中臨場對攔網攻與防的兩方面實踐情況和思想認知,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辦法來提高大學生的攔網攻防效果和個人競技水平。
該課題的調查對象是武漢體育學院所有在讀的排球專選班學生,采取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獲取樣本。
1.2.1 文獻資料法
該課題查閱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攔網攻防關系的相關文獻40余部、篇,為該課題的研究提供了理論支持。
1.2.2 問卷調查法
樣本調查:對武漢體育學院排球專選班的部分學生發放問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問卷100份,有效率為100%。問卷發放前對大部分排球專選班學生進行了一定的指導和解疑。

表1 武漢體育學院排球專選班學生臨場攔網的攻防處理認知表現統計(單位:人)

表2 武漢體育學院排球專選班學生臨場攔網的攻防處理實踐表現統計(單位:人)
(1)由表1數據可知,大學生臨場對攔網攻防關系處理的認知表現為:大學生在排球比賽中多數認為攔網只是一種消極被動的防守手段、且沒有人認為它只是一種純粹的進攻手段、而只有少數人意識到攔網是一種攻防兩效的手段。以上三種結果人數和百分比分布分別為70、0、30;70%、0%、30%。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多數大學生對攔網是進攻性防守這個定義還不夠理解,對攔網守與攻兩個主次方面的辯證統一關系認識不夠深徹。
(2)由表2數據表明,大學生臨場對攔網攻防關系處理的實施效果表現為:大學生在排球比賽中大多數把攔網技術被動地做到防守、沒有人完全地只作為進攻、既能做到防守又能積極主動做到進攻的人所占比率非常低。以上三種結果人數和百分比分布分別為16、0、84;84%、0%、16%。這說明大學生對攔網技術動作的掌握不夠全面,技術水平的發揮受到很大限制。
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矛盾主次方面辯證統一關系認為。
矛盾主次方面二者在力量對比上是不平衡的,必有一方占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而另一方與之相比則處于被支配地位,對事物的性質不起主導作用,前者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即二者的地位、作用不同,事物的性質主要地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規定。哲學視野下,處處有矛盾,時時有矛盾。排球運動的攔網作為客觀存在也不例外,它是一個矛盾體,有其主次方面,由于其性質是攻擊性的防守,所以它的主要方面是防,在整個攔網動作中起主要作用。其相應的次要方面就是攻,處于被支配地位,起次要作用不決定攔網的性質。
“主要”與“次要”,力量的“平衡”與“不平衡”,都是相比較而言的,沒有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不存在了,反之亦然。在矛盾主次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才使事物表現出性質特征,在這里,矛盾次要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視,它只是在規定事物性質中不起主要作用,并不是不起任何作用。因此攔網是在守與攻的共同作用下才會成為一種具有攻擊性的防守手段,兩個方面相互聯系、相互依賴,共同構成攔網的存在。在這里我們強調切勿只看到攔網“守”這個主要方面而忽視“攻”這個次要方面,不然我們就會犯機械唯物主義的錯誤,并在排球運動的訓練、競賽中也不能有效的提升個人技術水平、爭取比賽的勝利。
矛盾主次方面,一旦出現新的條件,二者就可能發生轉化,這時事物的性質就主要由原先處于被支配地位的矛盾的次要方面決定了。根據這條原理,大學生在競賽中要積極創造有利條件使攔網從一種消極的防守向積極進攻轉化,由被動轉向主動,從而也為創造高技術水平攔網和奪取比賽優勝增加了籌碼。
(1)結合當前大學生臨場對攔網攻防關系處理的認知的表現,首先應改變他們的思想理念,樹立科學的思維方式。用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的思想看待問題,既要看到攔網防守又要看到攔網的進攻,克服看問題只看一面的錯誤。在日常的排球運動學習和訓練中加強攔網易被忽視的次要方面——進攻的意識訓練和培養,加深其在頭腦中的記憶痕跡,以便在競賽中根據場上形勢變化能迅速將攔網由消極的防守轉向積極地進攻,從而獲得比賽主動權。
(2)強化攔網預判能力的訓練。攔網的成功預判作用功不可沒,可以說排球比賽中沒有預判就沒有攔網。排球運動訓練中不能只強調攔網基本技術動作訓練,也應考慮攔網預判能力的訓練,預判的時機和準確度是影響高水平排球比賽中攔網成功率的關鍵因素,也為在處理攔網時應“守”還是“攻”提供了思考空間。
(3)有意識的提高起跳速度。快速的起跳可以為網上爭奪爭取有利的時間和空間,從而能根據對方擊球狀況靈活處理來球,并為把攔網變成進攻性手段提供了先機。
(4)提高攔網的手上技巧。自從排球規則允許過網攔網擊球后,攔網的攻擊性色彩被逐步強化。要提高攔網的攻擊能力,在日常的排球運動訓練和競賽中一定要注意手型的下壓、手型的硬度、五指的張開、盡量伸過網去將球罩住等系列因素對攔網手上功夫的影響,這也為攔網由被動的防守轉向主動的進攻奠定了良好的技術支撐。
(5)協調好集體攔網中隊員之間的配合。在多人攔網中,隊員之間的合理分工和相互配合對攔網的質量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多數情況下,一個人的攔網是不夠的,因而,應根據對方的戰術配合和二傳手、扣手的特點與習慣動作做出迅速、準確的判斷,與隊友積極配合,有的放矢,組成二人或三人攔網,為攔網的當即防反和后面的其他進攻做好充分的準備。
攔網是排球運動基本技術之一,防守的第一道防線,得分、得發球權的重要手段,是反攻的重要環節。攔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比賽的勝負。成功的攔網能直接攔死對方的進攻,使本方由被動轉變為主動,并能削弱對方進攻銳氣,給對方造成較大心理威脅。但當今的大學生一定要全面理解攔網的本質內涵,在辯證唯物主義理論的指引下深刻認識到攔網守和攻兩個方面的辯證統一關系,在競賽中既要將攔網作為一面堅強的防守盾牌,又要將攔網作為一把進攻的利刃。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比賽主動權,也才能有效的推動排球運動的發展。
[1]關邵斌.排球運動員的預判及訓練方法[J].體育科技,2011(10):21-22.
[2]龍宗智.試論證據矛盾及矛盾分析法[J].中國法學,2007(4):94-95.
[3]趙義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整體性研究的兩個基本問題[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13(6):34-37.
[4]丁東宇,季正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中實證化問題探析[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4(4):48-53.
[5]楊周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幾個重要哲學問題探析[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學科學版,2014(5):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