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會越軌和社會控制理論探究體育貪污腐敗①
羅軍委 王亞輝 李良 崔珺檸
(江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江西南昌 330022)
摘 要:基于社會越軌和社會控制理論,運用文獻資料法、歸納與演繹及探索性研究法討論社會越軌與社會控制的內涵,認為社會控制是針對社會越軌而生成的,一切用于防止社會越軌方法都是社會控制。體育貪污腐敗作為一種嚴重的體育問題,是體育越軌的一種表現形式,適用于社會越軌理論進行探究。在分析對比體育貪污腐敗越軌行為的內外控制后,認為內在控制更為經濟有效;并提出加強思想教育、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和中華體育精神和培養敬業精神作為體育官員貪污腐敗的內在控制途徑。
關鍵詞:社會越軌 社會控制 體育官員 貪污腐敗
作者簡介:①羅軍委(1990—),男,河南信陽人,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
中圖分類號:G80-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8(c)-0008-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4.008
當今我國社會正處于大變革時期,體育承載著政治交往、經濟發展、文化交流與傳播等,在向體育大國和體育強國邁進的進程中,體育越軌行為頻發。諸多越軌現象的關注已經成為學者研究的熱點、社會關注的焦點;對體育越軌行為控制的好壞事關我國體育強國夢的實現。簡言之,體育問題就是體育越軌,任何關于體育社會問題社會控制的研究都是基于社會越軌理論和社會控制理論。我國體育社會越軌行為類型復雜,如運動員打架斗毆、裁判員收受賄賂、體育官員貪污腐敗等。自黨開展反腐倡廉工作以來,多名體育官員因涉嫌貪污腐敗被中紀委查處,體育貪污腐敗已經成為社會體育問題中一個較為突出方面,是法律層面的越軌行為。該文旨在從社會越軌的內涵、社會內在控制與外在控制方面討論體育官員貪污腐敗這一熱點越軌行為。
違反某個群體或社會的重要規范的行為,就是社會越軌[1]228(social deviance)。這只是普遍性的定義,社會越軌的定義還因地域與時代而不同。比如在西方國家離婚并不會使配偶雙方認為是家庭蒙羞,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敘利亞等允許一夫多妻。其次,還會有文化因素的原因,在美國婚外情被視為正常,而在伊斯蘭社會里可能招致死亡。霍華德.貝克(Howard Becker,1963)建議不要將越軌定義為與特定行為相連的品德,而是具有某種行為的人與把該行為稱為越軌的人之間社會互動的結果[1]230。越軌有其顯著特征[1]230:(1)越軌行為未必就是壞的或不可接受的。有時,行為是越軌了,但由于所違反的規則并未被廣泛接受,人們就不能認為這種越軌是不道德的。(2)越軌行為并非總是自愿的。如有生理缺陷人的越軌行為并非其意志所能控制。(3)越軌行為未必就是犯罪。雖然大多數犯罪行為是越軌行為,但并不是所有的越軌行為都是犯罪,一般而言,一個行動可能是:①既是越軌又是犯罪,如謀殺;②是犯罪但不是明顯的越軌,如賭博;③是越軌但不是犯罪,如非特殊情況下闖紅燈。(4)越軌行為雖不被贊同,卻是一種普遍的文化現象。它是任何健康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5)越軌可以是個人干的,也可以是群里或組織所為。某些類型的犯罪和越軌,如私吞公款。筆者認為社會越軌有道德層面與法律層面之分,道德層面的社會越軌行為影響看似不如法律層面的社會越軌行為嚴重,但它是法律越軌行為的基礎,這也許正是道德作為法律的底線原因。
旨在防止社會越軌并鼓勵遵從的努力就是社會控制[1]232(social controls)。社會控制主要有兩種類型:內在控制和外在控制。內在控制(internal social controls)指那些引導人們自我激勵并按照遵從的方式行動的過程。外在控制(external social controls)則是指通過運動各種正式和非正式的社會制裁促使人們遵從的壓力。
2.1對社會越軌的內在控制
內化[1]232(internalization)是指某個人對群體或社會規范的認同。在社會規范內化成功的情況下,一個人常常會主動去遵從,內化是對社會越軌行為進行控制的最有效、最經濟途徑,但其缺點是現實中很難實現。
2.2對社會越軌行為的外在控制
非正式的社會控制機制[1]232(informal mechanisms of social control)是初級群體的主要功能。消極制裁的范圍包括,由群體的不贊同態度到群體的完全拒絕,以至于在身體上懲罰。同伴的反映常常是重要的非正式社會控制機制,但局限于同伴間感情狀況。正式的社會控制機制[1]233(formal mechanisms of social control),是由非正式社會控制機制的局限性而產生的,主要包括專門的社會組織和職位,如法官、警察、監獄等社會上層建筑,由相關機構運用正式的權利來制裁社會越軌行為。正式的社會控制往往是對越軌所造成損害的懲罰,其運作過程中消耗大量的人財物力,其優點是具有強制力。內在控制與外在控制各有其優劣,應該根據具體的情況慎重采用,特別要注重越軌的主體。
體育作為現代社會的一個縮影,社會問題對體育領域的折射是不可避免的,再加上體育利益群體的利益追逐和體育本身競爭的驅動使得體育社會問題成為一種必然現象[2]。體育貪污腐敗是指國家體育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財物的行為所造成的政治問題和社會問題。在判定社會越軌時需要考慮的5個方面可知。(1)體育貪污腐敗違反了社會規范,其結果相對于大多數人來講是壞的,造成了巨大的社會損失。(2)體育貪污腐敗是自愿的,其主體充分考慮了貪污的成本與收益,并且認為收益高于成本,這也體現出法律在解決體育問題時的局限性。(3)體育貪污既是道德層面的越軌又是法律層面的越軌,其因在于既沒有堅守職業道德,又違法了我國《憲法》中規定,如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壞國家和集體的財產;一切國家機關實行精簡的原則,實行工作責任制,實行工作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制度,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反對官僚主義。總體來講體育貪污問題是一種性質惡劣的越軌行為,而我國體育貪污腐敗問題也十分嚴重。吉林省體育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體壇腐敗專業化、隱秘化,也帶有“能人腐敗”的特征。在好成績的
掩蓋下,因為缺乏監督,腐敗分子在其擅長的領域有極大的權威,加上公眾和管理部門更多把注意力放在成績上,腐敗行為在“成功光環”下容易被忽略[3]。國家紀檢委入駐國家體育總局以來,2014年11月,媒體曝出游泳運動管理中心前花樣游泳部主任俞麗因涉嫌操縱比賽、收受不正當賄賂被帶走調查。2015年5月,國家體育總局自行車擊劍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沈利紅已被雙規并進入司法程序。2015年6月25日,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肖天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調查。2015年7月16日,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網站消息,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免去肖天的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職務。2015年8月4日,國家體育總局排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潘志琛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另外也不乏有像吳書太(原安陽市體育局長)、王旭(原黑龍江省體育局群體處處長)之類的“蒼蠅”。有專家表示,從巡視組反饋的情況,體壇腐敗負面影響不容小覷,綜合而言,體育腐敗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特征:(1)審批、選派不透明,權力尋租空間大。(2)弄虛作假,褻瀆體育精神。(3)賽事經營“貓膩”多,成利益輸送窗口。(4)關于賽事開發經營混亂,違紀違法反映突出問題[3]。體育腐敗多年問題累積愈演愈烈,體育反腐也在不斷深入。不少專家認為,由于反賭掃黑,中國足球已經迎來了新生,加大體育反腐的力度,對于體育界取得新成績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4]。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強調,總局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工作依然面臨嚴峻復雜的形勢。各級黨員領導干部既要看到取得的成績,堅定信心和決心,更要正視問題,查找差距,牢記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憂患意識,切實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決心抓落實,堅持打贏這場攻堅戰、持久戰[4]。實現我國體育強國夢,對體育官員貪污腐敗進行有效控制迫在眉睫。
根據社會控制理論可知對體育貪污腐敗的社會控制有內在控制與外在控制(包括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正式的外在控制主要包括專門的社會組織和職位,如法官、警察、律師及監獄等社會上層建筑,由相關機構運用正式的權利來制裁社會越軌行為,其優點在于高度的強制性。但主要是針對越軌行為發生之后的制裁,具有相對滯后性的缺點。由于體育官員承擔著貫徹實施國家體育工作的政策法規;指導和推動體育體制改革,制定體育發展戰略,編制體育事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協調區域性體育事業的發展;推行全民健身計劃,指導并開展群眾性體育運動,實施《國家體育鍛煉》標準,開展國民體質監測工作;發展體育產業,拓展體育市場,依法審查體育經營活動從業資格等。體育官員是我國體育事業發展極其重要的一個關節,事關人民參與體育的權利、資源分配,決定了對其控制的特殊性。體育官員貪污腐敗一旦發生就意味著國家、人民遭受巨大損失。筆者認為體育貪污腐敗的外在控制雖然有強制性的優點,但針對身份特殊的體育官員而言實屬“亡羊補牢”式的滯后選擇。
從國家體育總局開展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情況專項監督檢查;召開黨組擴大會傳達學習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精神;始終繃緊“廉政”這根弦絕對不碰帶電“高壓線”;召開黨組擴大會議,認真學習貫徹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五次全會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的具體措施等,不難發現在竭力應對體育貪污腐敗問題時,大都是內在控制。該文就體育官員貪污腐敗的內在控制提幾點建議。其一,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很多體育官員貪污腐敗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思想層面出了問題,在面對金錢等誘惑時不能堅守思想道德情操,特別是要認真學習貫徹“三嚴三實”(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的思想,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其二,大力弘揚艱苦奮斗精神和中華體育精神。艱苦奮斗是一種不怕艱難困苦,奮發圖強,艱苦創業,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樂于奉獻的英雄頑強的斗爭精神。偉大的事業是根源于堅韌不斷地工作,以全副精神去從事,不避艱苦。艱苦奮斗精神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當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所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中華體育精神文化內涵主要表現為為國家而戰的愛國主義情懷、奮發向上的英雄主義精神、團結友善的個人修養及規范有序的平等主義。在弘揚傳統中華體育精神的同時,我們應該深入挖掘一些隱性的、未被發現的中華體育精神價值為體育工作所用。其三,培養敬業精神。中華民族歷來有“敬業樂群”、“忠于職守”的傳統美德。敬業精神要求每個體育從業者熱愛本職工作,樹立正確的職業態度、職業榮譽感和自豪感,以強烈的職業責任感,在自身崗位上努力學習、努力工作,不斷提高職業技能,勤勤懇懇、不畏困難、勇挑重擔,發揮主觀性、創造性,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力量[5]。堅守敬業精神是體育官員擺脫單純追求個人和小集團利益的狹隘眼界,具有積極向上的勞動態度和艱苦奮斗精神;保持高昂的工作熱情和務實苦干精神,把對社會的奉獻和付出看作無上光榮;自覺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蝕,以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指導和調控職業行為的決定性精神要素。
體育官員貪污腐敗問題對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阻礙是巨大的。在社會學社會越軌與社會控制理論上,基于對當今體育貪污腐敗內在控制與外在控制的對比后,認為內在控制更為有效。在內在控制方面培育體育官員堅守思想道德底線、樹立崇高的價值觀是體育官員杜絕貪污腐敗的必備條件,也是我國體育事業發展、實現體育強國夢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戴維·波普諾.社會學—第十一版[M].李強,等.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228-233.
[2]黃彥軍.社會轉型與社會問題[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8,42(3):16.
[3]新華網.中央巡視組揭體育領域“腐敗暗箱”錢權交易如何徹底根除?[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1/ 28/c_1114164022.htm,2015-01-28.
[4]體育總局網.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會議刮骨療毒五大重點[EB/OL].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1277/ 6202799.thml,2015-02-27.
[5]趙立軍.體育倫理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