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遵琴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體育學院 貴州畢節 551700)
現代體育思想與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改革
周遵琴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體育學院 貴州畢節 551700)
該文主要簡單的介紹了現代體育思想的相關內容,探討樹立正確的現代體育思想與建立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之間的關系。通過對現階段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來研究在現代體育思想下創新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的有效措施,以適應新時期下社會對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所提出的要求,有利于促進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水平的提升,保障高校公共教學質量,從而實現高效公共體育教學效益最大化。
體育思想 公共體育 教學模式 有效措施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教育事業也隨之蒸蒸日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效果,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但即便如此,隨著時間的推移,教育事業在獲得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在新時期下,我國一直致力于加快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模式的轉型,不斷地創新教育體制,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以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使之達到國際化水平。鑒于這種情況,近年來各大高校紛紛響應素質教育改革的號召,遵循新教育體制的要求,創新教學模式,以滿足現代教育事業發展的需求。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是高校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模式的建立成為教育學者們的重點研究內容,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不容忽視。傳統的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代的發展要求,為此必須以現代體育思想為基礎,來完善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以保障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體育思想表現出的是人們對體育運動的理解和認識,從體育運動的本質內容、特點和功能價值等來研究體育運動的發展,發現體育運動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加以解決。傳統的體育思想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的發展要求,必須樹立現代化的體育思想,與整體社會環境相符合?,F代體育思想要求教師們堅持以人為本的觀點,調動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進行,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能夠保持樂觀積極的狀態,以突出體育運動的精神。
樹立正確的現代體育思想是現階段建立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的基礎。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需要方向和思路,而現代體育思想的內涵則為其指明了方向,能夠促進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水平的提高,使其符合現代化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發展的要求?,F代體育思想是當下社會對體育運動的一種理解和認識,是其對體育教學的一種要求,正是如此在建立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的時候,應當將現代體育思想的要求作為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改革的主要目標,并且在此基礎上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采用相適應的教學手段,以形成全新的,具有時代性的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另外,創新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是現代體育思想發展過程中的必然要求,其能夠實現高效公共教學的多元化,而且能夠充分體現出現代體育思想的內容。新時期下的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應當以學生的身體健康為第一,貫徹落實素質教育改革的要求,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以此來推動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的穩定發展,為學生的體育學習提供良好的條件。處理好現代體育思想和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改革之間的關系,有利于豐富高校公共體育教學形式,使其變得多樣化,能夠予以學生更多的自主選擇機會,為學生提供發展空間。各大高校應當根據自己學校本身的特點,基于現代體育思想,建立更為完善而科學的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現階段,在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有待于進一步解決。其問題主要在于:首先,現如今所實行的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過于落后,不符合現代體育運動發展的要求,而且其所堅持的體育思想理念,并不適應于新時期下社會對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所提出的要求。如此一來,導致高校公共體育教學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學生對體育學習缺乏興趣;其次,在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教師沒有將學生的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忽視了對學生終身體育理念的培養,未能滿足素質教育改革的要求,以至于學生在公共體育教學過程中過于被動,不具備主動性,并未明確開展體育運動的重要性;最后,當下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缺乏與之相應的、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教師沒有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致使學生的體育水平得不到提高,高校公共體育教學質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4.1 以保障學生的健康為主要思想,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觀念為目標
在現代體育思想下創新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的時候,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將健康放在第一位。教師應當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走可持續發展觀,要能夠實現高校公共體育的和諧發展。要根據每個地區不同的狀況和高校的發展理念,來實施相應的教學模式,平衡學生與社會之間的關系,而且教師應當承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要兼顧到每一個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要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來改善體育教學環境,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拓展學生的體育學習面,從而建立能夠與社會環境相適應的新的教學模式。除此之外,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應當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觀念為教學目標,突出學生在公共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地位,以提升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水平,從而為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的穩定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4.2 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完善高校公共體育評價體系
在現代體育思想的影響下,我國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也有所改變。充分引用了現代教育技術,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來建立公共體育學習平臺,以此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信息。除此之外,在創新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的同時,還應當建立健全的高校公共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以適應新時期下的高校公共體育發展模式。在公共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對學生最終學習成績的評價,還應當注重過程性評價。要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以確保公共體育評價的客觀性,從各方面來提高學生的體育水平,使其能夠樹立體育意識,明確參與體育運動的重要性。
4.3 實行公共體育俱樂部制教學
在現代體育思想的形成下,我校開始實施公共體育俱樂部制教學模式,獲得了不小的成效。公共體育俱樂部制指的是通過對俱樂部的形式來實施有效的體育教學活動,這種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中,自主選擇自己所感興趣的項目和所喜歡的教師。而且在這種俱樂部制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對自己進行評價,轉變學生過去在體育學習中的被動狀態。
在我校,根據體育運動項目和類別來分層教學,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來報相關專業,比如說武術、健美操、籃球、足球、戶外運動等等。以俱樂部形式開展的公共體育教學十分新穎,并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其主要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只是進行輔導,讓學生能夠自己練習和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任務,對不同基礎的學生實施不同的、具有層次性的教學,以提高高校公共體育教學質量。除此之外,俱樂部制教學模式,能夠真正讓學生掌握一項運動技巧,使學生的運動水準得到提高。
體育教育其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還有利于保障學生的心理健康,為此許多高校都開始重視對公共體育教學的改革。在現代體育思想的基礎下實施全新的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符合新課改的要求,能夠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對公共體育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可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觀念,具有重要的意義。高校應樹立正確的現代體育思想與建立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之間的關系,清楚認識到現階段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從形成正確教育思想及教學目標、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完善高校公共體育評價體系、積極引入公共體育俱樂部制教學等方面入手,重新構建高校體育教學新模式,實現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的良好發展。
[1]東鋒,楊宋華,陶漪.現代體育思想與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改革[J].體育科技,2013(2):122-124.
[2]王步.基于共生理論的高校運動隊與高校公共體育教學共同發展模式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4):102-105.
[3]謝燕歌,洪浩.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指導思想探索與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1):94-99.
[4]江文奇,李勛,劉廣路.學校體育教學指導思想的解釋力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1(2):88-92,96.
[5]楊洪波.新時期高校體育教學思想探析[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4):123-124.
[6]東鋒.現代體育教學思想影響下的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1(12):53,65.
G807.4
:A
:2095-2813(2015)05(b)-00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