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倪剛,張波 (桐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理工系,安徽 桐城231400)
力量素質作為基本的運動素質之一,在各種形式的體育活動中逐步被重視。在田徑項目中,跑、跳、投一系列動作所產生的力都是先由下肢開始,自下而上傳遞,最終形成一條完整的動力鏈。根據相關研究,在力的傳遞過程中,下肢約51%,上肢約占46%[1]。下面,筆者以某高校參加安徽省第13屆省運會田徑隊20名隊員為研究對象,觀察最大抗阻訓練和次最大抗阻訓練對下肢爆發力的影響對比,探討不同組合力量訓練方法對田徑運動員下肢爆發力的影響,為科學開展田徑訓練提供理論依據。
該研究以某高校參加安徽省第十三屆運動會田徑隊20名隊員(男、女各10人)為研究對象,實驗對象分為A、B 2組(每組男、女各5人)。平均年齡為18歲,男生平均身高為177cm,平均體重為66kg,女生平均身高為168cm,平均體重為56kg,健康狀況良好,所有受試者均為自愿參加該實驗。
通過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等,檢索和收集有下肢力量爆發力訓練方面的文獻資料,對檢索信息進行分析整理。
訪談安徽師范大學、安慶師范學院、淮南師范學院等田徑訓練專家,選取能客觀反映下肢爆發力訓練效果的指標。
采用SPSS17.0進行數據分析。
在對研究對象進行為期12周的田徑訓練,每周5次,每次田徑訓練結束前,對2組隊員進行不同的組合力量訓練。A組:進行最大抗阻訓練法(85%~100%lRM半蹲)+30%快速蹲起跳5次;B組:進行次最大抗阻訓練法(75%~85%lRM半蹲)+30%快速跨起跳5次。
分別為訓練開始前、訓練6周后和訓練12周后,測試每組隊員助跑摸高、原地摸高(SJ)和原地摸高(CMJ)。
注:原地摸高SJ指原地半縛姿勢,雙手伸直至于頭上方,縛好后向上跳起單手摸板;原地摸高CMJ指原地站立,雙手伸直至于頭上方,并快速縛起跳、單手摸板。
1)身體形態指標測試結果分析 由表1看出,實驗前A組和B組男、女隊員身體形態指標中,年齡、身高、體重均不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表1 A、B 2組隊員身體形態指標測試結果
2)身體素質指標測試結果分析 由表2看出,實驗前A組和B組男、女隊員身體素質3項指標中,助跑摸高、原地摸高SJ和原地摸高CMJ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表2 A、B 2組隊員身體素質指標測試結果
1)實驗前和實驗12周后身體素質指標比較結果分析 由表3可知,經過12周訓練前后,A組和B組男、女隊員,助跑摸高、原地摸高SJ和原地摸高CMJ指標均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2種組合力量訓練方法均可以明顯提高田徑運動員的下肢爆發力。
2)實驗前、實驗6周后和實驗12周后身體素質指標平均成績比較結果分析 由圖1、圖2、圖3顯示,實驗前、實驗6周后、實驗12周后,B組男和B組女助跑摸高和原地摸高CMJ成績較A組男和A組女成績提高幅度大;但A組男和A組女原地摸高SJ成績較B組男和B組女成績提高幅度大。

表3 A、B 2組隊員實驗前后身體素質指標比較結果

圖1 實驗過程中助跑摸高平均成績變化

圖2 實驗過程中原地摸高SJ平均成績變化
3)身體素質成績分析 ①助跑摸高成績分析。如表4所示,實驗A組男助跑摸高成績提高1.3%,實驗B組男助跑摸高成績提高1.7%,2組數據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34(0.01<P<0.05));實驗 A組女助跑摸高成績提高1.2%,實驗B組女助跑摸高成績提高1.6%,2組數據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21(0.01<P<0.05))。由此說明,實驗B組組合訓練方法比實驗A組組合訓練方法對田徑運動員助跑摸高成績提高更有效果。助跑摸高需要一定的速度基礎,肌肉快速收縮能力的提高才能有效提高助跑摸高的成績[2],可能是由于B組在進行75%~85%lRM半蹲訓練后,進行了30%快速跨起跳練習,有效拉伸了腿部肌肉,從而提高了肌肉的快速收縮能力。
②原地摸高SJ成績分析。如表5所示,實驗A組男原地摸高SJ成績提高1.6%,實驗B組男助跑摸高成績提高1.1%,2組數據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47(0.01<P<0.05));實驗A組女助跑摸高成績提高1.5%,實驗B組女助跑摸高成績提高1.2%,2組數據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40(0.01<P<0.05))。由此說明,實驗A組組合訓練方法比實驗B組組合訓練方法對田徑運動員原地摸高SJ成績提高更有效果。研究表明,原地摸高(SJ)主要取決于中樞神經系統發放沖動和運動單位快速募集的能力[3]。A組訓練方法(85%~100%lRM半蹲)的訓練強度明顯強于B組(75%~85%lRM半蹲),有效刺激了中樞神經系統,加快了瞬間肌肉收縮速度,從而更有效的提高了原地摸高SJ的成績。

圖3 實驗過程中原地摸高CMJ平均成績變化

表4 助跑摸高提高的成績單因素方差分析檢驗結果

表5 原地摸高SJ提高的成績單因素方差分析檢驗結果
③原地摸高CMJ成績分析。如表6所示,實驗A組男原地摸高CMJ成績提高1.0%,實驗B組男助跑摸高成績提高1.7%,2組數據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41(0.01<P<0.05));實驗A組女助跑摸高成績提高1.2%,實驗B組女助跑摸高成績提高1.5%,2組數據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31(0.01<P<0.05))。由此說明,實驗B組組合訓練方法比實驗A組組合訓練方法對田徑運動員原地摸高CMJ成績提高更有效果。這和助跑摸高原理是一樣的,都屬于對肌肉離心力量要求較高的項目。因此,想要提高原地摸高CMJ的成績,不僅需要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還需要提高肌肉的柔韌性和協調性。

表6 原地摸高CMJ提高的成績單因素方差分析檢驗結果
為期12周的訓練,采用“最大抗阻訓練法(85%~100%lRM半蹲)+30%快速蹲起跳5次”的訓練方法提高田徑運動員原地蹲跳SJ效果更好;采用“次最大抗阻訓練法(75%~85%lRM半蹲)+30%快速跨起跳5次”提高田徑運動員原地蹲跳CMJ和助跑摸高成績效果更好。因此,次最大抗阻訓練法對田徑運動員下肢爆發力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可以在田徑訓練中加以運用。
[1]周桂琴 .振動訓練對網球運動員上肢運動能力的影響研究 [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1.
[2]李明 .組合訓練對學生下肢快速力量影響的研究 [J].高師理科學刊,2010,30(6):77~81.
[3]楊中軍 .不同組合力量訓練方法對籃球運動員下肢爆發力的影響研究 [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