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珠
【摘要】“服務型教師行為”的提出使得教學理論有了新的思想和新的轉變,但是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仍然存在不自覺、不全面、不長久等問題。基于此狀,本文分析了服務型教師行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實施的對策。
【關鍵詞】服務型;教師行為;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服務型教師行為”的提出使得教學理論有了新的思想和新的轉變,它立足學生,服務學生需求,深受學生的歡迎,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可以提高很多。但是我們也發現,一些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仍然存在不自覺、不全面、不長久等問題,呈現出反彈表現。比如在課堂教學組織中,教師有時不能主動讓學生參與教學設計,依然是從教師理解教材的角度來組織教學內容,使得課程帶有“教師個人課程”的色彩。另外,個別教師對“服務型教師”的理解不夠全面,更多的是集中在一些優秀學生、后進生的身上,中等的學生很難得到教師良好的服務,因此教育服務很難在每位學生中得到落實。那么,如何讓服務型教師行為更好地實施和開展?如何在語文學科中堅持執行服務型行為?下文將結合案例具體闡述語文學科服務型教師行為的優化實施對策。
一、教師必須樹立為學生發展的服務意識,提高覺悟
每個學生知識積累不同,能力水平參差,因而學習需求也有異。教師面對這樣的學生群體,如果缺乏服務意識,采取同一種教學節奏,用同一種教學評價,那么每個學生很難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發展。反之,如果能夠針對每一位學生的需求,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用愛心激勵弱勢學生,那么教學成效就顯而易見了。與此同時,教師通過轉化角色,在實施服務性行為過程中也能夠真實感受到這種教育方式所帶來的巨大的教學效果,從心理層面真正地體驗這種全面服務行為所帶來的教育快樂感受。例如在上《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課時,可以設計如下的讀字教學環節:
師:恭喜大家挑戰成功!字寶寶離開了它的伙伴,你們還認得嗎?(課件出示:導、曾、濁、積、源、鋪、墊、躍、恐)師:小火車,開起來。生:開到我的這里來。(指名學生開火車讀)(學生出現障礙時,師:誰來幫助他?)
顯然,教師“誰來幫助他”這一發問設計,引入了對后進生的輔導,充分地體現了教師的“人文”精神、服務精神。一個小設計就可以讓學生在互助互學中學會生字新詞,體驗平等教育、愛心教育、服務教學所帶來的快樂感受。
二、教師要開展個性化學習,生成靈動課堂
服務型的課堂,需要教師在尊重學生的個性,挖掘學生的潛能的基礎上,靈活地組織教學活動,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平臺,促進學生個性化的學習,從而讓課堂成為靈動的課堂,有效地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如在教學《烏鴉喝水》,教師在讓學生辨析“喝”和“渴”時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
師:同學們,在這些生字中還有兩個筆畫很多的形近字,你們說是誰?生:是“喝”和“渴”。師:是的,我們怎么來記住它們呢?生:我用偏旁來記,“喝”是口字旁,因為要用口喝水;“渴”是三點水,因為口渴的時候很想喝水。師:你的辦法很好,大家能不能編個兒歌,這樣記得更牢一些。生:喝水要用口(口字旁),渴了要喝水(三點水)。
在教學中,教師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來識字“喝”和“渴”,學生采用了編兒歌的方法,更好地分辨和記住“喝”和“渴”的字形,發揮學生的個性潛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又如在教學《圓圓的沙粒》時,教師創設情境,讓學生有個性地進行朗讀,有效地理解了文章的內容。
師:此時,同伴們除了嘲笑,又開始議論紛紛,它們是怎樣議論的?生1讀第四自然段。師:同學們,這就是蚌殼,(出示課件:蚌殼圖片和第四段)圓圓的沙粒生活在這樣的蚌殼里面,就再也看不見(全班一起說) ,聽不到 ,這樣什么也看不見,什么也聽不到,沒有自由的生活簡直是把自己關進了 。師:如果你是圓圓的沙粒的同伴,看到好朋友就要留在了像牢獄一樣的蚌殼里,此時你的心情是怎么樣的?生2:我覺得很可惜。師:那你就可惜地來讀讀吧!生2讀!師:你們還有什么心情?生3:我覺得很傷心。師:請你也帶著傷心來讀讀吧!生3讀。師:孩子們,讓我們帶著自己的感受再來讀讀。
綜上所述,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有效的學習情境,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在靈動的課堂學習中,敢想敢說,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讓學習更加有效。
三、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讓學生樂于學習
服務型的課堂,需要教師轉變教學方式,創設學習情境,鼓勵學生合作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善于學,樂于學。如在教學《我的名字》時,教師創設了如下的教學情境:
師:他還有一個名字是?生:小朋友。師:誰愿意把這一節讀一讀?師:讀得不錯。你知道叔叔為什么稱呼我“小朋友”?生:因為叔叔向我問路,我幫叔叔指路。師:(課件出示插圖)讀一讀這一節,想想叔叔要去什么地方?我會怎么幫他指路,同桌一個扮叔叔,一個扮小朋友,互相說一說。等下請兩個同學來演一演。師:誰愿意來演一演?(生表演)
預設:甲:小朋友,你好!請問豐澤區第三實驗小學該怎么走?乙:你直走,到前面路口就到了。甲:謝謝你,小朋友!乙:不用謝。叔叔再見。甲:小朋友再見!
在教學中,教師轉變教學方式,精心創設教學情境,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小主人的作用,讓學生分角色扮演“雷鋒叔叔”和“小朋友”進行表演,學生可以在演中學,在學中演,充分體驗感悟雷鋒助人為樂的精神,既激發了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可以更為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
綜上所述,語文學科服務型教師行為的完善要在課堂教學實踐中落實,就一定要在具備服務意識和注重角色轉換中,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通過精心創設課堂情境,轉變教學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實現個性化學習,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許敏,許功華.芻議中小學教師服務意識的建塑[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1).
[2]顧明遠,石中英.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冷楓.現代教師應具有的教育理念[J].貴州政報,2011(18).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