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徐萍
摘 要:本文首先從原理分析“營改增”能消除文化創意產業和服裝制造業重復征稅,從稅收消費和生產替代效應兩方面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繁榮和服裝產業升級。其次舉例說明“營改增”消除重復征稅和促進服裝文化創意設計產業獨立發展。最后分析文化創意產業“營改增”服裝制造業的經營對策。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業;營改增;服裝制造業;影響;對策
營業稅改增值稅(以下簡稱“營改增”)是我國一次重大的稅收制度改革。“營改增”自2012年1月1日率先在上海,第一階段,試點行業中包括了文化創意服務等現代服務業。2013年8月1日,第二階段,廣播影視作品的制作、播映、發行等納入文化創意服務試點。
“營改增”政策實施與我國重視加強文化產業發展的戰略相契合。由于文化創意產業高增值性和高成長性,而且在產業鏈上與制造業包括服裝制造業有高度關聯性。例如,服裝文化創意設計與服裝制造相融合,將文化創意、文化底蘊引入服裝產品,從而增加服裝的附加值,將服裝轉變為一種品味符號來滿足消費者更高的需求。再如,文化創新的理念轉化為表達服裝設計態度的手段,利用多元化、多渠道的宣傳方式將服裝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傳播,加快服裝制造業優化和升級。
一、“營改增”消除文化創意產業和服裝制造業重復征稅原理分析
1.“營改增”避免重復納稅原理
增值稅具有稅收中性特點,逐環節征稅,逐環節扣稅,被稱為環環抵扣制。其計稅依據是每個流轉環節的增值額,基本消除多環節重復納稅問題。但營業稅除另有規定以外,每增加一次流轉,其計稅依據是每個環節的銷售額全額納稅,存在重復納稅。
由于營業稅稅制的存在,文化創意產業和制造業抵扣鏈條重復征稅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如文化創意服務中服裝設計公司原繳納營業稅,這部分營業稅一并計入服裝等制造業的成本中不能抵扣,導致重復征收增值稅。第二,服裝設計公司也要做廣告,服裝設計環節廣告費包含的營業稅,在設計轉讓環節再次征收營業稅。第三,服裝商品用于廣告制作,廣告制作企業承擔的增值稅不能抵扣,重復繳納營業稅。因此,為避免重復征稅,企業會傾向于“小而全”、“大而全”模式,比如,服裝制造業外購服裝設計服務所含營業稅無法抵扣,企業更愿意自行提供服務,導致服裝設計內部化,不利于服裝業專業化細分。
2.“營改增”減稅對文化創意產業消費和生產的替代效應
從稅收的消費替代效應看,文化創意產業“營改增”后稅負降低,文化的消費就會提高,促進文化創意產業如服裝設計、時尚創意策劃繁榮發展。從稅收的生產替代效應看,降低征稅,加大企業利潤空間,服裝制造業可以利用節稅資金加強文化創意設計研發和營銷水平,提升服裝業高端服務國際競爭力,反過來充實了稅源。
二、文化創意產業“營改增”對服裝制造業影響案例分析
1.廣告服務、廣播影視服務“營改增”對服裝制造業消除重復征稅路徑分析
文化創意產業“營改增”效應傳導的基本路徑是:以消除重復征稅為前提。以中國好聲音第四季廣告投入商蘇寧易購攜手千兮男裝等服裝品牌商為例,“營改增”在廣告制作、廣告播映、服裝文化創意設計和服裝加工產業鏈上如何消除重復征稅的。
從納稅環節來看:首先蘇寧易購廣告費支出,“營改增”之前,廣告費繳納營業稅,該筆營業稅由蘇寧易購實際負擔,而且不能抵扣。據報道,中國好聲音第四季廣告費收入約20億元,20億元廣告費收入原應繳納營業稅1億元(20億×5%),這1億元作為上游企業(如加多寶、蘇寧易購)的成本,全額繳納增值稅。“營改增”之后,增值稅是價外稅可與廣告服務費相分離,蘇寧易購等企業廣告費支出負擔的增值稅可以抵扣,消除約1700萬元(1億×17%)重復納稅。
千兮男裝等品牌服裝設計和服裝制作方面,“營改增”前,服裝設計收入繳納營業稅,而節目錄制和播映也繳納營業稅,存在營業稅征稅范圍內相互關聯企業重復征稅問題。服裝制作費收入繳納增值稅,但提供給節目組,影視制作和播映原繳納營業稅,增值稅并入到營業稅環節是不能抵扣的,存在重復征稅。
通過上述分析,“營改增”后打通了第二、三產業的抵扣鏈條,消除了現代服務業和服制造企業重復征稅,促進服裝文化創意設計和廣告傳媒合作,提升了文化創作的欣賞性。中國好聲音學員服飾上有很多中國風如刺繡藝術、水墨藝術的服裝設計,配合中國風曲目演繹,突出了我愛中國,中華五千年文化傳承、發揚光大的主題。
2.“營改增”促進服裝文化創意設計的生產和消費,促進服裝制造業產業升級
服裝文化創意作品是通過創意思維和創意人才的智慧、靈感和想象力,借助高科技對傳統文化資源進行再創造、再提高。文化是民族的靈魂,多姿多彩的生活都在于苦苦尋覓文化的精華并沉浸其中。文化創意產業“營改增”從消費和生產兩個方面促進文化消費,其中包括獨有中國風特色服裝文化的生產和消費。從產業發展和經濟結構上改變我國目前服裝業全球產業鏈戰略發展問題,促進服裝設計向高端綜合設計服務轉變,推動中國從服裝制造大國向創造大國轉變。
三、文化創意產業“營改增”服裝制造業經營對策
1.構建完善的服裝文化創意設計“全產業鏈”商業化運作體系
稅法規定:營改增后,年收入在500萬以下的屬于小規模納稅人,稅率3%。原服裝設計公司繳納5%的營業稅。從理論分析,小規模納稅人減稅幅度41.75%([5%-3%/(1+3%)]/5%。同時,2014年10月1日起: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月銷售額不超過3萬元(含3萬元,下同)的,按照規定免征增值稅。這些減稅變化,使得有能力的設計師或者設計部門從服裝企業游離出來,實體形態的中小服裝文化創意企業最終形成。
服裝文化創意產業可以和服裝產業鏈上任何環節融合創造出更多的經濟價值。服裝文化創意設計和專利技術和非專利技術結合,增加了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的投入;服裝文化創意設計和廣告宣傳結合,充實了服裝企業品牌內涵,鞏固和提升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服裝文化創意設計與會展相結合,提升地區服裝品牌的集群效應;服裝文化創意設計與影視服務相結合,創造了文化藝術價值;服裝文化創意買手團,搭建供應商和零售商的橋梁,整合了文化資源,使商品鏈更有效益。
2.利用“營改增”減稅資金投入“互聯網+”,促進服裝快時尚發展
服裝制造業企業要用好“營改增”所帶來的納稅減少,相應調增在廣告宣傳和會展方面的支出。但是,廣告費支出如果超過銷售收入的15%以上,超過部分要在當年繳納企業所得稅。所以,服裝制造企業可以減少部分廣告費支出,利用該筆資金和互聯網平臺結合。互聯網服務也納入“營改增”的范圍,而且不受企業所得稅費用扣除的限制。服裝企業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大數據市場分析,“哪類產品好賣,就更多地生產,防止過大的庫存積壓問題。”另外,互聯網正在改造服裝快時尚產業,例如,一款名為“有范”的手機客戶端,消費者只要點點手機,就能享用配搭自己的時尚服飾服務,年輕人還可以在這個平臺上創業。這一新平臺意在整合產業鏈,帶動服裝快時尚行業的升級。
參考文獻:
[1]趙連偉等.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消除重復征稅問題探究[J].稅務研究,2014(12):40~43.
[2]楊志安等.支持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稅收政策選擇[J].稅務研究,2015(3):28~31.
[3]賈康.為何我國營業稅要改征增值稅[J].財會研究,2012(1):25.
[4]花建.文化創意產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四大路徑[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14(8):26~35.
[5]梁紅軍.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點與對策探析——以河南省為例[J].學習論壇,2014(9):30~32.
[6]張丹.營改增對交通運輸企業稅負的影響—基于上海市改革試點政策的分析.財會月刊,2013(2):15~18.
作者簡介:李丹(1973.09- ),女,漢族,遼寧沈陽人,北京服裝學院商學院會計教研室,副教授,碩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稅法、財務管理;徐萍,北京服裝學院商學院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