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魏娜(上海體育學院 上海 200438)
奧運會會徽中文化元素的探析①
劉暢魏娜
(上海體育學院上海200438)
摘 要:奧運會徽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文化傳播手段和途徑的重要方式之一。奧運會會徽見證了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與繁榮,展現了奧林匹克運動所蘊含的團結、和平、友誼、公正、坦誠的體育精神。而會徽上作為奧林匹克運動最直觀的形象代表展現出豐富多彩的獨特魅力,而這些“魅力”正是為了突出奧林匹克精神和不同文化傳統,也正是這一“魅力”成為每屆奧運會的一大文化特色。不僅在一定層面上反映出那個時期舉辦國家特定的歷史文化傳統、價值觀念、生活習俗等人文特色的文化載體,與此同時形象生活的展現奧林匹克精神。
關鍵詞:奧運會會徽文化趨勢
會徽是宣傳奧運會最有權威性的形象標。不同時期、不同舉辦國會設計出不同含義的奧運會會徽,為了突出舉辦國奧運會文化精神,在會徽的設計上需要通過一定的文化元素展現。從歷屆現代奧運會會徽的設計上可以看出,會徽基本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具有特別含義的圖形符號;第二部分是舉辦時間和舉辦地字樣;第三部分是象征奧林匹克運動的奧林匹克五環。現代奧林匹克奧運會是全世界的體育盛會,而為了更好的推廣奧林匹克運動,現代奧運會不同以古代奧運會的最大之處在于現代奧運會的舉辦地不僅僅限制在一個地方,可以由世界各地方申請舉辦。通過歷屆奧運會會徽可以發現的共同點是都包含一定的文化元素——世界性元素和本土化元素,其中世界性元素主要包括奧運五環、蘊含奧運精神的圖案;而其本土化元素,則是體現著舉辦城市的東道國歷史、地理、民族文化等標志。從現代奧運會徽發展來看,如何透過簡單的符號既讓各國的本土文化得以展示和傳播,又促使世界各國人類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值得我們關注。
2.1世界性元素中的文化內涵
“世界性”可以理解為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體系之間的整體化趨勢。而會徽中的世界性元素是奧林匹克運動的象征,主要以傳達奧運精神、表達對和平的含義。通過歷屆會徽看世界性的元素:(1)象征全球人民團結在一起的五環:從蒙特利爾奧運會會徽中可以看出設計者巧妙的將主體部分的五環與代表蒙特利爾的“M”字融合在一起。(2)代表和平友愛的橄欖枝: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主題“奧運發源”,設計橄欖枝象征著和平,傳達出雅典對全世界的包容性。(3)象征競技精神的跑道:如1956年的墨爾本奧運會會徽的整體形狀就是一個田徑跑道。1988年漢城奧運會會徽設計也巧妙的體現出跑道,漩渦狀的藍、紅、黃條紋中間用白色隔開,象征著跑道和競技的特征。(4)代表奧運理想的火炬: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會徽突出火炬的造型,強調了通過體育,消除不同種族人們之間的隔閡,增加全世界人民的友誼。
2.2本土化元素中的文化內涵
“本土化”可以理解為上的獨特文化,具有一定的民族認同感。而本土化是與民族性息息相關的。我們可以從歷屆奧運會會徽的設計看出代表“本土化”的文化元素,而這些文化元素在一定程度上突出既要表現舉辦地特色又要彰顯一定的文化含義。
2.2.1地標建筑
1948年倫敦奧運會會徽由一會大樓的鐘樓為主體,突出了舉辦城市;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會徽一眼就可以看出悉尼歌劇院;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會徽用兩條交匯的跑道用簡單的弧線勾勒出一棟“斯大林風格”的前蘇聯標志性建筑,建筑最上方的五角星象征著前蘇聯強大的國力政治色彩。這屆奧運會徽的設計包含一定的政治蘊含。
2.2.2城徽國旗
如1960年羅馬奧運會會徽采用了羅馬城徽的標志。古羅馬城徽代表著王權的威嚴和力量,蘊含了弘揚民族文化。而1964年第18屆東京奧運會會徽以凸現濃厚的政治色彩為主體,可以看出會徽上醒目的日本國旗太陽圖案,昭示著日本想借奧運會的機遇重新振興國家的心情。
2.2.3抽象文化符號
1992年的巴塞羅那奧運會會徽主體部分是由藍色一點和黃色、紅色兩個彎曲線條組成了一個人的運動形態,象征著太陽、生命、大海,展現出地中海國家自由浪漫、充滿活力的傳統文化特色。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的中國印,非常清晰的看出中國傳統文化,設計者將中國書法和體育結合在一起。圖案充分將“北京”、“中國”、“人文傳統”、“現代運動”包蘊在其中,主要以弘揚民族文化為主體充分體現出奧林匹克運動會以運動員為主體和健康向上的精神。再看2012年倫敦奧運會徽的主體是舉辦時間“2012”的變體,充分表現了奧林匹克精神和這屆奧運會主題——用奧運精神激勵每個人。這屆的會徽還有一個創新之處在于會徽的顏色有四種,分別是粉色、橙色、藍色和綠色,可根據不同場合的需要使用不同顏色的會徽,通過這樣極具感染力和視覺沖擊力的表現方式,突出了英國多元、豐厚的文化內涵。
3.1現代奧運的國際化趨勢——世界性元素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是以“恢復古代奧運會”為名義而重建的一個現代社會文化現象,它繼承了古代奧運會的一些傳統,繼續使用“奧林匹克”的名稱,維持“奧林匹亞”的每四年一個周期,吸收、發揚公平競爭、勇于拼搏、身心全面發展的傳統奧運思想。但需要強調的是現代奧運會不是古代奧運會的復制,它的世界性可以從現代奧運會和古代奧運會的區別中體現出來。
(1)從奧運會舉辦地點來看:古代奧運會一直都在希臘舉辦,而現代奧運會對所有的國家開放,在世界各地輪流舉辦。
(2)從比賽項目來看:《奧林匹克憲章》中明確規定,列入奧運會比賽項目的運動大項要求是“只有在至少75個國家和4個大洲的男子中以及在至少40個國家和3個大洲的女子中廣泛開展的運動,才可列入夏季奧運會”;“只有在至少25個國家和3個大洲廣泛開展的運動,才可列入冬季奧運會。”這就要求奧運會的比賽項目必須是得到許多國家與地區廣泛參與的體育項目,說明現代奧林匹克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
(3)從參賽數量來看:1896年的第一屆夏季奧運會只有希臘、英國、美國、法國和德國等13個國家參加。1980年參加莫斯科奧運會的國家和地區的數量有80個,而到了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參賽國和地區增加到197個,2012年倫敦奧運會有204個國家和地區出席本屆奧運會。古代奧運會只有希臘一個國家參加,當時的奧運會規模與今天的奧運會相差甚遠。今天,任何國家和地區只要得到國際奧委會的承認,遵守《奧林匹克憲章》都可以參加奧運會。所以在表現奧運會的會徽中,需要具有世界性的元素加入,這象征這全球熱愛的體育的人們相聚在一起。
3.2現代奧運會的個性化趨勢——本土化元素
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存在各自的文化傳統,不同的語言習慣、不同的思維方式、不通的價值信仰以及不同的生存環境,而這種文化差異又極具有代表性,也正是這種特殊性讓奧運會增添了風采,不同的文化碰撞在一起,奧運會更是一種文化的交流平臺。現代奧運會在世界不同地方舉辦的主旨就是希望不同種族、不同民族之間互相溝通,增加友誼,而作為東道主國家更希望通過這一平臺讓世界人民介紹自己。所以對于會徽的設計而言,所面臨的文化上的個性化使得設計形式跳出標準化的模式,讓每屆奧運會徽各具特色。
從文化層面看,本土化的文化具有民族性,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傳承、積累下來的,是維系本國民族內部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紐帶,而正是地域文化的個性化也讓世界文化大舞臺變得多樣化,只有迎合了民族的文化和民族心理的設計才能受大眾市場歡迎。因此,由于各民族本身的經濟和文化獨特面的存在,使得區域文化的特色和一些民族的傳統文化仍將存在下去,會徽中的本土化元素是符合文化多樣性的特點,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3.3世界性元素和本土化元素融合的發展趨勢
正式奧運會這個大舞臺,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不同的文化傳統,而奧運會會徽在設計上所表現出的文化內涵更簡潔的讓各國人民所認識。不同的國家文化是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傳承下來,不同的環境養育出不同的人民,而奧林匹克的宗旨是讓全世界人民團結在一起,這就需要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理解。工業革命大大擴展了世界各民族之間在經濟、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聯系,各國交往日益密切,迫切需要以各種溝通手段來加強國際間的相互了解。奧林匹克運動正是為適應這種社會需要而出現的。
作為時代產物的現代奧運會,所具有多種的體育功能和社會價值,其影響力遠遠超出了體育的范疇,涉及到當代世界的政治、經濟、哲學、文化、藝術和新聞媒介等各個方面。可以說,奧運會本身即是世界性與本土化的統一體。奧林匹克運動不僅構成了現代社會所特有的體育文化景觀,并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愉悅人們的身心。這就更需要會徽的發展趨勢是現代奧運精神與本土文化的互動、重組、融合、發展的過程,形成共性與個性并存的多元化格局。
奧運會會徽是奧林匹克文化的一部分,能夠體現現代奧運會的舉辦地點、舉辦時間,并且蘊含奧林匹克精神、主辦國理念和主辦地文化的一種視覺圖像。它具有直觀性、便捷性、權威性、統一性、世界性與本土化的特點。奧林匹克運動會是人類的體育盛會和文化盛會,其不同時代的奧運會會徽的設計也必然有賦予不同的象征意義。而我們需要的會徽發展趨勢是世界性與本土化的融合,會徽設計既要突出主辦國的本土文化,還要不偏離奧運會“以人為本”的舉辦理念。總之,未來奧運會會徽內容設計會向著注重人性化、個性化和多樣化的設計風格發展,注重增強民族文化特征的同時更需要將人、社會、自然環境和諧的表現在一起,這才是未來奧運會會徽內容設計的主旋律。
參考文獻
[1]陶艷萍,談麗娜.淺析奧運會會徽設計之特點[J].中國科技信息,2006(7):69.
[2]張曉晴.現代奧運會標志設計本土文化意蘊解讀[J].體育與科學,2002,23(3):22.
[3]趙岳鋒.2008年奧運會會徽文化內涵的探析[J].體育文化導刊,2004(5):32-33.
[4]任海.奧林匹克運動百科全書[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①劉暢(1988—),女,在讀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
中圖分類號:G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2(b)-0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