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高山魯東大學 山東煙臺 264025
?
探析我國現(xiàn)階段的腐敗問題
劉高山
魯東大學 山東煙臺 264025
[摘要]反腐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已然成為我國的難題。弄清當前腐敗問題的成因是什么,對于降低腐敗現(xiàn)象的危害和日后更有效地反腐具有重要意義。本文試圖從傳統(tǒng)“官本位”思想的影響、市場經(jīng)濟的負面影響、個人學習和修養(yǎng)的放松、權力的監(jiān)督和制約不到位這四個方面分析我國現(xiàn)階段腐敗現(xiàn)象的成因。另外,防治腐敗應抓住關鍵,需格外注意兩點:一是進行有效的思想政治和道德修養(yǎng)教育,二是建立封閉環(huán)式的制約體系。
[關鍵詞]腐敗問題;權力;監(jiān)督制約
古今中外,腐敗問題一直是一個人們關注和熱議的話題。公職人員腐敗嚴重影響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軟環(huán)境,敗壞黨和國家機關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形象,降低法治的公信力。所以十八大報告指出,“堅定不移反對腐敗,永葆共產(chǎn)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對黨造成致命傷害,甚至亡黨亡國?!苯陙?,我們黨把反腐工作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加大對腐敗的打擊力度和懲戒力度,社會的廉政風氣有所好轉。反腐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已然成為我國的難題。那么,當前腐敗現(xiàn)象的成因是什么,我認為弄清楚這一問題,對于降低腐敗現(xiàn)象的危害和日后更有效地反腐具有重要意義。
由于之前我國長期處于封建社會,一些腐朽思想在人們觀念中還久未清除,比如“官本位”思想,給今天的嚴重腐敗現(xiàn)象埋下了隱患。無論是通過“學而優(yōu)則仕”的途徑做了官,還是通過旁門左道的途徑做了官,受等級觀念的影響,做官后很多人都會有一種優(yōu)越感,認為自己比別人高貴,甚至有些人認為“我是官,我說了算”。如果這樣的人做了官,在這種思想的操控下,便會想方設法地把自己曾經(jīng)因做官所耗費的金錢等東西搜刮彌補回來,甚至是連本帶利。而且這些人還會覺得自己沒有錯,認為自己好不容易做了官,利用手中的權力給自己給親朋牟點利益理所應當,但錯就錯在利用的是公共權力謀取的是私利。
市場經(jīng)濟的負面影響也是導致腐敗的一個重要原因。這種負面效應主要表現(xiàn)在:第一,我們的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不成熟,政府干預較多,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很多官員握有與經(jīng)濟利益掛鉤的權力。再者,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逐步深入發(fā)展,帶來了極大的物質財富,這是前所未有的,人本來就有一定的惰性和貪婪,手中握有大權,面對如此大的誘惑,難免會利欲熏心。加之,中國社會又是一個講人情的社會,市場經(jīng)濟帶來的大利益出現(xiàn)的時候,還要照顧到親朋好友;另外,找人辦事情的總覺得應該送點東西給人家,這就為腐敗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第二,市場經(jīng)濟加劇了私有化,給人們帶來了一些私有思想,有了私有思想,就出現(xiàn)了利益的爭奪,貧富分化加劇,難免使一些人心理失衡,憑借自己握有的權力總想將一些東西據(jù)為己有,利益能多就多。這樣,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深入,在沒有外力的壓制下,腐敗現(xiàn)象就會愈演愈烈。
《大學》道:“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敝卫砗脟乙怨芾砗眉易鍨榍疤?,管理好家族以修身為前提,無論治國還是齊家,皆以修身為本。在古代,不是所有公民都能參與國家管理,而是只有少數(shù)德才兼?zhèn)涞娜瞬拍軈⑴c管理國家。他們通過修身,擁有統(tǒng)治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是社會的典范,人民心悅誠服,才會效法他,不令而行。而當前我們的一些官員道德觀念出現(xiàn)模糊,缺乏道德自律和道德自覺,不再把為人民服務作為宗旨,眼光一味地盯著權力,把權力當成勢力,當成謀利的手段,要權力不要責任,沒有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甚至,把有沒有情婦當做攀比的要素,道德觀念嚴重歪曲,把夫妻之間應該忠誠、平等這樣基本的家庭美德拋之腦后。再者,不認真對待提高自己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yǎng)的教育,一些單位眼光只盯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對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組織上流于形式,內容針對性不強,不能與時俱進,對癥下藥,實效性差。
權力的運行缺乏有效的制約和監(jiān)督,個人認為這是當前腐敗現(xiàn)象嚴重最重要的原因,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就監(jiān)督主體而言,官方監(jiān)督機構力量分散,各自為陣,彼此間缺少信息溝通,不能協(xié)調行動;且他們往往處于附屬地位,權力有限,監(jiān)督的覆蓋面窄。第二,就監(jiān)督客體而言,一方面我國實行黨政“一把手”領導責任制,決策一人說了算,權力過分集中,缺乏制約,這樣就出現(xiàn)了英國阿克頓伯爵所說的問題,“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另一方面,分管工作的主要領導,不容別人說三道四,每個人都護著自己的那塊領地,不受組織機構的監(jiān)督約束,更不用說人民群眾等的外部監(jiān)督。另外,受監(jiān)督的客體辦事透明度不高,信息不對稱使監(jiān)督主體很難了解到事情的真實情況,這樣監(jiān)督主體就不能系統(tǒng)、有效、全面地進行監(jiān)督,只能流于表面功夫,沒有多少意義。第三,就監(jiān)督制度而言,監(jiān)督和制約的制度不完善,存在漏洞,致使一些腐敗分子總想鉆制度的空子為自己謀取私利。具體來說,制度的頂層設計是一個金字塔形結構,權力制約嚴重失衡,對“一把手”和主要領導層缺乏有效的約束,也就為權力異化提供了空間;獨立的反腐架構沒有建立,沒有明確的操作流程,監(jiān)督機制的系統(tǒng)性、操作性、透明性不高。第四,就制裁方面而言,主要是規(guī)范不嚴密,力度不夠大,造成腐敗成本低。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一文中曾指出:“一切有權力的人都愛濫用權力,直到有限制的地方為止,權力失去監(jiān)督必然導致腐敗。”權力的特性使得任何掌權的人都可能濫用權力,而這些監(jiān)督和制約的不到位,就會使得腐敗分子甚是猖獗,從而導致反腐舉步維艱,難見大的成效。
除去上述幾個主要原因外,還有一些原因促成了當前嚴重的腐敗現(xiàn)象,比如道德標準多元化的沖擊、道德權威的缺失、西方意識形態(tài)的腐蝕拉攏等。腐敗問題解決不好,會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它會導致利益分配不均,社會貧富差距拉大,從而威脅社會的安定,損害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甚至動搖黨和國家的根本。因此,防治腐敗刻不容緩。防治腐敗的具體措施很多,但我認為防治腐敗應抓住它的關鍵,需格外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進行有效的思想政治和道德修養(yǎng)教育。人們常說:思想決定行動。腐敗問題有深厚的思想根源,無論是“官本位”思想還是各種道德素質的缺失,根因都在于思想觀念存在扭曲。一個人自己不去努力糾正自己的錯誤,只靠外力的作用糾偏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思想上的教育應放在首位,從源頭上引導公職人員的觀念是很有必要的。思想政治和道德修養(yǎng)教育不能流于形式,要提高質量,不斷創(chuàng)新,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下功夫:一是開展形式要多樣,改變以往定期集中到培訓中心學習枯燥理論的模式;二是內容要與時俱進,重點突出,針對性強;三是考評方式多樣化,將結業(yè)的成績與政績相掛鉤。通過多角度多方位的教育,提高公職人員的思想政治覺悟和道德覺悟,提高其拒腐防變的能力,帶動全社會弘揚正氣,形成良好的廉政風尚,以消除腐敗的社會環(huán)境土壤。
第二,建立封閉環(huán)式的制約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在中紀委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時指出,“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jiān)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币獜娀瘜嗔Φ闹萍s和監(jiān)督,需用制度管權,那么這個制度必須是一個嚴密的體系。而我們當前的制度存在漏洞,不只是我們構想能力有限,更是因為既得利益大小的問題,使得我們對權力的約束總停留在一個金字塔形的制約體系上。處于金子塔上端的官員既是決策的制定者,又是決策實施者和監(jiān)督者,這無疑為腐敗滋生溫床。因此,要想建立真正有效的制約體系,就必須將由上到下的決策指令信息和由下到上的決策效果反饋信息進行分道,加之以往部分制約架構,形成一個封閉的環(huán),其中任何環(huán)節(jié)都不能有遺漏。否則,如果出現(xiàn)一點漏洞,那么整個制約體系就會失去效力,出現(xiàn)“大官大貪,小官小貪,相互‘借鑒’,相互遮掩”的現(xiàn)象。封閉的環(huán)本質就是依靠權力制約權力,即孟德斯鳩所說的“從事物的性質來說,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制約權力”。以權制權需要解決很多方面的問題,比如監(jiān)督主體的獨立問題,增大信息公開的透明度問題,劃清各監(jiān)督客體權力界限問題,市場資源的配置權和政府握有的公共權力協(xié)調問題等等??傊嬲岣叻锤某尚В捅仨毥⒁粋€系統(tǒng)嚴密的監(jiān)督制約體系。
腐敗不是簡單公職人員的違法亂紀行為,它關系到整個社會的風氣問題,不容小視。反腐任務艱巨,也不只是國家相關部門的事情,它需要我們每個人講正氣,貢獻一份力量,以鏟除腐敗賴以滋生和蔓延的土壤。這樣,人民的根本利益最終才能得到切實的保障,社會才能安定有序,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才能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英]約翰?埃默里克?愛德華?達爾伯格-阿克頓著.侯健,范亞峰譯.自由與權力[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294.
[2]王國軒譯注.大學?中庸[M].北京:中華書局,2006:4.
[3][法]孟德斯鳩著.張雁深譯.論法的精神(上)[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1:154.
[4]李侃金.探析腐敗問題產(chǎn)生的根源及對策[J].今日中國論壇,2013(8). [5]慎海雄.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J].機構與行政,2013(2).
[6]楊德山.論政法機關腐敗問題的成因及對策[J].改革與開放,2010(6). [7]陶元.我國基層干部腐敗問題研究[D].河南大學,2013(5).
[8]金光澤.淺談我國的腐敗問題及對策[D].東北大學,2005(7).
[9]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N].人民日報,2012-11-09:03版.
劉高山(1990—),女,漢,山東濰坊人,碩士,單位:魯東大學,研究方向:學科教學(思政)。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