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博(武漢科技大學公共體育部 湖北武漢 434000)
微課教學論域下學校體育發展的變革與途徑
夏博
(武漢科技大學公共體育部 湖北武漢 434000)
摘 要:微課是一種新型的遠程教學形式,主要以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為實現形式,但在學校體育領域涉及的研究較少,本文分析了學校體育的當前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多媒體教學特點,構建主義學習,體育心理學等理論,采取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比較研究等方法,分析了微課在學校體育教學中的可行性,同時基于微課體育教學的新模式,即強調了學生、微課、教師之間的交互模式和互動關系,我們提出來基于微課的體育教學新模式的實現方案,論述了實現新模式所需要采取的新方法和新途徑,并探討了實現體育微課教育的障礙與解決路徑,以期為新時期的學校體育教學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微課 學校體育 變革 途徑
自微課概念在2011年被國內專家學者首次提出以來,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極具傳播力的教學信息資源以其“精簡彪悍,重點突出,良好的交互,寬廣的應用面”等特點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微課在國內高等教育領域首先迅速的傳播開來,逐步被初中等教育系統所認可和接受,與此同時相關的實踐活動和應用也迅速的展開,從國內各級各類的微課大賽中不難看出其發展之迅速。當微課教學在各個學科間實現的同時,學校體育教學模式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其教育形式和方法依然較為落后,教學形式單一落后,無法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沒有突破傳統思想,在體育教育的轉型和升級上學校的重視程度依然不夠,如何破解這一難題是目前擺在學校體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難題。學校體育教學的基本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學計劃下根據學校體育學的基本理論和體育心理學結合,為完成某一個特定的教學項目或則教學目標而架構的具體的,可以操作的,比較穩定的教學程序。它規定了體育課程與教材教學的基本程序、教學方法、師生的相互作用形式,而且具有可操作性。體育教學模式的好壞對教學效果會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作者通過課堂觀察和專家訪談對高校體育課程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進行分析,發現了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其次教學手段呆板、教學資源浪費、教學效率較低、最后教學評價模式單一。而基于目前網絡、智能手機等新媒體的出現給這些問題的解決帶來了新的途徑,特別是有一定創意,符合年輕學生特點的適合網絡傳播的體育微課視頻,既可以豐富教學手段,也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同時還可以拓展教學思路。因此,研究設計一種基于微課的體育教學新模式是迫切需要的,這種模式是否可行,它由哪些要素構成,實現過程中應具備什么條件,實現流程如何,這些問題將是體育微課教學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1.1培養內容和培養模式過于傳統
隨著互聯網的進步和發展,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傳統意義上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涵養、掌握著社會體育基本性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并且能在社會體育領域中組織和指導群眾性的體育活動、經營和指導學生快樂健身的高級綜合性人才已經不能滿足學校體育中隨時跟新隨時互動,具有娛樂性,指導性,和健身性的新型體育教學模式的需求這除了要求學校和老師合理的把握教學內容在教育性和發展性、理論性與實踐性、科學性和可行性、健身性和文化性、統一性和原則性之間的平衡關系以外更多的去滿足學生獵奇,互動,有針對性和個人個性化需求的特點[1]。“武漢市城區高中對學生體育教學方式的考核中以示范教學、傳統教學內容,無針對性的教學,學生上課積極性等綜合形式進行打分,這類教學模式占到體育教師中的87%以上針對性教學、個性化教學、體育教學內容前沿化等維度評定的這類教師僅占到了10%,說明在實際中,大部分學校和老師仍然沒有擺脫傳統,而這一現實情況無法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
1.2教學內容形式單一
據調查,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武漢市各高校紛紛對體育教學進行了相應的改革。“對教學內容選擇的依據武漢市城區高中學校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學生的運動興趣38.9%、學生的身心特點21.2%和教師自己創編、改造的內容19.1%”與傳統的教學相比,教學內容選擇的范圍變大[2],靈活性增強,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體育教學的發展,但是不能完全根據學生的運動興趣來選擇教學內容或者是完全將選擇權交給老師,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很多學生態度不積極、思想不開闊,導致選擇的單一性、保守性,老師也會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和進行主觀判斷,這會導致教學內容不能順應時代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積極性;這些問題的產生說明了教學內容改革不成熟、單一化,沒有完全脫離傳統。“體育教師在體育與健康課中經常采用的分組教學形式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按興趣分組32.6%、合作型分組24.4%和隨機分組18.2%”與傳統教學相比,教學模式有了新的發展,對體育教學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仍然存在形式單一的問題,微課的交互性和多樣性是問題解決的重要途徑之一。
1.3學校和教育部門的不重視
根據調查,武漢市74.59%的學校設有體育管理機構,比如體育教育委員會,但七成以上的學校并沒有發揮其真正的作用;本人也對武漢市的17所高中進行了實地采訪調查,每所高中抽取了一名高二的同學作為調查對象,采訪的內容如下:你們學校組織過體育課的聽課活動嗎?在你印象中有幾次?像語文、數學、英語這類主要課程的聽課次數是多少?88.23%的學生回答學校有對體育課進行聽課的活動[3],其中回答聽課次數在1-3次范圍的占26.67%,范圍在4~6次的占73.33%,主要課程的聽課次數在8~10次的占94.12%。這些數據說明學校對體育這方面不夠重視,由于不重視,他們在招聘老師的時候也就放低了要求,沒有招聘太多的專業性老師,而且大多數高中學校都存在師生比失衡的情況,特別是在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存在一位體育老師帶幾百來號學生的現象,根據這種狀況,老師不可能去深入了解每位學生的心理狀況、興趣愛好,從而達不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很多學校的教師在年齡的比率上也存在失衡的問題,有的學校太保守,校內大多都是年齡老的體育老師,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課堂上的活躍性;有的學校年輕的老師特別多,而年輕的教師由于資歷短,缺乏教育經驗;年齡比率的失衡也就使在實際的體育教學訓練中無法達到經驗性與活躍性的優化統一。也正是由于相關部門的不重視,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大大削弱了體育老師的工作積極性,使很多老師缺乏責任性,即便是有些老師在這方面有很好的想法和創意,也不愿提出來,覺得不值得這樣做。
1.4無法突破傳統思想,缺乏信息交流
在知識更新日益加速的今天,前沿信息越來越多,傳統教學方法由于教學方式單一,在課堂上提供的信息量相對較小,往往較難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由于微課教學與傳統教學方法有各自的優勢和不足,因此,需要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4],取長補短,這樣既能克服傳統教學方法傳授信息量少的不足,又將傳統教學易于師生增強感情、活躍課堂氛圍的優勢發揮得恰到好處。由于一直受傳統重文輕體的思想的影響,很多學校把微課做些噱頭放在一些傳統學科上,很多學校不想或是說沒有精力去從事這方面的改革,很多學校在這方面都沒有相應的交流性項目,因而無法了解別個學校和地區在體育教學方面的發展狀況、不知道當今社會對人才需求變化的方向、不了解時代的新思想新潮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體育教學方法的轉變。
第一,以用促建。促進學校體育微課課程建設順應時代發展。在大數據時代,學校體育教育的微課教學資源的數量和質量都是十分豐富和多樣化的,例如大量網絡健身視頻和自媒體建身教學的普及和發展,如何利用這些資源成為了學校體育微課教學發展的關鍵,由于目前學校體育對資源的應用還處于淺表階段[5],由于學校體育微課教學的相關理論、操作模式、應用指導以及技術培養方面仍顯得力不從心,首先,應該將學校體育的微課課程作為一種有效的校本研修資源,形成當今數字時代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新途徑,其次,應該講學校體育微課課程作為一種新型的創新的教學模式提供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支持,如顛倒課堂、個體差異學習和自定步調學習等,為參加體育教學的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易用、易得、適用、實用的學習資源,為體育教師提供優質的教學輔助資源。最后,學校體育微課課程可作為新型學習理念,積極開展微課在移動學習、泛在學習等提供更豐富的資源。以用促建,以教學需求與應用實踐來引領微課建設的有序發展,切忌走上“重建設輕應用無研究”的老路。
第二,加大投入。呼吁學校及有關部門重視,使學校體育微課課程的發展產業化、系統化。體育課程的課程化、訓練的專題化、方向系列化調查顯示,63.19%的體育教師認為當前學校體育微課教學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微課資源不集中太過散漫,無法形成專題化的系列化的微課課程[6]。企盼盡快實現學校體育微課微課教學的系列化,課程化和專題化導向的開發,盡快的形成以一批精品學校體育微課教學示范課程,并得以推廣,以方便學校體育跟上時代的步伐,形成更新改進機制,讓微課資源更新常態化,重視后續的推廣與合作實現共享,學校體育微課課程資源從行政主導逐漸向著行業指導的方向進行轉變和發展。
第三,加強平臺建設。在微課時代,技術支持和技術保障是完善學校體育微課平臺資源共建和共享的有力技術保障,目前高校的體育微課教學平臺單一,僅僅只是資源提供和展播的平臺,未能從學習者的角度以學生為中心來展開設計,交流以及學習記錄等,特別是虛擬社區功能的缺失,使得現有微課未成體系,資源的使用和開放力度不夠。在學校體育微課資源平臺上除了在功能上能夠滿足體育教師上傳、修改共享和評價其微課作品的現實需要,同時也需要滿足在全平臺上多區域的教師可以對微課教學資源進行交流、共享、評價和培訓的需要,更要為提供資源的老師實施微課提交、微課建設。管理和應用以及研究的一站式服務。
參考文獻
[1]汪海浩.試論足球游戲在大學足球教學中的合理運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3(6):70-71.
[2]薛偉.淺析足球游戲在足球教學中的合理運用[J].井岡山醫專學報,2007(4):79-80.
[3]龍軍.淺析足球游戲在足球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1 (36):281.
[4]吳強.足球游戲在足球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教研版,2011 (5).
[5]顧念慈.足球游戲在足球教學中的作用及運用[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2(3):41-42,59.
[6]李衛星.足球游戲與足球教學[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校學報,2002(2):42-44.
中圖分類號:G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5(c)-0097-02
Micro Teaching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under Thedomain Approach
Xia Bo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Wuhan Hubei,434000,China)
Abstract:the micro class is a new type of distance teaching form the main learning or mobile learning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rm with the online, but the research involved in the school sports field is les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media teaching,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sports psychology theory, adopts the literature method. The expert interview,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s,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micro cours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based on the new model of micro course of physical education, which emphasizes the interactive mode and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 micro class, teacher, we proposed to implement thes cheme of new PE teaching pattern based on micro course, discusses the a new way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new model, and discusses the implement obstacle sports micro class educat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work in the new period.
Key Words:Micro Course;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Reform;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