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巍
(長春市第三十中學 吉林長春 130061)
在我國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教師普遍比較重視對學生的運動技術教學,而忽視學生的興趣和其他方面的能力發(fā)展,這對學生未來發(fā)展來說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當前社會對人才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一定要向多方面發(fā)展才能更加適應社會的需要。因此,中學體育教學模式優(yōu)化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將對體育教學模式優(yōu)化進行詳細的論述。
長春市地處東北地區(qū),是吉林省省會。長春市第三十中學是長春市一類一級學校,有著較好的教師團隊,以創(chuàng)立學習型學校作為辦學理念,并以“快樂教育”作為主要的辦學特色。在教學中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具體的課程安排,對學生的整體素質提升和能力培養(yǎng)有著重要的租用。但在體育教學方面,由于學校會受到升學的壓力,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導致學生的體育素質和體育能力無法得到根本性的提升。面對當前我國體育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努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已經成為了體育教學模式改革中的重點。雖然長春市第三十中學已經在體育教學中積極的開拓新的教學模式,也實行了不少的教學實驗,但真正的能起到指導教學效果的模式并不多,教學中始終難以擺脫教師主導的現(xiàn)狀。下面將以長春市第三是中學體育教學為例來進行體育教學模式優(yōu)化的研究。
近年來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實施,很多教師已經認識到了教育模式優(yōu)化的重要性,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仍然會受到諸多因素的限制,缺少全新的教學觀點,導致教學模式依舊趨向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長春市第三十中學為例,在教學中教師能夠提出相應的課堂優(yōu)化建議,但在實際教學中卻難以將理論付諸于實踐,同時教師也沒有充分的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校的實際情況,全新的教學模式始終難以實現(xiàn)。
當前在長春市第三十中學中體育教學仍然存在著教育思想限制問題,很多教師認為體育教學本身就是競技比賽,對學生的體育技能要求比較高,但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卻有所忽視。其次,教學中教師比較忽視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教學常常的顯得比較死板,對學生來說難以提升學習的興趣,教學效果自然也就難以提升。
體育教學模式優(yōu)化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教學的整體質量,使學生能得到全面的發(fā)展[1]。但在中學的體育教學評價中常常能發(fā)現(xiàn)這樣的問題,教師比較重視學生的體育成績,或者根據國家體育標準要求進行教學,并沒有重視起學生的個體差異,用統(tǒng)一的標準來衡量不同的學生,導致一些本身體育能力較差的學生對體育教學更加喪失學習的信心和興趣。長春市第三十中學在教學評價過程中比較看重學生的技巧提升,常常會以競賽的形式讓學生進行能力對比,這對能力差的學生來說將起到嚴重的打擊作用,使得學生越來越不愿意主動參與體育教學活動。
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很多教師并沒有端正自己的教學態(tài)度,再加上學校追求高的升學率,導致對體育教學有所忽視。而在教學方法上,教師通常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并不能真正的站在學生的立場上進行問題的思考,無法實現(xiàn)因材施教,更無法高效的完成體育教學。此外,教師團隊中不乏有一些專業(yè)能力不夠強的教師,他們雖然能完成基本教學任務,但不能夠進行相應的體育拓展訓練,這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發(fā)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興趣是提升教學效果的基礎,它能讓學生從此熱愛體育活動,并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因此,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盡量的為學生多設置一些趣味性較強的體育活動,讓學生能感受到體育所帶來的樂趣,將被動的體育知識學習逐漸的轉化成為主動的進行活動,激發(fā)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習慣,使學生能長時間的得到鍛煉。以長春市第三十中學為例,學校中本身有著良好的教學條件,無論是教學設備還是教學環(huán)境都能為學生提供更好的體育教學。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更多的利用學校已有的設備和條件,創(chuàng)新教學活動,讓學生能更多的感受到體育教學所帶來的樂趣,同時也能使學校資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此外,在教學中教師應重視起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能將學習到了理論知識和技能付諸于實踐,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部分體育教師由于長時間的受到傳統(tǒng)教育習慣的影響,在課堂中會形成固定的教學模式,對教學中的講解部分有所忽視,影響了教學的效果。在現(xiàn)代體育教育中,教師應認識到學生主體性,讓學生能在教學中得到個性化發(fā)展。同時應重視起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體育素質,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2]。對此,在教學中教師應遵循多元化教學原則,不能僅將教學限制在技巧教學上,更加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和情感體驗,讓學生能感受到體育教學所帶來的樂趣,從而提升教學的質量。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游戲等不同的手段和方式進行教學,引導學生提升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意識,促使學生得到健康的發(fā)展。中學生本身有著活潑的特點,采取多元化的體育教學模式更容易讓學生在掌握基礎運動技能的基礎上,發(fā)揮出個人的主動性,獲得成功和愉快的體驗。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體育運動中去,最終養(yǎng)成自覺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
教師是體育教學的主要實施者,同時也是優(yōu)化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造者。在現(xiàn)代教育中教師是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參與,主動思考的過程,對此要求教師一定要積極的轉變傳統(tǒng)教學關鍵,將體育課堂教學看做師生之間共同進行知識構建的過程。對此,要求教師一定要對體育教學模式進行反復的學習和思考,并通過不斷的實踐來優(yōu)化教學模式,使教學模式能得到創(chuàng)新,更加適合現(xiàn)代教育。長春市第三十中學的體育教師基本都有著較高的體育素養(yǎng),但應在教學實踐中注意提升個人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能力,與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同時,教師應重視起個人素質的提升,能利用課余的時間來進行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在體育技能基礎上強化個人的專業(yè)理論教學水平和多元化教學的能力,為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奠定穩(wěn)定的基礎[3]。
中學生在思想上并沒有發(fā)育成熟,他們仍然比較好動,同時好奇心也比較重。在教學中教師應盡量的選擇一些趣味性強的活動項目,讓學生能更加主動的參與活動,減輕學習所帶來的壓力并提升他們的興趣[4]。對此,教師可以采取游戲方式,在游戲過程中不僅能讓學生產生一定的競爭意識,同時也能感受到成功和失敗所帶來的不同感受,提升學生對社會事務的接受能力。其次,在教學中教師應主觀思想上的教授學習,改變成為引導學習,并與學生之間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溝通和互助教學效果提升。此外,教師可以在原有教學基礎上融合多種不同的教學方式,讓健美操、民族文化和藝術等信息融入到體育教學中,豐富課堂教學,強化課堂趣味性[5]。例如,長春市第三十中學某班共60名學生,教學內容為50m跑。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運動環(huán)境,在進行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相應的熱身活動,然后進行“穿梭跑”游戲活動,以此來強化學生的靈敏程度和判斷能力。游戲中教師將學生劃分為四組,每組人數相同,并將每個小組劃分為甲乙兩隊,相距兩米呈縱隊站立。游戲開始后,教師指揮乙隊學生不斷的進行左右統(tǒng)一變換方向,甲隊學生則在乙隊中間進行穿梭跑。通過游戲的方式引導學生正式的進入到50m跑的教學中,這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感受跑步樂趣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學體育教學也受到了廣泛的重視。在現(xiàn)代社會中,體育教學不僅要重視提升體育技巧,更重要的是強化學生的個人素質和體育興趣,使學生能建立起終身體育的意識。該文主要以長春市第三十中學為例進行了中學體育教學模式優(yōu)化的研究,并提出了相應的優(yōu)化建議,希望為我國中學體育教學發(fā)展提供有益建議,促進我國體育教育全面發(fā)展。
[1]華銀鋒.淺談新課標下中學體育教學模式改革的方向[J].商業(yè)文化:學術版,2009(3):182.
[2]趙金玉.淺談中學體育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29):214.
[3]容雅峰.中學體育教學中引入研究性學習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09(S5):152.
[4]高銀華.俱樂部制體育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對策[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5):164,166.
[5]文永芳.對體育教學模式的再認識[J].山東體育科技,2009,31(1):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