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新預算法的幾點思考
李小娥王勇
掇刀區財政局湖北荊門448000
[摘要]新預算法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基礎,是突破口,而財稅體制改革又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大局的先行軍。筆者在本文中探討了新預算法實施的意義,分析了預算法的特征,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推進新預算法實施的措施。
[關鍵詞]新預算法;財政改革;研究思考
新預算法的頒布和實施,是我國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里程碑事件,具有深遠的意義。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將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單獨設立一章進行了闡述,并首次將“財政”定義為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可見財稅體制改革工作在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全局的重要性。并指明了財稅體制的三大任務,其中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排在第一位,因此,從宏觀上看,新預算法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基礎,是突破口,而財稅體制改革又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大局的先行軍。新預算法的頒布,不僅僅是一部法律的重新修訂,更吹響了財稅體制改革的沖鋒號,意味著我們已經置身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之中。
(一)完善政府預算體系,健全透明預算制度
近年來,隨著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已經取消了預算外資金,所有財政收支全部納入政府預算,接受人大審查監督。這一實踐符合現代預算完整性的要求,體現了建立全口徑預算的改革方向。因此,新預算法刪除了有關預算外資金的內容,并明確規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應當納入預算。預算包括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同時對四本預算功能定位、編制原則及相互關系作出規范。
公開透明是現代財政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建設陽光政府、責任政府的需要。近年來在推進預決算公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為鞏固和擴大這一改革成果并使之規范化、制度化,新預算法增加規定,除涉及國家秘密的事項外,經本級人大或其常委會批準,預算、預算調整、決算、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及報表,應當在批準后20日內由政府財政部門向社會公開,并對本級政府財政轉移支付的安排、執行情況以及舉借債務的情況等重要事項作出說明。
(二)改進預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
原預算法規定預算審查的重點是收支平衡,同時要求預算收入征收部門完成上繳任務。于是在客觀上帶來預算執行“順周期”問題,容易導致收入征收部門在經濟增長放緩時,為完成任務收“過頭稅”,造成經濟“雪上加霜”;而在經濟過熱時,為不抬高基數搞“藏富于民”,該收不收,造成經濟“熱上加熱”。這既不利于依法征稅,也會影響政府“逆周期”調控政策效果。根據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審核預算的重點由平衡狀態、赤字規模向支出預算和政策拓展”的要求,新預算法增加規定,各級人大預算審查的重點是:預算安排是否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方針政策,收支政策是否可行;重點支出和重大投資項目的預算安排是否適當;對下級政府的轉移性支出預算是否規范、適當等內容。
(三)規范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嚴控債務風險
原預算法規定,“地方各級預算按照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編制,不列赤字”。但實際上,地方政府出于發展需要,采取多種方式融資,已經形成較大規模的地方政府債務。這些債務多數未納入預算管理,脫離中央和同級人大監督,存在一定的風險隱患。為規范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按照疏堵結合、“開前門、堵后門、筑圍墻”的改革思路,新預算法增加了允許地方政府舉借債務的規定,同時從五個方面作出限制性規定:一是限制主體,經國務院批準的省級政府可以舉借債務;二是限制用途,舉借債務只能用于公益性資本支出,不得用于經常性支出;三是限制規模,舉借債務的規模,由國務院報全國人大或者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省級政府在國務院下達的限額內舉借的債務,列入本級預算調整方案,報本級人大常委會批準;四是限制方式,舉借債務只能采取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的方式,不得采取其他方式籌措,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為任何單位和個人的債務以任何方式提供擔保;五是控制風險,舉借債務應當有償還計劃和穩定的償還資金來源,國務院建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應急處置機制以及責任追究制度。這樣既堅持了從嚴控制地方政府債務的原則,又適應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四)完善轉移支付制度,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國家實行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是分稅制財政體制改革中的成功經驗,對于縮小地區間財力差距、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執行中,也存在專項轉移支付設置過多、配套資金壓力過大、資金下達不及時等問題。為進一步規范和完善轉移支付制度,新預算法增加規定:財政轉移支付應當規范、公平、公開,以均衡地區間基本財力、由下級政府統籌安排使用的一般性轉移支付為主體。建立健全專項轉移支付定期評估和退出機制。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的事項不得設立專項轉移支付。除按照國務院規定應當由上下級政府共同承擔的事項外,上級政府在安排專項轉移支付時不得要求下級政府承擔配套資金。上級政府應當提前下達轉移支付預計數,地方各級政府應當將上級提前下達的預計數編入本級預算。這將有利于優化轉移支付結構,提高轉移支付資金分配的科學性、公平性和公開性,有利于減少“跑部錢進”現象和中央部門對地方事權的不適當干預,也有利于地方統籌安排預算,提高地方預算編報的完整性。
(一)學習宣傳
要認真學習、全面理解新預算法,準確掌握新預算法的精神、原則和各項具體規定,增強預算法治意識,自覺把新預算法的各項規定作為從事預算管理活動的行為準則,嚴格依法辦事,嚴肅財經紀律,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財政部門在學好用好新預算法的同時,還要大力做好新預算法的宣傳普及工作,除專門組織新預算法培訓外,其他業務培訓中也要安排這方面的內容。同時,要采取各種方式廣泛宣傳新預算法,讓社會公眾了解掌握預算法律知識,推動全社會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
(二)協調推進
這次新預算法的制定和實施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它認真總結并繼承了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94年分稅制財政體制改革以來,我國預算管理實踐的經驗,同時也明確了今后預算管理活動的方向,為深化預算制度改革預留了空間。在貫徹實施新預算法的同時,我們要做好各項財稅改革具體方案與新預算法的銜接工作,做好新預算法配套制度建設與財稅改革具體方案的銜接工作,相互協調,同步推進,堅持用制度引領和推進改革,在改革中不斷完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