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曉麗
(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00)
《運動人體科學基礎》是研究人體的基本結構與機能,人體在體育運動影響下的變化規律以及預防運動傷病的一門科學。內容涵蓋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保健學等眾多三級學科的知識。學科隸屬自然科學范疇,教學內容多,涉及面廣,綜合性強,學習難度大,加之體育院校學生生源結構復雜,相當一部分學生基礎知識薄弱。
在以往的體育教學當中,一直以來都是以學生的運動技能學習結果,來作為教學效果的主要的依據,往往忽視了教學的方法、學生的個性以及學生的主體地位。隨著體育教學的不斷改進,人們開始對,以往教育中的一些方式的認識發生了轉變。因此,體育教學的評價功能也開始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不在是,一味的只注重檢查學生所掌握的體育技能情況。開始轉變為了更加關注的學生個性的,并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的模式。
而運動人體科學基礎課程考核在運動人體科學教學過程中,也成為是其獲取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以及反饋信息的必要途徑以及重要的教學質量檢測手段。尤其是學生的成績考核,更是做為了檢查學生成績與檢驗老師教學效果的必要手段。其主要是教師根據教學計劃與學生所學生的專業知識情況,對其進行評定得出達標成績分數表。但是這種檢驗效果并不太明顯也不夠標準,因此,在運動人體科學基礎課程中,實施創新式的考核機制教學的非常具有切實的意義。所以應該根據運動人體科學基礎課程的內容和學生特點,應制定出適合該學科的課程考核評價體系。根據筆者所在學院的“過程化”考核和考試考核相結合的評價模式,對推進“過程化”考核進行了如下嘗試:
這種考核形式(占考核評價成績的30%)因為,多媒體教學有著諸多的優點,如生動、直觀、信息量大等優點,所以,多媒體教學是運動人體科學學科中最常用的教學方式之一。所以,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也不應忽視。如:運動人體科學學科因為有些內容有些枯燥,學生易于產生走馬觀花式的聽課現狀,多數學生只看熱鬧,不關注重點,甚至上課不集中精力。針對這些問題,筆者認為在采用多媒體教學的同時,要求學生記錄課堂筆記,針對當堂課的教學重點,提出思考題,學生將答案寫在課堂筆記上,并當堂抽查上交。規定出現一次抽查不合格,取消該項成績;兩次抽查不合格,記為平時成績不合格。這樣一來,不僅能一方面提高學生上課的關注度和重視程度,一方面又可以根據筆記上交質量,對課堂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判斷。
這種考核形式(占考核評價成績的10%)主要根據運動實踐中常見的問題,要多鼓勵學生們,要查找一些與自己學科相關的文獻,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如何指導運動實踐為大作業題目,撰寫綜合實踐作業。首先,教師直接根據作業的內容質量給予學生成績,并在課堂上挑選來部分學生的作業,來跟學生們一起探討進行點評分析,并認真聽取學生所提的建議,與學生進行互動式的教學。
試卷考試根據實際課程需要分為期中和期末兩部分,(占考核評價成績的60%),期中成績即階段考評占20%,期末成績占40%,根據課程特點,結合其它考核評價方法的考核側重點,試卷考核內容重在基礎知識。
多樣化的考核方式,能為教師有效地打造出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那么可通過四種形式打造。一是,通過檢查學生們所掌握的運動人體科學學科的基礎理論,以及專門知識的程度來實施評價。二是,檢查學生對運動科學學科知識的理解能力,以及對運動人體科學知識的把握度。三是,檢查學生對運動人體學科理論發展的前景的認可程度,以及遇到問題時學生會采用什么的方式來解決的,學生的問題處理能力。四是,要進一步地促進與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積極主動的創造能力。
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2 000~3 000字左右的小論文,再給學生們一些要參考哪方面資料的建議,這樣一來,學生在寫論文的過程中,會很容易就直接找相關的資料。不如如此,還要對論文的選題方向、字數、格式等方面,要嚴格地要求學生們要統一規范。然后組織論文研討會議形式,讓學生做論文報告,教師要及時地對論文內容進行點評。在評價論文內容時,不能忽略最基本三部分:首先,是評價論文格式的規范性,因格式的規范性代表了學者對論文的態度。第二部分,是評價論文選題的新穎性,因為新穎的選題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第三部分,評價參考文獻的代表性等,沒有高質量的參考文獻自然也就寫不出高質量的論文,因此,參考文獻的水平高低直接決定了學生論文的水平高低不容忽視。通過這樣的評價形式,一是,可以提高學生對運動人體科學學科基礎知識,以及專題討論與運動人體科學學科相關課程論文閱讀量,通過學生的論文質量高低。二是,可以考查出學生對運動人體科學學課程,最基本認知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等。三是,教師也很容易非常清楚并了解到學生對運動人體科學學科,該課程知識所掌握的全面性情況。四是,通過專題討論部分的考評,還可以考查學生對文獻的理解程度以及參加討論的發言表述的流暢性和學術交流過程的應對能力。
在對學生進行了多元化的考核制度設定后,在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教師也要做到要積極反思一下在本學期或是本年度工作中的一些問題,多思量一下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不足,并積極改正。通過努力學習熟悉運動人體科學學科相關的基礎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力所能及地去盡力作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特別是運動人體科學基礎課的教學工作。為了運動人體學科基礎課程的科學的、良好的長遠發展前景,不管在課堂教學上,還是在課外輔導中,教師都要用心去關注學生,并以培養學生為中心,以提高學生運動人體科學基礎課程成績為目標,并做到努力積極創新、提升自我,才能進一步的有效推進運動人體科學學科的發展。
綜上所述,在運動人體科學基礎課程中,通過滲入以上的考核評價方法的嘗試,不僅使運動人體科學基礎課程教學的內容變得更加多樣化了,還為學生營造出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氛圍。這樣一來也就更符合了具有現代氣息的科學性、先進性的運動人體科學學科的基礎教學要求。因此,要積極推廣這種考核評價形式,并把這種考核評價滲透到運動人體科學的每一堂課中。這種“過程化”教學考核方式,不僅對學生平時的學習是一種激勵,也是對教師來說也是一種認真負責的約束。并且還能有效幫助學生更深度的理解專業知識,更有利于激勵學生學習的熱情,督促學生日常學習。學生的參與率較高,即可考驗出學生的實際水平,又利于提高運動人體科學基礎課程的教與學的質量,達到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目的。
[1]李翠霞,李杰.運動人體科學基礎課程資源建設與實踐探討[J].高教論壇,2013(11):41-42,48.
[2]陳華.關于運動人體科學實驗的幾點思考[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83-85.
[3]黃山,趙先卿,章笑來.普通高校體育系運動人體科學的教學改革及其對高素質專業人才培養的研究[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5(1):91-94.
[4]歐陽燕.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專業醫學教學若干問題的思考[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0,17(3):76-78.
[5]姚鴻恩,李宗珊,周軍,等.對我國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現狀思考[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17(4):1-5.
[6]于鐸,陳新成.我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考核成績的體質監督評價[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7(1):85-87.
[7]喬德才.運動人體科學研究進展與應用[ 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8.
[8]馮煒權.加強運動人體科學研究,適應國際最新發展[J].體育與科學,2013,34(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