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年 尹克峰
(濟寧醫學院基礎學院 山東濟寧 272000)
高等醫學院校的體育教學是高等醫學院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醫學院校的體育教學目標是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學生健康,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傳統的高等體育教學在課程內容設置上基本沿用籃、排、足三大球、田徑、武術和健美操等體育項目,新興時尚的體育項目開發和設置較少。長期以來,教學方法重視教師的教,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受到遏制。教師的講解法、示范法,學生的身體練習和比賽法占據著體育教學整個課堂。體育教學組織形式單一陳舊毫無新意,大大減弱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大部分高等醫學院校對體育場館設施的投入不足,遠遠不能滿足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的需求。
高等醫學院校的體育教學目標是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學生健康,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在實踐教學中,注重增強學生體質放在教學目標的首位,而對學生體育興趣、情感、意志、合作精神和社會性發展這類非智力因素齋的目標兼顧較少。大量的心理學研究和實踐表明,在影響人成才的諸多因素中,智力因素是重要的,但非智力因素(興趣、情感、意志、個性等)亦十分重要。當代大學生應該具有堅強、勇敢、刻苦、勤奮良好的心理品質,較強的心理適應能力,正確認識人際交往,競爭與協作的關系,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可以合理宣泄不健康情緒,防止和消弱消極情緒,消除心理緊張。體育教學是一個井然有序、節奏鮮明的情境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優良的心理品質、堅強的意志、心理耐挫力。
傳統的高等體育教學在課程內容設置上基本沿用傳統籃、排、足三大球、田徑、武術、健美操等體育項目。針對當前體育教學內容相對單調、不夠豐富等方面原因,高校體育教學應適當增加新興體育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已是迫在眉睫。如攀巖、輪滑、羽毛球、網球、乒乓球等內容。結合醫學院校學生的將來職業需求,充分利用醫學院校教育資源,有針對性地開發、增設新的課程內容,如康復醫學可以開展運動療法教學(是指利用器械、徒手或患者自身力量,通過某些運動方式,使患者獲得全身或局部運動功能、感覺功能恢復的訓練方法),臨床臨床醫學專業開設運動處方教學,讓臨床醫學的學生各自制定一份適合自己的健身運動處方,從而更好地吸引臨床學生的健身興趣。協助護理專業開展臨床護理操作技能教學,增加護理專業的體育舞蹈及形體訓練等內容。板球運動最活躍的是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蘭卡等亞洲國家。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板球已經成為國球。中國醫學院校留學生中以印度學生最多,其次還有巴勒斯坦、尼泊爾等國家,而這些國家留學生非常喜愛板球運動,經常在校園開展板球運動,在高等醫學院校可以借助板球運動項目,給醫學院校的學生介紹板球運動規則,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更好地開展板球運動,吸引更多的大學生進行板球運動,從而加強中外學生的語言文化交流與友誼。
教學方法包括教師的方法和學生學習的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一。長期以來,教師的講解法、示范法,學生的身體練習和比賽法占據著體育教學整個課堂。傳統教學方法在體育教學中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但隨著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一些動作技術的圖像、視頻都可以用多媒體技術呈現給學生。也可以采用一些直觀教具,例如,在足球教學中學習腳內側踢球技術中可以采用一個類似腳內側的三角形表示腳內側踢球部位,而這個三角形是由足的趾跖關節、舟骨和跟骨圍成的三角形,由于醫學院校的學生了解人體解剖知識,所以更能清楚地掌握腳內側踢球技術,進一步掌握體育動作主要技術環節。其次,在耐心訓練與競賽中,醫學生更容易了解生理“極點”及產生機理,自覺調整呼吸節奏,加大呼吸深度,適當降低運動強度,來促進“第二次呼吸”的出現。在課的準備部分進行熱身慢跑,醫學生更了關節韌帶結構的特點和解骨骼肌(伸展性、彈性和粘滯性)物理特性。熱身慢跑、牽拉身體各關節韌帶,可以幫助身體增加身體的核心溫度,肌肉溫度,肌肉溫度的增加可以使肌肉更松弛,可以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為隨后強烈的體育活動做準備。課的結束部分,對運動性疲勞產生機制、疲勞恢復知識的掌握,醫學生更容易自覺進行放松整理活動能有助于疲勞恢復。
與體育課相比,課外體育鍛煉具有靈活、開放、自主和趣味等特點,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靈活自由參加體育活動。當前高等醫學陸院校課外體育活動沒有明確的目標任務,缺乏統一的管理行為與組織引導,學生憑興趣、愛好自由活動,由于鍛煉缺乏專業科學的指導,有的學生盲目地大強度,大運動量鍛煉,造成一些運動損傷。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上講授科學的鍛煉身體的方法。高校體育社團以開展各種體育運動項目為活動內容,以其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在大學校園里蓬勃發展。體育社團在體育課與課外體育鍛煉之間架起了一座鍛煉身體的橋梁。日本把課外體育活動與終身體育連為一體,并在體育俱樂部中得到貫徹。高校體育教師熱情參與指導各類體育社團活動,兼顧社團成員運動能力與興趣愛好,應充分發揮高校體育社團的作用,高等醫學院校可以參照日本的體育俱樂部形式,積極開發俱樂部體育教學模式,把高校體育社團努力構建成更高水平的體育俱樂部,努力構建適合高等醫學院校的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
體育課教學質量的評價,主要是對體育教學效果進行的一種綜合衡量評判。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主要參與者,所以對學生的評價是體育課教學評價的重點。相對評價是以評價對象為集合,考慮該集合目前實際的狀態,而確定評價標準之后將集合中各個個體與之相比較。學生的高矮胖瘦千差萬別,身體素質、心智也不相同,如果運用統一評價標準,機械地運用絕對評價(不考慮學生現狀)來評價學生的表現,無疑對一些特殊的學生不公平。例如體形較胖的學生在耐力素質方面較差,而在力量素質方面卻較好。如果只選擇耐力項目考核該學生,即使該學生平時刻苦訓練,由于體形劣勢,致使該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感覺不到鍛煉的效果,從而嚴重挫傷了像體形較胖的特殊學生練習的積極性。這就要求在制定考核項目上,速度、耐力、力量等方面均衡考核,以便對每個學生更加客觀全面地評價。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實施個體化相對評價,讓學生感受到在體育學習中的發展與進步。這就要求體育教育者在體育教學活動之前進行一次摸底測試,事先了解學生最初實際狀態。學期結束時對學生自身進行縱向比較,激發學生練習的積極性,科學地評價學生在體育課中的表現。
高校體育場館設施一般指在室外鍛煉的體育場(田徑場、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等),或者在室內鍛煉的體育館(乒乓球館、羽毛球館、體操館、排球館、籃球館、游泳館等)。高校體育場館是學生進行身體鍛煉的專業場所,是開設體育項目的物質基礎。一些高校醫學院校室外體育場勉強滿足學生鍛煉,但室內體育場館不足問題顯現,一方面,缺少室內場館致使一些很受學生喜愛的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項目不能開展。另一方面,遇到陰雨天氣、霧霾天氣,一些室外體育項目將面臨著無法正常教學的尷尬。高校缺少體育場館主要是高校體育經費不足,建設規劃不夠完善。加強制度約束保證體育經費投入,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吸引資金籌建設體育場館不僅增加了體育場館的人均使用面積,而且還增加了外服務功能。
高等醫學院校的體育教學應注重學生心理素質培養,積極開發適合醫學院校學生的體育課程,加強教學方法特色研究,積極構建高等醫學院校公共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運用多種評價類型科學地評價學生,是當前高等醫學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
[1]周登嵩.學校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2]張文新.高等教育心理學[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8.
[3]王瑞元.運動生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
[4]張軍,張超,李晨.醫學院校俱樂部體育教學模式實施的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5):64.
[5]阮秋容,謝濤.臨床護理技能操作中潛在的基本身體素質研究[J].體育科學研究,2013(7):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