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永仲
(貴陽醫學院 貴州貴陽 550004)
體育,既是一種能力,同時也是一門藝術、一種精神。當前,隨著我國高校教學改革、高校體育改革以及素質教育的全面推廣,體育舞蹈,它作為一項新興的體育運動項目,憑借其獨特的健身功能、審美功能、社交功能等已經受到了廣大高校學生的喜愛,許多高校也開設了體育舞蹈課程,通過教學實踐發現,通過體育舞蹈課程的教學,不但能夠幫助學生了解體育舞蹈,掌握體育舞蹈的基本技術步法,提高身體素質,讓學生受益終身,而且通過體育舞蹈的學習,還能夠培養學生的社交能力,為其今后融入社會提供幫助。總而言之,體育舞蹈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
體育舞蹈,又被人們稱為“國際標準舞”,它是一種男女雙人為伴的步行式的雙人舞蹈項目。具體來講,可將其分為兩大項群:摩登舞項群以及拉丁舞項群。摩登舞項群包含了五個舞種,分別為華爾茲、維也納華爾茲、探戈舞、狐步舞以及快步舞;拉丁舞項群也包含了五個舞種,分別為倫巴舞、恰恰恰、桑巴舞、牛仔舞以及斗牛舞。每一個舞種都有其自身特有的舞曲、舞蹈動作以及舞蹈風格。每種舞種都需根據符合自身舞種風格的樂曲以及動作要求來編排舞蹈動作。
體育舞蹈具有嚴格的規范性。其規范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舞程線、角度以及方位上的規范化;第二,每個舞種音樂以及服飾搭配上的規范化;第三,競賽規則的規范化等等。
體育舞蹈具有廣泛的社交性。作為一種國際流行性的社交舞蹈,它是連結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國國家人民情感的“形體語言”,這種“形體語言”是其他任何語言都不可能代替的藝術形式,因而講其存在著廣泛的社交性。
體育舞蹈具有強烈的體育性。因為體育舞蹈它既有文化娛樂的屬性,又具有體育鍛煉的屬性,所以被人們稱之為“體育舞蹈”,并且加之體育舞蹈具有明顯的健身價值,因而可見其具有強烈的體育性。
體育舞蹈具有極強的娛樂性。體育舞蹈作為一門舞蹈藝術,有華美的舞臺、優美的配樂、耀眼的燈光,再配上男女舞者優美的舞姿,可以讓人獲得一種美的享受,因而可起到調節人們情緒、讓人獲得一種愉悅的心情。
3.1.1 健美體形
通過實踐發現,通過有規律地參加體育舞蹈運動,可有效地對人體實現“生物學”的改造,能夠起到較好的健美體形的作用。例如,進行體育舞蹈的鍛煉,能夠使女舞者的胸部更加豐盈飽滿、腰部更加的纖細、臀部更加的圓潤上翹、四肢更加的纖細修長。
3.1.2 強身健體
通過實踐發現,經常參加體育舞蹈鍛煉的學生,其心肌都比較發達,心肺功能也較好。在對選修體育舞蹈課程進行學習的學生進行測試發現,選擇恰恰舞進行訓練的學生的平均心率為140.2次/分,選擇牛仔舞進行訓練的學生的平均心率為141.4次/分,選擇華爾茲進行訓練的學生的平均心率為138.7次/分。由此可見,經常性地有規律地進行體育舞蹈鍛煉,對于提高運動者的心肺功能、耐力素質,改善運動者的心血管系統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3.1.3 健全心理
不同舞種的配樂風格都有所不同,舞者所穿的服飾也有所不同,作為一種舞蹈藝術,它要求舞者能夠將自身情感融入到舞蹈當中去,并且塑造出各種美妙的意境組合,由此來展現出各種造型。運動者通過在優美動聽的音樂中跳舞,可使其注意力在樂感以及美感相互碰撞的時空中得到集中與轉移,可幫助運動者放松身心、調節情感以消除疲勞,這對于改善運動者的大腦皮層狀態,使其興奮與抑制達到新的平衡,使其身心得到休息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可見,科學合理有效地進行體育舞蹈運動,對于調整個人情感,宣泄緊張、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幫助運動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要作用。
體育舞蹈所蘊涵的美,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音樂美、服飾美以及動作美。首先,體育舞蹈能夠將美妙的音樂與優美的動作完美結合,舞者身著與之相應風格的服飾,能夠給觀眾帶來一種視覺以及聽覺的雙重藝術享受。其次,通過觀看體育舞蹈比賽,自然而然會受到一種美的熏陶,以激發觀眾進行體育舞蹈鍛煉的欲望,促使更多的人群參加到這項運動當中,在此過程中還能夠不斷地提高其審美能力。最后,高校體育舞蹈課程的開設,在教學內容的制定上,不僅要開設關于體育舞蹈專業知識的教學內容,同時還需努力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以及審美能力,這對于促進高校學生科學文化水平以及藝術修養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體育舞蹈的社會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體育舞蹈作為一種“形體語言”,它是人們交流情感、促進溝通的有效方式。第二,實踐發現,通過參加體育舞蹈鍛煉,對于幫助人體大腦的均衡發展以及促進人體智力開發都具有重要作用;體育舞蹈的學習過程,它是一個模仿之后反復練習的過程,在模仿練習的過程中還能夠不斷創新,創造出新的動作,這對于改善人們的行為習慣,提高運動者的運動能力并激發其創新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第三,體育舞蹈還能夠有效促進人的社會化。人類屬于群居動作,人的生存必須進行社會交往,并與他人相互交換社會經驗,每個人的個性都是受后天環境影響而形成的,通過參加體育舞蹈鍛煉,加深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同時也促進了人的社會化。
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其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專業技術水平、教學能力等綜合素質都直接影響著學生體育舞蹈技術的學習以及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通過調查統計發現,當前,在我國許多高等院校的體育舞蹈教師都不是體育舞蹈的專項教師,許多都是其他專業的教師通過后期培訓而轉教體育舞蹈課程的,從而影響了教學效果。因而,學校應該注重引進專業的體育舞蹈專項教師,除此之外,還應該更多地為教師提供進修、培訓以及借鑒學習的機會,為教師提供一個相互學習的平臺以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
因為體育舞蹈的舞種較多,并且技術性較強,而高校學生許多以前都完全沒有接觸過體育舞蹈,基礎較差。所以,學校在進行課程設置的時候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做到先易后難;還應該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教學內容合理地選擇教學方法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可采用分層教學法進行教學,根據學生基礎的不同分別開設初級課程班以及提高課程班,學生可根據自身情況自由選擇。
體育舞蹈教學計劃的制定,首先便是需以提高學生的個人舞蹈技術為標準,在學生個人舞蹈技術提高的前提之下再對學生的團隊意識以及創造能力進行培養。因而,在教學計劃的制定時,應該先安排個人練習,然后再進行雙人練習或者集體配合練習,最后再培養學生在舞蹈改編與創造方面的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必須注意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
在體育舞蹈的前期教學中,教師可采用講解示范法、完整分解法、帶領教學法等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基本舞蹈動作;在鞏固提高以及自動化階段,就應該適當選擇啟發式教學法、比賽法以及表演法等進行教學,還可讓學生以個人或者團體的形式來編排舞蹈,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創造力。
除了有效運用常規教學手段進行教學之外,還應該適當安排電教化教學以及現代觀摩教學,可組織學生集體觀看高水平的體育舞蹈比賽以及表演,以增強學生對舞蹈成套動作的整體視覺感受,讓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舞蹈動作的重點與難點,并感受舞者之間的默契配合,進而有助于學生的模仿學習,加深學生的記憶和對舞蹈的感覺。
在體育舞蹈教學評價方式的選擇上,應該適當選擇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進步程度來進行評價。在評價方式的選擇上,改變傳統的由教師單一評價的方式,可讓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相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必須重視過程性評價,對學生進行階段性評價,這樣能夠及時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利于及時發現學生的進步與不足,便于針對性教學。
[1]劉陽.論體育舞蹈教學中體育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J].運動,2014(11):109-110.
[2]汪春芳.體育舞蹈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應用[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12):63-64.
[3]孫群群.體育舞蹈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教學改革,2014(24):173-174.
[4]侯選莉.體育舞蹈運動與大學生素質教育[J].體育世界,2014(11):99-100.
[5]張冊,唐艷平,王合霞,等.我國普通高校體育舞蹈課程開展現狀[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9):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