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喬 李會明
(云南農業大學體育學院 云南昆明 650201)
臨汾市農村體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①
張亞喬 李會明*
(云南農業大學體育學院 云南昆明 650201)
通過對臨汾市農村體育工作的組織領導、活動形式、基礎設施配備、資源利用等問題進行研究后發現,當前的突出問題表現為:政府部門組織引導手段不力、體育經費投入少;基層組織對農村體育缺乏關心和協調,缺乏指導;體育基礎設施落后,農民對體育活動的認識不足。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強體育鍛煉意義的宣傳和農民體育的管理、完善民間體育組織、強化體育指導員作用、建設和合理利用體育資源、因地制宜開展體育活動等對策。
臨汾市 農村體育 問題 對策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大力發展農村體育事業,對于增強廣大農民體質、豐富其業余文化生活,推進新農村建設,建設文明和諧的小康社會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臨汾市位于山西省南部,東枕太岳余支,西依呂梁山脈,中部河谷平原,轄1區2市14縣,全市人口439萬,其中農業人口255萬,占全市人口的58.1%,搞好農村體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隨機在臨汾市的兩個山區縣和一個平川縣的24個行政村開展了田野調查,對812名農民、18名鄉鎮干部、36名村干部、18名農村體育教師、8名農村體育指導員進行走訪,了解了當前臨汾市農村體育工作開展中的組織領導、活動形式、設施配備、資源利用等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1.1經濟發展的相對落后和農民對體育活動的認識不足
臨汾市是一個農業大市,傳統農業村鎮多處于東西兩山的貧困地區,由于山區農村經濟比較落后,無煤炭資源可以開發,為了生活,許多村民尋求外出務工,村里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較多,農村體育組織工作困難較大。隨機調查了80個家庭,其中26個家庭有外出打工人員,占32.5%。大多數農民迫于生活的壓力,根本無暇顧及體育鍛煉。部分農民體育健身的意識非常缺乏,他們認為體育鍛煉沒有必要,自己每天勞動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體育鍛煉的要求,對體育鍛煉缺乏科學的認識[1]。被調查的812名農民中,認為“勞動能代替體育鍛煉”的有523人,占被調查總數的64.4%,且其中大部分為青壯年。部分人認為,政府號召農民開展體育運動,就是利用傳統節日開展體育活動來達到娛樂、消遣的目的,這部分人缺乏對體育活動的持久性認識[2]。被調查的812名農民中,常年堅持鍛煉的有168人,占20.7%;按季節鍛煉的有123人,占15.1%;偶爾鍛煉的有522人,占64.3%。在臨汾市農村經濟條件落后、體育基礎薄弱的條件下,普及和發展群眾體育仍然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1.2基層組織對農村體育缺乏關心和協調
臨汾市各級行政機構均成立了全民健身領導協調部門,也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臨汾市各地經濟、地理環境、文化水平存在差異,及部分鄉鎮領導干部、村干部對普及農民體育認識不足,體育活動領導機構組織松散,工作力度不夠,大多流于形式不能做到長期性,難以形成特色。被調查的24個行政村,經常組織體育活動的村莊有3個,占12.5%,偶爾組織體育活動村莊21個,占87.5%。訪問了36個農村干部,26個干部認為還是發展農村經濟重要,體育活動在農閑時搞一搞完成上級任務就行了。
1.3體育基礎設施落后,體育活動缺乏正確的指導
臨汾市農村體育設施中,最多的是籃球場和全民健身體育器材,但場地設施損壞嚴重,器材配置不足。有些干部為了應付上級群工部門工作檢查,只是在村中一小塊空地安裝幾件健身器材,很難進行全民健身活動。被調查的24個行政村,僅有3個村的體育器材和場地能基本滿足工作開展需要;18個村有部分體育器材和場地;3個村基本沒有體育器材和場地。其中部分發達的鄉鎮,雖然有較好的活動場地和體育設施,但無統一的組織和領導,缺乏體育活動指導員,農民體育得不到合理科學的引導。調查的24個行政村幾乎沒有持證的體育活動指導員,8個被調查的社會體育指導員表示“幾乎未接到過指導農民開展體育活動通知”。無場地、無器材以及不能對損壞的器材進行及時維修、村級體育組織運轉困難等,是造成當前不能有效組織開展體育活動的原因之一[3]。
基于以上現狀,分析發現:第一是主觀原因,個人社會特征對鍛煉者次數和時間均有一定的影響,腦力勞動成分越高,鍛煉程度越高;文化程度越高,鍛煉程度也越高[4]。而農民主要是體力勞動,且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因此,其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較低。他們或忙于田間勞作或外出打工,無暇顧及體育鍛煉。即使有一點空閑時間,也大部分花費在看電視、打麻將、打撲克、玩電腦等消遣中。調查的812個人員中,“空閑時選擇看電視、上網”的有485人,占59.7%。第二是客觀原因,農村人群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具有隨意性與季節性,鍛煉地點具有天然性,由于管理者對農村體育的特點缺乏足夠認識,使得臨汾市農村體育活動項目缺乏靈活性,不能結合山區縣的地理特點開展活動,從而影響了體育活動的開展,難以激發活動興趣,保持連續性。
2.1加強體育鍛煉意義的宣傳,提高農民對體育健身的意識
利用各種媒體和場合宣傳體育鍛煉的好處,通過在農村建設科學健身科普畫廊、體育專家專題講座、典型宣傳、印發宣傳資料、咨詢和培訓等手段,提高農民體育鍛煉的意識。讓農民合理安排體育鍛煉和娛樂消遣的時間,把農民從電視、麻將、撲克、電腦等消遣中解放出來。尤其要使農民懂得,勞動并不等于科學鍛煉,只有合理的、適當的鍛煉,才能提高身體素質。臨汾市有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進行校村聯合搞好宣傳和農村體育普及工作。通過積極的宣傳,引導和動員農民積極參與到全民健身的隊伍中來。
2.2加強農村體育的管理,完善民間體育組織、強化體育指導員的作用
臨汾市政府要充分發揮農民體育中的領導和協調功能,改善農村的體育設施系統,建立健全農村體育組織網絡,形成體育協會、文體中心、體育指導站、俱樂部等有利于體育活動開展的團體[5]。建立鄉村體育活動評比制度,把農民體育的好壞納入各級領導行政工作的考核指標中來,并建立目標責任制,簽訂責任書,實行目標考核。
臨汾市農村體育指導員相當缺乏,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一個過程。在目前情況下,可以在加大對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力度的同時,發動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師承擔體育指導工作[6],也可以發動山西師大體育學院社體專業的教師和學生讓他們在假期和休息時間充當社會體育指導員,這樣既可以使師生學以致用,又能促進農民體育活動的科學開展。由于農村條件的特殊性,在本鎮、本村培養農民自己的體育指導員,是一個符合實際的做法。尤其要選派鎮干部和村干部參加體育指導員培訓,不斷擴大社會體育指導員在鄉村中的覆蓋面,保證農民體育活動的科學化、制度化、經常化、生活化。
2.3積極建設體育設施,合理利用體育資源
針對臨汾市體育設施落后的局面,鄉鎮和村委會要積極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通過自籌資金、集資、贊助、政府扶持等渠道,加大對村級體育設施和場地的建設規劃力度,并實現體育資源利用最大化[7]。臨汾市東西兩山,煤炭資源豐富,企業眾多,各鄉村要充分利用這一條件,調動社會各方面參與興辦農民體育事業的積極性,多渠道建設體育場地設施,解決農民體育健身設施不足與現有設施利用率不高并存的矛盾。要充分利用中、小學現有的體育設施,在不影響教學的情況下,進行農民體育活動。根據臨汾市的地理特點,支持利用荒山、荒坡、廢棄礦山等開發體育產業項目。加大現有體育系統的場館設施向農民開放力度,積極主動爭取教育等部門的支持和配合,打破學校、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體育設施部門所有制,緩解農民體育健身設施不足的矛盾。政府要積極扶持公園、綠地、廣場等地以及農村新建、改建、擴建居民住宅區的地方來建設公共體育設施[8]。努力為農民提供基本的體育場地設施,滿足健身需求。
2.4因地制宜的開展農民喜聞樂見的體育項目
臨汾市地理環境復雜、風俗習慣不同,因地制宜的開展各種體育活動是搞好農村體育活動的前提。要不斷創新農民健身活動模式,實施農民健身活動品牌戰略,結合“山、水、人、文”做好文章,彰顯特色。將臨汾市的“威風鑼鼓、踩高蹺、扭秧歌、舞龍舞獅、花鼓”等傳統體育項目與農村體育結合起來進行改造和發展,形成農民喜聞樂見的體育項目。同時在有條件的地區要普及現代體育運動項目。對于老年人,要開展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如“太極拳、健身舞、武術健身操”等。可以以“協會、家庭、個人”為單位進行活動,長抓不懈。同時,加大農村學校體育設施的投資建設和體育活動的力度,使農村學生從小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貫徹到一生當中去。對于東西兩山的農村,許多地方風景優美,要做好“體育旅游”這個新型產業,它既可以使當地農民健身和發展經濟,又可以在搞好體育產業同時,帶動其它體育項目的發展。
農村體育事業是一項宏大而又繁雜的社會系統工程。解決好當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指導農村體育向科學、健康的方向發展,是各級政府和體育工作者所要面臨的一項艱巨而又困難的任務,只有統籌規劃,科學發展,農村體育才會走向文明、健康、休閑、實效、產業化的發展道路。
[1]陳玉忠.新生代農民工的社會階層特征與體育需求[J].體育學刊,2010,11(11):54-57.
[2]趙愛國.試論我國農村地區大力組織開展體育活動的必要性[J].體育文化導刊,2005(6):13-15.
[3]秦椿林.體育健身活動的組織管理[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6):238-252.
[4]董新光.全民健身大視野[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1):181-185.
[5]陳雙,張兆才.我國小城鎮體育研究現狀分析[J].體育科學研究,2008,12(4):54-57.
[6]郭國兵,張新民.山西省農村中小學體育發展現狀的調查[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5,30(4):71-74.
[7]樊炳有.社區體育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7):126-128.
[8]鄭柏武,羅丹.城市綠化帶休閑體育設施的規劃與建設[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1,26(1):27-29.
Research on Problems and Measures of Rural Sports Development in Linfen City
Zhang Yaqiao Li Huimi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650201,China)
After making research on the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activity form, infrastructure,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rural sports work in Linfen city, it found that the current prominent problems are weak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less fund,local organizations lack care, guidance and coordination, poor infrastructure, insufficient recognition on sports. Focus on the problems,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measures of strengthen sports benefits propaganda and farmer’s sports management, complete folk sports organization, strengthen the role of sports coach, construct and reasonable use sports resources, carry out sports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circumstances and so on.
Linfen city;Rural sports;Problems;Measures
0225
A
2095-2813(2015)11(b)-016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2.167
張亞喬(1990—),女,山西臨汾人,在讀碩士。主要從事體育人文社會學方向研究。
李會明(1975—),男,白族,云南鶴慶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體育人文社會學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