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波
(瓊山華僑中學 海南海口 571100)
國際旅游島建設對海南休閑體育產業的SWOT分析①
陳建波
(瓊山華僑中學 海南海口 571100)
2010年1月4日,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海南迎來了重大的發展機遇。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也明確提出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戰略定位,要將海南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海島旅游勝地。隨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推進,海南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也隨著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所以,優化海南休閑體育產業布局、全面提升休閑體育文化、塑造特色品牌,使得海南的休閑體育產業在數量、質量和結構上都能適應國際旅游島的目標要求顯得非常重要。
國際旅游島 休閑體育 體育產業 SWOT分析
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面對這一歷史性機遇的同時,海南休閑體育產業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海南的休閑體育產業如何在數量和質量上滿足迅速發展的旅游市場的需求,適應建設國際旅游島目標要求顯得十分重要。
該文運用SWOT理論分析當前海南休閑體育的現狀,以及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對未來休閑體育產業的要求,并在SWOT分析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和措施,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所需的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戰略提供參考建議。
1.1休閑體育產業發展優勢分析(S)
1.1.1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有利于拉動海南經濟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休閑體育產業也開始登上社會的舞臺,成為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所以,海南發展休閑體育產業,不僅能夠愉悅人們的生活,解決民眾的亞健康問題,而且可以刺激消費,拉動海南經濟的發展。
1.1.2海南具有得天獨厚的氣候和自然資源以及區位優勢
充分利用海南的氣候環境、自然資源及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獨具特色的休閑體育產業。冬天,我國大部分省區就處于冰天雪地的狀態,除了冰上項目,很多室外開展的體育項目基本暫停,而海南島陽光明媚,這些都為發展冬訓產業提供了有利條件。目前,該省在盈濱島等地區開發了足球冬訓產業基地;在海口、三亞建立帆船冬訓產業基地;在海口、文昌建立沙灘排球冬訓產業基地;在五指山市建立舉重冬訓產業基地。海南不僅擁有海洋資源,還有優美的環境,可以利用這些優勢條件發展海南特色的體育產業。可以發展海洋型體育產業,如:帆船、游艇等;可以發展健身型體育產業,如:登山;也可以發展傳統型體育產業,例如:排球等。
1.2休閑體育產業發展劣勢分析(W)
1.2.1人才缺乏
隨著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推進,海南休閑體育產業急需要一支與之配套的具有國際管理水平、熟悉國際休閑體育產業行規的管理隊伍。當前,該省休閑體育產業專業人才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難滿足目前發展休閑體育產業的需要。同時,由于體育人才鏈條具有封閉性,其他專業人才難以進入,再加上該省、甚至我國專業體育人才的培養機構較少,人才缺乏成為制約該省休閑體育產業發展的瓶頸之一。
1.2.2經營觀念落后
對于社會發展而言,改革是一條重要的有效的途徑,對于休閑體育產業發展也同樣需要進行產業觀念的改革和制度的創新。如何才能從根本上進行改革又是一種重中之重的問題。同時,我國由于受計劃經濟的長期影響,人們對體育產業的認識還是存在一定的偏差,始終認為體育產業是一種事業性、公益性的類型,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們對投資于休閑體育產業的激情,妨礙該省休閑體育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1.3休閑體育產業發展機會分析(O)
1.3.1海南交通事業的發展
在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目標的推動下,海南交通事業蓬勃發展。2010年11月底,海南東環鐵路開通運營,它的開通使得人流、物流在海島東部流通的時空大大縮短,使得各市縣、各地區之間更加接近,流動更加頻繁、聯系更加緊密,經濟活動更加便利。提升海南交通基礎條件,滿足島內和進出島旅客不同層次的需求,對促進改善海南的投資環境、促進海南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意義重大。
1.3.2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提出
海南省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中明確提到:積極發展體育健身業,舉辦有海南特色的體育賽事,培育體育健身市場。大力發展潛水、帆船、帆板、沖浪、垂釣、沙灘排球、沙灘足球等濱海運動項目和自行車、登山、漂流、野外拓展等戶外運動項目。通過商業運作機制,建設一批體育訓練基地和冬訓基地,吸引各類運動隊和俱樂部來海南訓練和比賽。加快建設三亞奧林匹克灣、海口五源河文化體育中心等項目。大力引進國內外大型賽事活動,舉辦好公路自行車、沙灘排球等賽事,培育一批體育賽事品牌。
1.4休閑體育產業發展威脅分析(T)
廣東省作為我國的一個經濟強省,在發展休閑體育產業的軟硬條件上更具有一些優勢。廣東省體育產業長期以來在全國處于領跑狀態,體育產業產值多年占據全國1/3以上份額。特別是隨著亞運的商機,則為體育產業結構的升級提供契機,另一方面,隨著全國全民健身概念的深入人心,城市白領日益增加的體育消費,也被推到了新的高度。廣州活力天地國際運動名店城,也是華南最大的運動休閑用品商城正式在廣州落戶,開發商利用其作為亞運商業網點的配套項目,展開強大的全球招商攻勢。
2.1“揚長戰略”發揮優勢,打造海南特色休閑體育產業新品牌
2.1.1發揮優勢,做大做強海南體育冬訓基地產業
目前,海南已經開發的體育冬訓產業基地有足球冬訓產業基地、帆船冬訓產業基地、沙灘排球冬訓產業基地、舉重冬訓產業基地。不斷完善現有訓練基地的設施和提供更高要求的服務保障;不斷發掘出新的運動產業基地。如:羽毛球冬訓產業基地、射擊冬訓產業基地、游泳冬訓產業基地等。
2.1.2發揮優勢,打造特色品牌項目
海南的氣候和地理優勢十分有利于發展休閑體育產業。應充分利用好這一優勢資源,發展海南特色的體育產業。可以利用海洋優勢發展特色的海洋型體育產業,附近海域及島嶼發展帆船、潛2.1.3打造重點品牌項目
水、海釣、游艇等休閑體育產業;利用名山獨特條件發展特色的健身探險型體育產業,發展登山、探險、樊巖健身體育產業;可以利用海南優美的環境、獨特的海島氣候發展休閑型體育產業,如:在海邊、湖邊、河邊發展高爾夫球、漂流等休閑體育產業。
打造重點品牌項目,是推進體育產業化經營的有效途徑。所以要求體育相關部門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依托海南的自然優勢、區位優勢,結合體育市場需求,打造出有傳統、有特色、有影響的體育賽事品牌項目。如環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等。依托各種大型政府會議和體育賽事加大對海南休閑體育產業的宣傳力度。如:國際旅游島的建設、博鰲亞洲論壇會議、環島國際大帆船賽、國際斯諾克海南邀請賽等。以會議提高海南體育產業知名度、以賽事提高海南體育產業化水平,促進海南休閑體育產業及相關產業的共同發展。
2.2“補短戰略”改革創新,創造海南休閑體育產業發展新天地
2.2.1轉變經營觀念,產業多元化發展
經營觀念落后,民眾參與度不高是制約海南發展休閑體育產業的一個瓶頸。所以應該轉變經營觀念,充分調動社會的力量。政府部門要深化體育體制改革,引導鼓勵民營企業投資,讓民營經濟在投資發展中參與重要角色;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競爭和發展,參與體育產業經營開發,參與投資體育場館設施建設,努力營造國家、集體和個人共同發展體育產業新局面。
2.2.2加強人才開發,提供強大的人力資源保障
人才是關鍵,為了更好地應對這一挑戰,海南的政府、企業、高校有必要從人力資源規劃的角度,從政府政策、企業人才開發、高校教育投資等方面進行調整。
第一,海南各地方政府要從思想上重視,通過制定有關的政策、完善相關的體制機制等手段保證休閑體育人才的開發。
第二,培訓人才是開發休閑體育專業人才的主要途徑,而企業又是經濟增長的基本要素,所以企業應該成為人才開發的主體。
第三,體育職業院校作為海南休閑體育人才的主要供給來源,對體育專業人才起到關鍵性影響。為此,在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新形勢下,體育職業院校也應該與時俱進,創新教育觀念,調整教育結構,逐步建設集約化和規模化休閑體育人才培訓基地以滿足未來的人才需求。
[1]吳坤雄.對建設國際旅游島的幾點認識[N].海南日報,2007-09-03(12).
[2]王鳳霞,范士林.淺談海南省國際旅游島建設與旅游專業人才教育[J].世界華裔經濟年鑒科學教育家,2009(2).
[3]趙益彬.國際旅游島建設關鍵在人才[J].商場現代化,2009(17):122-123.
[4]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建立海南國際旅游島的框架建議[J].海南金融,2002(4):20-25.
G80-05
A
2095-2813(2015)11(b)-018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2.186
陳建波(1987,3—),男,漢,海南海口人,本科,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