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老年人生活方式對健康長壽的影響研究——以永嘉縣為例
林芬芳朱璇蔣守渭
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杭州310053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期望壽命逐漸延長,老年人的健康問題逐漸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探討健康與長壽的秘訣成為許多學者永恒的研究主題。筆者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方式對永嘉縣93位健康長壽老人(指80歲以上)的生活方式進行深入調查,調查內容主要包括飲食習慣、身體活動情況、睡眠狀況、吸煙飲酒習慣和心理狀態。運用SPSS軟件對調查數據進行整理、統計,分析農村老年人生活方式對健康長壽的影響,探索健康長壽秘訣。
[關鍵詞]生活方式;健康長壽;農村;老年人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人們期望壽命逐漸延長,老年人的健康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張江華等學者(2012)從身體健康狀況、生活習慣、心理狀況、運動情況以及吸煙情況等方面對百位長壽老人的生活方式進行了流行病學調查。他得出結論合理的生活方式是健康長壽的保證,想要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就必須推廣健康的生活方式[1]。世界衛生組織(WHO)曾做過大量研究,提出影響健康長壽的五大因素包括生活方式(60.0%),社會因素(10.0%),氣候環境(7.0%),醫療條件(8.0%),遺傳因素(15.0%),由此可見生活方式對健康長壽具有重大的影響。溫州市永嘉縣作為浙江省首個“中國長壽之鄉”,是目前浙江省擁有百歲老人最多的縣。因此,筆者通過對永嘉縣93位健康長壽老人(指80歲以上)的生活方式進行深入調查,以此來探討健康長壽的影響因素。
1.1調查對象
以楓林鎮和巖頭鎮健康長壽老人(指80歲以上)為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問卷93份,其中男55例,女38例;年齡范圍為80~104歲,90歲以上占27%。訪談對象25例(90歲以上),包括3例百歲老人。
1.2方法
制定問卷調查表和訪談提綱,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對老年人生活方式進行調查,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健康狀況、膳食、運動、吸煙飲酒以及心理狀況。
2.1健康狀況
進入老年期以后,人體組織結構老化,各器官功能逐步出現障礙,身體健康狀況大不如前,但其中許多慢性疾病都是一種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多的退行性疾病。調查中68.8%的老年人患有不同類型的慢性疾病,其中以高血壓、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疾病為主,大部分老人還表現出耳背,老花眼、白內障等眼部疾病。雖然患有慢性疾病,但61.3%的老年人仍認為自己身體健康狀況較好,他們心態良好,樂觀地看待疾病與死亡,平靜地接受衰老帶來的一系列退行性疾病。
2.2飲食習慣
姜華(2014)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的百歲老人三餐都很有規律,葷素有度,定時定量,咸淡適宜,且大都吃到七八分飽,合理膳食造就了老年人的健康長壽之道[2]。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老年人就餐時間都比較規律,他們早餐時間是在5:30~7:00,午餐時間在10:30~12:00,晚餐時間在16:30~18:00。根據老年人早睡早起的作息規律,老年人用餐時間較年輕人而言會提早一點。由于老年人腸胃消化功能已大不如年輕人,睡前吃夜宵會增加腸胃負擔,危害健康,因此建議老年人睡前不宜吃得過飽。此外,合理的飲食習慣除了就餐時間規律外,還要充分考慮飲食口味和營養搭配,調查對象中51.6%的老人日常飲食中葷素搭配都比較合理,大部分老人口味都比較清淡,很少吃煎炸油炸高熱量食物和辛辣的食物。但是調查發現農村老年人普遍會自己腌制咸菜,大量研究表明腌制品中含有大量亞硝酸鹽,對身體危害極大,因此并不提倡食用腌制品。科學研究表明,老人想要身體健康,應該注意食物種類的多樣性,這樣人體所需的營養素才能齊全。
2.3生活方式
2.3.1身體活動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對于65歲及以上的成人,身體活動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休閑娛樂活動、步行、工作以及家務勞動等[3]。調查對象均為80歲以上老年人,由于身體條件的限制,大部分老年人的身體活動主要為交通往來(如步行或散步)、家務勞動、日常生活中的休閑時間活動。全部老人每日身體活動時間都達0.5小時以上,達到每周至少210分鐘以上身體活動的目標。
2.3.2睡眠狀況
隨著年齡的增大,老年人所患慢性疾病也不斷增多,疾病不僅造成老年人身心的痛苦,導致老年人睡眠質量下降。調查對象中有60.2%的老人表示自己的睡眠狀況較好,39.8%的老人認為自己睡眠狀況一般或差。盡管老年人夜間睡眠質量大不如前,但事實上他們每天的睡眠時間并沒有減少,許多老人都會選擇在中午睡個午覺,將晚上少睡的時間“補回來”。
2.3.3吸煙飲酒情況
調查對象中有20.4%的老人會吸煙,而且都是男性,有一些老人表示自己年輕時抽煙,但隨著年齡的增大,他們逐漸認識到吸煙的危害性因此現在已經成功戒煙。值得關注的是,調查發現巖頭鎮許多老人還會自己種植、制作并吸食土煙,有一位老人表示自己從年輕開始就一直抽自己做的土煙。種植煙草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非常普遍,但現在已經逐漸淘汰,雖然沒有研究表明吸食土煙對身體健康有極大危害,但筆者仍不提倡吸食土煙。21.5%的老人在日常生活中會飲酒,主要為男性,他們大部分都是喝白酒和自家釀的米酒,也有一些老人會喝點藥酒調理身體,養生保健。他們每日攝酒量大部分都在50ML左右,均在健康飲酒范圍之內。
2.4心理狀況
86.0%的老人對自己現在的生活感覺非常滿意,一方面是由于他們子女較多,大部分都在5個以上,子女十分孝順,時常會來看望他們。許多老人家里甚至已經是四世同堂,子女孝順,老有所養,盡享合家歡樂。另一方面,老人自身性格比較開朗隨和,鄰里關系和睦,人際關系和諧。同時他們的心態都比較樂觀,對疾病和死亡坦然接受,不會患得患失,憂心忡忡。現代醫學也發現,人類許多疾病都與心理狀況有關,緊張、憤怒、悲觀等不良情緒容易破壞人體免疫系統,尤其是對老年人影響更大,易導致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疾病[4]。因此老年人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顯得格外重要。
通過對永嘉縣93位健康長壽老人生活方式的調查研究,總結出以下幾點健康長壽的秘訣:
3.1合理膳食
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遵守“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的原則;不暴飲暴食,每餐7分飽,晚餐也不宜吃得太晚,在下午6時左右完成為宜,這樣有助于老年人腸胃消化,營養充分吸收又不會發胖引發高血脂;睡前不宜吃得過飽,否則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加重腸胃負擔;飲食要葷素搭配,咸淡適中,保證營養均衡。另外,老人不宜吃得過于清淡,應該適當吃點肉補充蛋白質和脂肪,以滿足身體代謝的需要,首選為魚肉和雞肉。
3.2適量的身體活動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不用劇烈運動但是要保持每天0.5小時以上的運動量,可以選擇散步,家務勞動和種花草等休閑活動。愛勞動、愛運動在長壽的后天因素中起重要作用,適當運動可以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從而達到益壽延年的目的。
3.3充足的睡眠
科學研究表明老年人10點以前入睡,早上6點以前起床為佳,這樣有利于身體機能和細胞修復,自我調節,充足的睡眠是健康長壽的重要保證。
3.4戒煙限酒
吸煙不僅使人成癮,還會引發高血壓、冠心病,引起肺癌等多種疾病,堅決杜絕煙草,要從年輕人開始做起,因此要加強對年輕一代的教育與引導。如若戒煙較困難,可以慢慢減少吸煙量或者借助煙草代替物直至完全戒除。酒可適量飲用,但切忌過量飲酒,過量飲酒容易傷肝。此外,還應該有選擇的飲酒,注意不要喝高度烈性酒,低度白酒、藥酒、水果酒(如葡萄酒、楊梅酒)等要有節制。
3.5心態平衡
人到晚年要做到心胸開闊,修身養性,培養良好的性格,不發脾氣,少與人發生爭執;要平靜樂觀地看待疾病與死亡,不患得患失,不杞人憂天,樹立正確的生死觀。此外,還要積極搞好各種人際關系,包括夫妻關系,上下輩關系和鄰里關系,和睦的人際關系是老人健康長壽的重要因素。
參考文獻
[1]張江華,劉昆,王景新.生活方式與健康長壽相關性研究——文登長壽之鄉百位健康長壽老人流行病學調查[J].臨床薈萃,2012,27(12):1083-1085
[2]姜華.山東省乳山市百歲老人長壽因素調查與分析[D].山東:山東大學,2012.53-68張玉琪.老年人的心理與健康[J].中外醫學研究,2010,8(26):194-195
[3]劉麗芳,曹璐.亞洲國家不同人群身體活動現狀分析[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119-123
[4]王成德.健康的基石:心理平衡及其策略[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1):104-108
本文系2015年浙江中醫藥大學“學生科研基金項目”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