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S公司安全文化理念的提煉和貫徹
趙銅飛
中陜核工業集團公司陜西西安710100
[摘要]本文研究的S公司是一家煤炭生產企業,在控制和防范煤礦事故時,比起技術和生產設置,安全文化發揮的作用更明顯。企業只有做好安全文化建設工作,才能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安全文化理念是安全文化建設的出發點,本文探討了S公司安全理念的提煉和貫徹,對企業安全生產提供幫助。
安全理念文化是安全文化建設的核心層,也是安全理念文化建設中最務虛的部分,因此必須把這一步驟放在第一步進行。思想是人類所具有的、獨特的意識,也是區別于動物的根本特征,在一切行為活動中,思想具有先決性的特點。從理論上講,人們先有正確的思想,然后才有正確的行動。理念是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的思想活動的外在體現。安全理念是人們以什么樣的安全價值取向、什么樣安全觀點和態度去面對安全問題。正是基于,理念對行為活動的先決性、指導性的特點,通常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常常把安全理念提煉和貫徹作為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
作為一家大型資源生產企業,S公司非常重視安全文化建設。結合企業目前的安全狀況、地質條件、安全管理歷史、裝備配備等,本文提煉出安全文化理念,可以表述為“生命無價,安全第一;“無人則安”以及“零事故生產”,具體含義如下:
(1)“生命無價,安全第一”
“生命無價,安全為天”這一理念是對人的生命的認識,突出了生命權這一最基本的人權,強調了S公司最基本的價值觀就是以人為本,保障職工的安全權益。生命對于每個人只有一次,尊重生命、珍愛生命,構筑強力有效地安全體系是生產經營的本質需要和必然要求,只有在職工的生命安全得到切實保證的情況下,企業才能持續、健康、和諧地發展。
(2)“無人則安”
“無人則安”是S公司一個創造性的安全文化理念,主要是指通過運用新技術、新工藝,簡化系統,最大限度地減少作業人員或者不用人,則安全保障系數自然得到提高。另外,“無人則安”也提醒著每一個員工,井下只要有人就是危險的,因此在從進入礦井的那一刻起,就要始終關注安全。
(3)“零事故生產”
“零事故生產”體現了超前預控的思想。大的事故往往是由小的事故而來,控制了每一次微小的事故,則可避免重傷、重殘、死亡等惡性重大事故。美國安全管理學家海因里西通過分析工傷事故的發生概率后,提出了“海因里西安全法則”:即在一件重大災害的背后,有29件輕度傷害,還有300件有驚無險的體驗。可見,超前預控、關注細節是保障安全生產的重要因素。
S公司安全文化理念的貫徹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開展大討論活動,找差距,曬不足。
即在全體職工開展倡樹安全理念大討論活動。分為組織學習、自查自糾、征求意見和整改提高等四個環節,每個環節15天,共60天。如討論效果不好,四個環節可重復再進行。
1)組織學習。組織全體職工學習國家安全生產方面的法律法規、公司關于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公司提煉出來的安全文化的理念體系,觀看安全教育電視光盤,學習公司編印出來的《安全文化案例故事集》。在學習階段,要做好宣傳氛圍的營造工作,在公司辦公區、兩個煤礦施工現場張貼安全理念、安全標語口號等。
2)自查自糾。通過學習,認真查擺自己在安全理念方面與公司的要求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要求每名員工撰寫不少于1000字的自查報告。
3)征求意見。征求同事、領導對自身在安全知識、安全意識、安全技能、安全經驗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每人發放征求意見表15份,要求每個人至少征求不少于10人的意見和建議。
4)整改提高。通過前述環節查找出的問題,撰寫整改報告,認真撰寫自身在安全知識增進、安全意識加強、安全技能提升、安全經驗培育方面的具體措施。
第二階段:開展宣講活動,倡樹公司安全理念。
開展宣講活動,是宣傳貫徹公司安全理念的重要手段,是將公司安全理念傳輸到員工心中的重要措施。通過宣講活動,使員工了解、理解、熟知公司的安全宗旨、安全使命、安全愿景、安全價值觀、安全標語口號,重視安全工作對于生命安康、家庭幸福的重要意義,逐步認同并內化企業安全理念。
公司建立安全職業培訓師隊伍,培訓師深入各項目部、深入施工一線,對各層次人員進行安全理念的傳輸、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的培訓,提高全員的安全水平。
第三階段:設立“樹安全理念論壇”、相互學習提高。
大討論活動和宣講活動持續一段時間后,各分公司、項目部員工的安全理念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安全理念灌輸比較好的項目部和分公司脫穎而出,此時要不失時機地設立“樹安全理念論壇”。通過交流各單位開展樹理念好的經驗和做法,達到相互學習、共同提高之目的。
大討論活動(60天)、宣講活動(60天)之后,經驗交流活動不少于60天。在這60天內要以每10天召開一次論壇的頻率進行,形成各單位力爭上游、人人爭相介紹經驗的良好局面。
此外,還應該發揮群體在企業文化理念貫徹中的積極作用。群體為了實現某一目標,由一些個體構成的集合體。在企業組織當中,有許多群體,這些群體的行為對企業安全和精神風貌的體現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在建設安全文化時,必須要依賴于群體的行為。企業可以采取一些激勵方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提高他們的素質水平,引導他們將自己的工作目標和企業的目標結合起來,確保他們能夠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要求,使各項工作獲得安全保障。
許多事實證實,群體可以讓當中的成員感受到較大的壓力,成員受到壓力后,他們的行為才能更加規范,才能達到群體標準的要求,群體行為重在氛圍營造和相互影響,在一個組織中(比如班組),如果有比較好的安全氛圍、比較優秀的安全文化,員工的安全意識都比較好,新進入的員工自然而然就會很快融入這個環境,并逐漸接受、認可這種安全文化,從而達到群體安全行為的一致性。
S公司可以通過野外拓展訓練、體育競賽、娛樂的活動,提高員工的群體意識和團隊精神,從而實現組織由個體向群體,團體向團隊的轉變,以團體行為引領個體行為,以團隊精神引領員工群體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