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躍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 哈爾濱 150018
?
數字圖書館的發展探析
張躍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 哈爾濱 150018
[摘要]在全世界都步入數字信息化時代的今天,一直主要以紙質資源為信息儲存和傳遞的傳統圖書館不可避免的與數字化產生各種各樣的聯系。作為數字信息時代的新興產物——數字圖書館,是本文主要探討的內容。文章首先簡要介紹了數字圖書館的孕育產生,發展現狀并探究了在數字信息時代仍制約快速發展的一些因素,然后對數字圖書館未來發展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討,筆者認為隨著數字信息科技的發展,數字圖書館將會對圖書館產業的未來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數字圖書館;數字資源;圖書館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科技的日益發展,圖書館人就慢慢知道了圖書館作為實現一定社會職能的“制度設計”,并不需要將自己的命運與某種具有歷史性的知識載體——紙質圖書來進行捆綁,電子文獻與各種數字化的信息數據都可以作為圖書館的儲存對象,圖書館甚至可以與載體無關,只和內容有關。這種認識讓圖書館人看到“數字圖書館”必將在未來成為圖書館的一種主要存在模式。
在網絡時代信息資源的產生、整合、傳播交流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打破時空以及傳播介質的束縛來獲取各類信息資源成為人們主要的需求目標,而傳統的以紙質媒介為主要載體的圖書館已無法滿足時代的需求。圖書館作為信息的傳播機構,為資源和用戶之間構建交互的橋梁,擴大信息覆蓋和資源共享范圍是圖書館實現信息傳播和交流的主要目的。在這樣的需求環境下,擁有大量的數字化館藏資源,符合用戶需求的數字圖書館出現了。從中國國家數字圖書館工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正式啟動至今,歷經十幾年的建設,我國的數字圖書館建設已初具規模,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制約其發展的負面因素。
1.數字閱讀服務存在的問題
網絡信息時代數字圖書館的閱讀服務就是讓讀者不再受傳統紙媒圖書的獲取、攜帶和存放不便的限制,在任何需要的時間和空間完成知識信息的搜集整理和獲取,能夠交互地滿足用戶最大化的知識需求。傳統文獻資源的交互方式明顯已經不再適用于網絡信息時代,面對如此眾多的信息資源,我們需要按照其各自的屬性特征找到最合理充分的利用途徑。隨著數字技術的普及和數字資源的豐富,讀者也逐漸習慣用數字閱讀取代傳統的紙媒閱讀。然而受服務模式與傳播媒介的制約,這類數字資源的利用效率仍有待提高。造成不足的原因主要包括受制于技術和設備的限制,遠程服務資源有限、服務方式單一;資源格式封閉,擴展性較差;信息資源平臺對用戶的操作技術和檢索技巧熟悉程度要求過高,用戶體驗程度不高;建設數字平臺統籌不夠,各個信息資源平臺之間缺乏聯系和溝通,重復建設問題嚴重;資源服務模式為單向靜態模式,不支持用戶反饋互動等。以上種種使得了相當一部分用戶群陷入不了解、不會用、不能用的窘困局面。
2.對讀者信息需求研究不夠
在網絡信息時代,用戶的需求出現了新的變化,通過網絡上的搜索引擎和web2.0的互動交流成為了人們信息獲取的主要方式。可是,目前我國圖書館學界對用戶的出現的這一新的需求還沒有充分意識到并作出及時的應對。當前,圖書館的服務對象主要針對的是高校、企事業研究單位等傳統的大塊用戶群體,對社會上大量而分散的潛在個人用戶群體的信息需求重視不夠且研究不足;現有的統計調查和信息推送也只針對那些已成為注冊用戶或者是固定的圖書館讀者,那些被忽略的廣大潛在的社會用戶群體對圖書館來說確是極具價值開發和大力推廣的,他們的用戶體驗是需要被關注的。
3.技術困境
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給圖書館的信息化服務方式提供了技術支撐,并將這一服務全方面立體化。如今在我國的圖書館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公共圖書館中,許多全媒體服務的高科技設備投入使用,各類數據庫、知識庫也通過音頻視頻3D投影的方式呈現給用戶。如何利用好信息時代的高新技術,將創新的服務方式和手段讓傳統和新興的資源發揮優勢才是我們面對的技術難題。在對同一需求的服務中共同建構一個立體的信息環境,營造一個全天候、全方位、立體化覆蓋用戶面的信息服務環境,讓用戶全方位感受和體驗服務成果。如何將網絡信息技術和圖書館的服務融合,在全媒體時代創新服務方式,增強用戶體驗,讓數字文獻在現實空間、網絡空間都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傳播,這才是圖書館人真正要思考的技術難題。
1.利用云計算與云存儲技術,構建綜合信息共享平臺
隨著全球網絡化的不斷普及,覆蓋范圍越來越廣,在中國各大城市隨處都可以接收到網絡信號,但人們需要的不是網絡,因為網絡僅是中介,用戶需要的是服務。人們只需要知道網絡上有價值的服務存在與否,能否滿足自身的需求,云計算讓這個需求成為現實。在云上的人們的需求可以得到一一滿足,云在改變服務的形式和各行各業的形態,云使行業合作和交互操作成為現實。
在云上讓數字圖書館的服務變得簡單直接,沒有了龐大的機房設施束縛,真正實現了信息資源的共享。只要連上網絡,每臺計算機都可處理圖書館業務。 國家圖書館可以利用云計算建設大型數據庫,建立國家級的大型數字圖書館,完成對現有數字資源的整合,共享,并統一文獻信息資源及技術的標準和格式,提高數字資源的利用率,為各地方數字圖書館提供信息資源和技術平臺。最終讓我國的圖書館在云計算技術和設備支撐中實現信息交互、資源共享。使讀者可以通過網絡把信息傳遞變得更容易,使用戶獲取信息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阻隔;讓信息的傳播通過網絡及時充分地滿足人類對知識信息的各類需求。
2.創建移動數字圖書館
在互聯網、移動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移動圖書館向前推動了數字圖書館建設的步伐,同時也開啟了知識傳播的新紀元。網絡技術可以讓圖書館在不久的的將來都變成可移動的,每一位讀者通過一個移動的數字終端在移動的數字圖書館上實現互動。一切出版和共享的資源都匯集在數字圖書館,并通過數字圖書館再向更廣的范圍傳播。作為資源的傳播中介,數字圖書館為每一個尋找資源的用戶服務,同時為數據資源尋找潛在的用戶。移動數字圖書館就是在未來圖書館提供服務最基礎最普遍的形式。
傳統圖書館在讀者服務、信息查詢、參考咨詢以及帶有各館特色的個性化服務中都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這些服務經驗和模式同樣可以繼續在移動數字圖書館中發揮作用,并拓展到用戶的移動終端中去,實現圖書館服務的現代化和多元化。隨著3G技術的發展和普及,開展數字圖書館的移動服務的條件愈加成熟,國內外的許多圖書館都開設了移動服務。美國、歐洲、韓國、日本等地區和國家的圖書館都相繼推出移動服務,包括通報信息、查詢檢索、在線閱讀及資料下載和個性化定制服務等等。在移動設備終端飛速發展的的趨勢下,一些專家提出了移動圖書館的系統構架構想,倡導以一種打破時空限制,集數字化、人性化、智能化為一體的新服務方式“任何用戶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可以用任何方式獲取任何圖書館的任何信息資源”,致力于向讀者提供移動資源以及服務。
對于同樣的信息資料,每個人都有各不相同的獨特角度去切入,切入角度不同,需求也不盡相同。在信息時代,只憑信息檢索、傳播的單一服務模式已難滿足讀者對現代圖書館的需求。數字圖書館要拓寬視野,擴大信息資源搜集的范圍和內容,不能僅拘泥于紙媒時代如傳統圖書館
一般單單收藏現成的紙質文獻出版物。為此,數字圖書館須適應變化,將主要精力著眼于信息的搜集和整理,通過數字化、網絡化的服務方式,分析用戶信息需求,建立面向讀者需求的服務機制,主動出擊,探尋資源,分類整理向有潛在需求的讀者進行個性化的信息推送。建立移動服務對于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都有很大的作用。讀者可以在無線網絡環境下通過手機、掌上電腦等便攜的移動設備終端完成圖書證、讀者證的網上辦理與掛失,圖書到期提醒、圖書預約、續借等服務,大大的節省了人力物力并提高工作效率。圖書館的傳統服務項目同樣可以在移動圖書館上開展,書目查詢、圖書到館提醒與新書推薦等服務。圖書館還可以通過讀者留言和在線客服了解讀者反饋的信息,及時有效地幫助讀者進行溝通和問題解答。公共圖書館可以在移動平臺上開展名家論壇、在線講座等服務,高校圖書館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在移動圖書館上建立特色服務平臺,讓學校老師和學生交互、學生和學生交互、信息資料和老師、學生交互等,整合建立圖書館特有的文獻資源和師生的關系網絡,發揮在校的每一位師生的個體作用,讓每一位老師和學生掌握和創造自己的信息。隨著移動圖書館服務理念的逐步踐行,讀者可以在未來隨時隨地的體驗高科技產物帶來的現代化的圖書館服務成果,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圖書館貼身服務。
圖書館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而產生,其最大的功能在于連接著過去和未來,延續每一代人獲得的知識和經驗。數字圖書館能進一步打破時空限制解決人類信息資源獲取不平衡的問題,然而面對數字化時代所帶來的紛繁復雜的無限挑戰,數字圖書館遠未抓住發展機遇。當代的信息傳播交互途徑使得信息制造不再是單純的多種媒介載體形式的簡單疊加,而是要充分思考如何為資源找到最適合的用戶并以最直接便捷有效的方式傳遞并刺激用戶的感官系統,激發用戶潛在的互動意識,讓潛在用戶能夠主動積極地加入到信息互動交流和傳播的過程中,形成信息的立體式交互流動。數據共享使得所有人都位于同一起跑線,每個有想法、想創新的個體都能進行各種試驗,而圖書館員更應參與其中。數字信息化讓傳統出版商角色轉變、使得網絡引擎的大量出現,傳統圖書館以往的信息知識為主體的服務方式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要想不被日新月異的技術革新所淘汰,就要主動求變,不斷完善自我,緊跟時代的步伐,從自身做起提高服務質量和創新服務意識,樹立圖書館信息門戶的主體地位,實現數字化的圖書館在數字信息時代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程煥文,潘燕桃.信息資源共享.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6.
[2]黃幼菲.新媒體時代的思考:網絡媒介與手機媒介知識信息服務在圖書館的應用.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0.10
[3]程煥文.關于第三代圖書館的幾點思考.上海:第三代圖書館建設與發展研討會,2010.7
[4]劉煒,周德明.從被顛覆的顛覆者:未來十年圖書館技術應用趨勢前瞻.圖書館雜志,2015.1
[5]李曉巖.全媒體時代圖書館創新服務途徑研究.情報資料工作,2011.5
張躍(1982-),男,黑龍江哈爾濱人,圖書館員(中級),碩士,從事圖書資料研究。
社會觀察|SOCIAL OBSERVATION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