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捷 吳慶東
適應新常態 堅持三創新四川銀協村鎮銀行工委致力打造農村金融新高地
馬捷 吳慶東
成立于2011年10月的四川省銀行業協會村鎮銀行工作委員會,堅持以促進村鎮銀行穩健持續發展為宗旨,遵循《四川省銀行業協會村鎮銀行工作委員會工作規則》,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創新驅動,真抓實干,認真組織開展對全省村鎮銀行在自律、維權、協調、服務等方面的工作,積極引導四川村鎮銀行業各機構加快改革,完善管理,不斷創新,切實服務三農,在深入實施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推進統籌城鄉、城鄉一體化建設,壯大縣域經濟的進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并創取了輝煌業績。
8年間,全省村鎮銀行吸收的存款集中用于支持所在縣域經濟發展。累計發放各項貸款818.62億元,其中農戶貸款6.96萬戶、312.45億元,小微企業貸款1.45萬戶、444.36億元,兩項合計占比達92.70%;累計繳納各項稅費8.73億元,其中企業稅(含營業稅、企業所得稅)8.16億元,代繳個人所得稅0.57億元;直接吸納員工3206人,間接支持所在地85.29萬人就業和創業。
四川省銀行業協會村鎮銀行工作委員會成立以后,積極探索全省村鎮銀行發展新模式,不斷完善對委員單位的服務手段和工作途徑,依托協會內設機構——自律工作部,積極發揮常委會辦公室職能,有計劃地組織開展各項工作,充分發揮常委會在自律、維權、協調、服務等方面的作用,推動委員單位在規范服務、人員培訓和信息交流方面的建設和發展。2013年4月以來,常委會進一步明確辦公室工作職責,密切與轄內村鎮銀行的溝通聯絡,建立和完善全省村鎮銀行基礎情況臺賬,建立與四川銀監局的信息溝通機制,通過人力、資源的有效配置,加強村鎮銀行協調服務的工作力量,工作機制進一步健全,工作基礎進一步夯實,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常委會在村鎮銀行中的引導作用日益顯現。
——強化行業自律,助推依法合規經營。2011年10月,常委會組織委員會成員單位簽訂了《中國銀行業存款業務自律公約》《中國銀行業個人住房貸款業務自律公約》《中國銀行業公平對待消費者自律公約》《中國銀行業自律公約》等多項行業公約。從行業自律的角度,促進委員會成員單位樹立自律意識,做到合規經營,科學發展,反對違規行為,共同抵制行業內不正當競爭,較好地維護了合理有序、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2012年3月,辦公室還積極配合四川銀監局開展村鎮銀行行業自律檢查,對部分村鎮銀行公約、行業標準的貫徹落實情況積極開展后評價工作,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辦公室要求有關單位認真整改,促進了委員會成員單位依法合規經營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提升服務水平,助推文明規范服務。2012年至2014年,常委會充分利用中國銀行業協會開展“千佳文明規范服務示范單位評選活動”和川銀協“四川銀行業百家文明規范服務示范單位評選活動”的契機,積極組織委員單位按照評選標準,幫助委員單位加強在服務環境管理、功能建設、信息管理、大堂管理、柜面服務、員工管理、制度規范建設、經營業績、消費者權益保護及社會責任履行、服務文化培育等十大服務工作方面的提升,助推委員單位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2014年6月,儀隴惠民村鎮銀行、什邡思源村鎮銀行、仁壽民富村鎮銀行、綿竹浦發村鎮銀行、瀘縣元通村鎮銀行、西昌金信村鎮銀行、樂山昆侖村鎮銀行、自貢農商村鎮銀行、廣安恒豐村鎮銀行等9家村鎮銀行被評選為“四川銀行業百家文明規范服務示范單位”。2013年4月和2014年5月,常委會還組織委員單位積極參與中國銀行業協會組織的“服務小微企業和服務三農各二十佳金融產品評選活動”,分別將北川縣富民村鎮銀行的 “富民農貸通”、內江興隆村鎮銀行的“興農貸”、仁壽富民村鎮銀行的“牧瑞通”、西昌金信村鎮銀行的“運輸寶”、儀隴惠民村鎮銀行的“惠民社社通”、資陽民生村鎮銀行的“核心企業擔保貸款”等支農支小產品向中國銀行業協會作了重點推薦。通過這些活動,以典型引路,有效地推動委員單位加強文明服務規范建設,樹立村鎮銀行文明優質服務的示范典型,進一步帶動全省村鎮銀行服務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2013年四川村鎮銀行工作經驗交流會現場
——維護會員權益,搭建維權平臺。常委會積極幫助委員單位構建維權工作機制,一是搭建村鎮銀行法律顧問服務平臺,推動儀隴惠民村鎮銀行進入川銀協法律工作委員會常委單位,法學界知名專家向委員會成員單位提供法律顧問服務。二是建立“抱團維權”工作機制,積極尋求省司法廳、省高院、市中院、市仲裁委、省律師協會的支持。在跟蹤典型企業的債權處置工作過程中,維護委員單位的合法權益,為委員單位搭建依法維權的社會平臺,為村鎮銀行面臨的信用風險和法律風險提供預防和化解的有效途徑。
——開展業務培訓,幫助村鎮銀行提高員工素質。開展業務培訓是本屆常委會重點工作內容之一,2012年以來積極組織村鎮銀行員工開展各類業務培訓及技能競賽。一是2012年3月,組織開展了黃金交易員、文明規范服務、法律知識等專題培訓,幫助委員單位員工提升業務知識和技能。二是2012年4月,舉辦村鎮銀行監管及法律知識培訓班,并邀請四川銀監局、成都仲裁院、西南財經大學有關專家學者進行授課,幫助村鎮銀行提高風險防控能力,促進審慎合規經營。三是2012年12月,會同四川銀監局聯合主辦全省城市商業銀行、村鎮銀行第二屆小企業客戶經理技能競賽,受到了中小企業的好評。四是2013年10月,組織全省29家村鎮銀行員工參加川銀協舉辦的兩期 “風險管理”“公司貸款”從業資格認證考試的考前培訓,積極推動村鎮銀行專業人員隊伍建設,提高員工從業資格認證考試的效果。五是分別于2013年11月、2014年5月,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和優秀客戶經理,對全省38家村鎮銀行的179人次客戶經理開展為期一天的免費業務培訓。六是2014年10月,組織24家村鎮銀行的29名零售業務負責人參加川銀協舉辦的“利率市場化下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發展轉型”培訓,幫助委員單位更好地應對利率市場化的各種挑戰,促進穩健經營和健康發展。七是3年來,組織委員單位參加川銀協在綿陽、樂山、南充、自貢、成都等地市舉辦的7期“四川銀行業大堂經理培訓班”,進一步提升委員單位大堂經理的服務水平。這些培訓工作,得到監管部門的重視和支持,得到委員單位的積極響應,培訓工作準備充分,針對性較強,師資水平高,課程設計合理,其培訓效果獲得學員普遍認可。通過這些活動,為委員單位員工提供學習機會,搭建相互交流的平臺,幫助委員單位員工進一步提升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

四川省銀行業協會村鎮銀行工作委員會舉行工作會
——引導社會輿論,營造發展氛圍。一是2012年1月,在川銀協的推動下,常委會與《成都日報》社聯合開展了《扎根成都服務農村 村鎮銀行“春耕”行動》宣傳活動。連續半個月向社會宣傳農村金融服務的創新模式,介紹村鎮銀行的發展成效,展示村鎮銀行在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的貢獻,提升村鎮銀行的社會形象。二是2012年1月以來,常委會與四川銀監局農村中小金融監管二處共同推出了《四川村鎮銀行動態》期刊,先后刊載8期,通過宣講監管政策、展示機構風采、動態報道、調查研究等,為委員單位提供政策宣講、經驗交流、理論研討的信息平臺。三是2014年10月,推選龍泉驛稠州村鎮銀行和內江興隆村鎮銀行作為村鎮銀行代表,參加由四川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舉辦的農村金融分論壇,展示村鎮銀行在服務“三農”和實體經濟中的作用和貢獻。
——開展調查研究。2013年以來,按照四川銀監局的工作要求,常委會加強了對委員單位的工作調研,先后在綿竹市浦發村鎮銀行、什邡思源村鎮銀行、大邑交銀興民村鎮銀行、北川富民村鎮銀行開展調查研究。通過調研,掌握了村鎮銀行穩健發展的總體經營態勢,全省村鎮銀行不斷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加強合規管理,堅持“以農為本”的市場定位,規模效益持續增長,主要經營指標符合監管要求,各類風險得到有效控制。提出村鎮銀行經營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倡村鎮銀行定位要立足于“三農”這個基礎;把握和踐行“創新”這個要義;以依靠地方政府為支柱;以強化隊伍建設為手段;以爭取母行支持為途徑,肩負社會責任,堅持市場法則,不斷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新成效。這些調研成果,川銀協還通過正式文件、信息簡報等多種形式,向四川銀監局進行反映,向社會進行呼吁,努力為村鎮銀行贏得發展支持。
——開展經驗交流。2013年9月,常委會組織召開全省村鎮銀行2013年工作經驗交流會,安排三家村鎮銀行進行工作經驗交流發言,委員單位之間相互交流工作情況,共享成功的經驗,相互借鑒學習。與會人員還圍繞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開展討論,提出幫助和支持委員會成員單位改善經營環境、贏得政策支持、促進健康發展的意見和建議,相關內容以《會議紀要》的形式向四川銀監局進行了匯報反映,得到四川銀監局的重視,并在《四川銀行業》第五期上進行刊載。
——搭建聯動平臺。常委會加強與云南省銀行業協會、貴州省銀行業協會、西藏自治區銀行業協會和重慶市銀行業協會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搭建西南地區銀行業協會服務村鎮銀行的聯動工作平臺。2014年5月14日,召開“西南地區銀行業協會服務村鎮銀行聯動工作座談會”,討論通過《西南地區銀行業協會服務村鎮銀行聯動工作方案》,達成以下共識:一是建立聯動會議制度,明確了會議內容、會議時間、會議方式和參會要求。二是開展多種形式的調研合作,明確了調研任務,合作方式和調研成果運用方式。三是建立溝通交流平臺,開展宣傳信息統計,加強信息反饋,開展經驗交流。四是開展員工培訓合作,因地制宜地制定培訓規劃,開展培訓信息統計,交流培訓經驗,共享培訓資源。五是推動評先創優,開展評選合作,按照《全國村鎮銀行評先創優評選方案》,積極組織本地區村鎮銀行參選。
(作者單位:四川省銀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