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天智馮光連邱春燕
延續護理在初產婦產褥期的應用及效果分析
郭天智①馮光連①邱春燕①
目的:探討延續護理用于初產婦產褥期的效果,提高初產婦的新生兒護理技能和母乳喂養率。方法:選擇446例足月產后婦女,對照組用門診復診、出院指導和電話求助的方法,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用延續護理法,即電話隨訪、QQ咨詢、家庭訪視等。結果:(1)實驗組與對照組切口延期愈合、產褥感染、無乳或少乳、乳腺炎、產后便秘、產后抑郁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實驗組與對照組母乳喂養成功率、新生兒護理技能掌握情況比較,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延續護理在初產婦產褥期的應用能減少初產婦并發癥發生率;提高初產婦的新生兒護理技能和母乳喂養率, 促進初產婦及新生兒身體健康。
延續護理; 初產婦; 產褥期
延續護理指由專業醫護人員在居家環境中,向需要連續照顧的患者及家庭提供連續性、綜合性、專業性的健康照護服務[1]。它使醫院的醫療護理服務不再僅僅局限在患者住院過程中,而是延伸到其出院后的繼續治療和康復中[2]。孩子的出生會伴隨大量家務的接踵而來,多數產婦沒有時間去醫療機構接受系統的產后康復和育嬰的知識,盡管之前接受過一些產后護理知識,但面對眾多產后護理問題時,初產婦們因為沒有經驗,常常感到無助和茫然,只有被動接受長輩們傳統的“坐月子”的觀念和護理方法,如產褥期不能沐浴、洗頭,不能開門窗,不能下床,不能吃蔬菜、水果甚至喝水等,而這些行為常常會導致產婦的營養失衡,不僅增加切口愈合不良、產褥感染、便秘等的發生率,還會影響乳汁的分泌,嚴重影響產婦和新生兒的健康。本文探討延續護理用于初產婦產褥期的效果,以提高初產婦的新生兒護理技能和母乳喂養率。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2月本院出院初產婦446例,家庭成員結構相似,均有腹部或會陰切口,無產科合并癥,無不良嗜好,無乳頭凹陷。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186例,年齡23~41歲,平均(29.46±3.87)歲;體重50~75 kg,平均(60.15±3.67)kg;孕周37~41周,平均(39.82±1.43)周;分娩方式:剖宮產101例,自然分娩85例;文化程度:小學3例,初中22例,高中及中專60例,大專38例,本科及以上學歷63例;家庭收入:5000元以下33例,5000~10 000元100例,10 000元以上53例。對照組260例,年齡22~41歲,平均年齡(29.58±3.96)歲;體重51~76 kg,平均(60.20±3.70)kg;孕周37~41周,平均(39.78±1.38)周;分娩方式:剖宮產143例,自然分娩117例;文化程度:小學5例,初中31例,高中及中專83例,大專52例,本科及以上學歷89例;家庭收入:5000元以下44例,5000~10 000元140例,10 000元以上76例。兩組產婦平均年齡、平均體重、平均孕周、分娩方式、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門診復診、出院指導和電話求助,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延續護理服務,延續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 成立服務小組 成立服務小組并由產科護士管理,小組成員包括3名產科護理骨干、2名產科醫生骨干和1名社區工作者。周一至周五下午半天時間進行產后延續護理服務。
1.2.2 服務形式 以電話回訪、QQ咨詢、家庭訪視的形式進行護理服務。每次電話回訪時間5~10 min,1次/d; QQ咨詢由產科“科學坐月子”QQ群的值班醫護人員回答并解決問題;家訪時間30~60 min/次,出院后1周、2周、3周和4周各1次。
1.2.3 家庭訪視內容
1.2.3.1 剖腹產切口護理 一期愈合切口無需特別護理,切口周圍皮下有時可能較硬及輕壓痛,一般可逐漸恢復,必要時可用烤燈照射1~2個療程;有表淺皮損者可用碘酒、酒精消毒傷口;切口表層輕度感染有少許分泌物者,消毒后用雙氧水沖洗,再用碘酒酒精涂抹并用無菌敷貼包扎敷貼;切口感染較重,應及時回醫院診治。
1.2.3.2 會陰側切傷口護理 指導大小便后用溫開水或0.9%溫鹽水清洗會陰;產后1周內如切口內縫線吸收不良,局部出現水腫、硬結、發紅、疼痛,用50%硫酸鎂濕熱敷局部,并早晚各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會陰1次;兩周后傷口仍有紅、腫、痛時,如果惡露基本干凈,可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30 min,1~2次/d,坐浴后用抗生素軟膏外涂。
1.2.3.3 產后促進泌乳,指導乳房護理 繼續灌輸母乳喂養的好處,現場觀察并指出母乳喂養存在的問題和錯誤的觀念,指導正確的從喂養方法,如按需哺乳,奶汁太多吃不完,應每隔2~3 h用吸奶器吸奶1次,將剩余乳汁吸凈,可防止乳汁淤積引發乳腺炎甚至退奶;指導多飲高營養湯水,多食魚肉、多食米、面等谷類食物,保證奶的質量。同時可進食促進泌乳的食品如花生燉豬蹄等,必要時可用針灸或者中藥調理促進泌乳。指導哺乳前按摩乳房,方法為從乳房邊緣向乳頭中心按摩,可促進乳腺管通暢,減少疼痛;乳房腫脹時,指導穿戴合適的具有支托性的乳罩,可減輕乳房充盈時的沉重感[3]。
1.2.3.4 飲食活動指導 指導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適量脂肪和纖維的食物,保證食物新鮮無刺激性,制定一套個性化的產后飲食方案;蔬果最好避免性寒品種,如雪梨、西瓜等;重視產婦飲食對嬰兒營養和消化功能的影響,如海鮮類飲食易引起產婦皮膚過敏或腹瀉,過敏原通過乳汁可引起嬰兒過敏,應謹慎食用;因產褥期體力消耗大,還應注意多飲水;指導產婦適量活動,參與力所能及的家務,做產后健身操。
1.2.3.5 一般觀察和護理 教會觀察傷口、子宮收縮和惡露的情況;摒棄產后不洗澡、不刷牙的陳舊觀念,鼓勵餐后漱口、早晚刷牙、勤洗澡、勤換內衣褲和會陰護墊,穿寬松棉制衣褲。
1.2.3.6 心理疏導 耐心傾聽初產婦和家屬對產后護理方法的疑惑;向家屬講解產后婦女身心的變化,取得家屬的理解,指導家屬給予關懷、支持和鼓勵,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必要時向產婦講解產褥期的心理自我調適方法。
1.2.3.7 新生兒的護理 評估初產婦及家屬在新生兒護理上存在的問題,現場指導新生兒沐浴、臍部護理等,使初產婦及家屬正確掌握新生兒護理技能:教會產婦及家屬嬰兒的盆浴和撫觸手法,洗浴時室溫調至26~28 ℃,水溫40~45 ℃,或以手背試溫較暖即可,同時觀察嬰兒皮膚有無紫紺、斑點、膿皰或黃疸等;洗浴后用75%酒精消毒臍部,觀察臍帶情況,如臍部紅腫或分泌物有臭味,提示臍部感染,應回院復診處理;新生兒的尿布、衣服等要柔軟,平展無褶,以減少對皮膚的刺激,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及時更換尿布,大便后以溫水洗凈臀部和外陰,涂鞣酸軟膏于臀部皮膚,預防尿布疹及臀紅[4]。
1.3 評估方法 產后4周評價:(1)產婦并發癥發生率,包括切口延期愈合、產褥感染、無乳或缺乳、乳腺炎、便秘、抑郁癥;(2)母乳喂養成功率和新生兒護理技能的掌握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將本研究所得數據錄入SPSS 13.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四格表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與對照組切口延期愈合、產褥感染、無乳或少乳、乳腺炎、產后便秘、產后抑郁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與對照組母乳喂養成功率、新生兒護理技能掌握情況比較,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和表2。

表1 兩組并發癥情況比較 例(%)

表2 兩組母乳喂養成功率和新生兒護理技能掌握情況比較 例(%)
初產婦迫切需求產褥期延續性護理,尤其是產褥期育嬰知識和自我護理知識[5]。延續護理服務中心人員通過家庭訪視、QQ聊天和電話咨詢后及時發現和指出問題,加強對產婦的健康教育,使產婦培養健康科學的生活習慣;通過協調均衡營養,使產婦機體抵抗力得到增強;同時要注意病房的通風性,并指導產婦進行有效鍛煉、勤換內褲、會陰清洗等,防止感染的發生[6];通過家訪實地考察,指導切口的正確護理。這些措施,都可減少產褥感染的發生率、促進了切口的愈合。
引起產后便秘的原因有多種:一是飲食調理不當,食品過于燥熱,纖維素食品相對減少;二是產后臥床休息多,活動少,腸蠕動減弱;三是產后內分泌功能、植物神經系統調節功能失調影響腸、胃的吸收和排泄;四是產后會陰切口疼痛影響正常排便[7]。延續護理服務中心人員向產婦及家屬介紹預防產后便秘的正確方法,如蔬果等纖維素的適量攝入,產后適量的活動,緩解會陰疼痛的方法等。并針對每一個產婦的具體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護理計劃。
產婦有足夠乳量是保障母乳喂養成功的關鍵,泌乳所需要的大量能量及新生兒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是通過產婦的飲食攝入來保證的[8]。一方面,延續護理服務人員通過產后訪視讓產婦獲得解決母乳喂養中存在的健康問題的能力,并制定合理的產褥期飲食,提高泌乳量和母乳喂養成功率;另一方面,產后訪視上門服務可了解產婦家屬的支持情況,有針對性地糾正家屬的錯誤觀念和做法,從而為提高純母乳喂養率提供了社會支持[9]。而成功的母乳喂養可避免乳汁的淤積,降低乳腺炎的發生率。
產褥期抑郁癥的發生受社會因素、心理因素及妊娠因素的影響[10]。有研究顯示,一半以上的女性都會隨著孩子的出生經歷一段“產后抑郁期”尤其是當今初產婦[11],多為80、90后的獨生子女,依賴性較強,對各種生活難題心理準備不充分,均會增加心理壓力,此期若觀察護理不當,易形成心理障礙。延續護理中心工作人員通過電話回訪、QQ平臺和定期家訪與初產婦及時溝通,提供產后保健知識和新生兒護理技能;并向家屬講解產后抑郁癥的原因和預防的方法,取得家屬的關愛和鼓勵,使初產婦在提高護理技能的同時增強自信心。周英鳳等[12]報道,初產婦對產后家庭保健知識和信息的掌握可以幫助初產婦有效地應對產后康復及新生兒護理過程中的問題,并能促進心理狀態的良好調適、完善母親角色及新的家庭互動模式的轉變,從而減少了產后抑郁癥的發生;國內有研究證明母乳不足是抑郁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危險度為1.769[13],本研究提高了乳汁分泌量,也能從一定程度上降低抑郁癥的發生率。
總之,延續護理在初產婦產褥期的應用能減少初產婦產褥期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護理技能和母乳喂養率,促進初產婦及新生兒身體健康,是一種值得推廣的產后護理方法。
[1]林菊英.社區護理[M].第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73.
[2]覃桂榮.出院患者延續護理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護理學雜志,2012,27(3):89-91.
[3]鄭修霞.婦產科護理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100.
[4]何仲.婦產科護理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56-59.
[5]黎秋妺,文哲,黃妙然.初產婦產褥期延續護理需求調查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13):164.
[6]段新顏.產婦醫院感染的臨床分析[J].臨床與實踐(增刊),2013,17(增刊):60-61.
[7]李寶瑜,周平.200例產婦產后護理保健體會[J].現代醫院,2005,5(5):60.
[8]鄭修霞.婦產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101.
[9]于秀珍,單麗霞.孕婦母乳喂養健康教育的前后對比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4,12(4):316-317.
[10]樂杰.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231.
[11]胡鴻飛.不同護理模式對預防產后抑郁癥的效果比較[J].齊魯護理雜志(下旬刊),2010,16(15):11-12.
[12]周英鳳,趙杏珍.初產婦產后家庭保健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5,20(22):4-5.
[13]楊云霞.產后抑郁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1(4):235-236.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Analysis of Continuation Care in Unipara in Puerperium
GUO Tian-zhi, FENG Guang-lian, QIU Chun-ya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01):097-10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continue nursing in unipara in puerperium, improve unipara’newborn care skills and breastfeeding rate. Method: 446 postpartum women at term were chosen, the control group accepted a hospital outpatient visit, guidance and call for hel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the continuation of nursing method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including telephone follow-up, QQ consulting, family visits, etc. Result: (1) The delayed healing of incision, less puerperal infection, no milk or milk, mastitis, postpartum constipation,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2) The success rate of breastfeeding, neonatal nursing skills to master the situa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tinuation of care in unipara puerperium can reduce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primipara. Mothers of newborns nursing skills and mother’s milk feeding rate, promote the first-time mothers and newborn health.
Continuation of care; Unipara; Puerperium
10.3969/j.issn.1674-4985.2015.01.034
2014-04-18) (本文編輯:王宇)
①瀘州醫學院附屬醫院 四川 瀘州 646000
郭天智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Luzhou 6460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