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紅仙 杜曉東
1.浙江省常山縣人民醫院婦科,浙江常山324200;2.浙江省麗水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浙江麗水323700
家庭共同參與護理計劃對產婦角色適應、主觀能動性的影響
何紅仙1杜曉東2
1.浙江省常山縣人民醫院婦科,浙江常山324200;2.浙江省麗水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浙江麗水323700
目的探討家庭共同參與護理計劃對產婦角色適應、主觀能動性的影響。方法將200例初產婦隨機分為觀察組100例和對照組100例,對照組由護士實施護理計劃,觀察組實施家庭共同參與護理計劃。比較兩組產婦分娩前后焦慮和抑郁情緒、角色適應能力、自理能力以及分娩疼痛程度情況,并對兩組產婦分娩方式進行分析。結果分娩后觀察組SAS、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t=9.932、6.499,P<0.05),護理后觀察組產婦角色適應能力、自理能力顯著優于對照組(χ2=36.090、30.923,P<0.05),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疼痛程度均顯著低于對照組(χ2=29.917、24.338,P<0.05)。護理后觀察組陰道分娩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86,P<0.05)。結論家庭共同參與護理計劃能夠緩解產婦緊張、焦慮情緒,提高產婦角色適應能力和自理能力,還能顯著降低剖宮產率,值得臨床推廣。
護理計劃;角色適應能力;主觀能動性;分娩方式
由妊娠至分娩雖然是一個自然生理過程,但是初產婦對此過程不甚了解,在分娩時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焦慮、緊張情緒,進而影響分娩進程和結局[1,2]。既往護理計劃多集中于以疾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忽略了家庭成員在護理中的重要性,導致產婦對護理工作的依賴性較強;家屬及產婦習慣于被動接受各種護理工作,不利于產婦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鑒于此,本研究對待分娩的產婦采取家庭共同參與護理計劃,主要探討此種護理計劃對產婦角色適應、主觀能動性的提升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行產前檢查并住院分娩的初產婦200例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0~33歲,平均(28.4±4.7)歲;孕周27~42周,平均(38.8±3.9)周;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64例,高中93例,初中及以下43例。納入標準[3]:①所有孕婦均為單胎頭位;②骨盆外測量正常;③產婦各項指標檢查正常;④孕足月;⑤取得產婦或家屬同意。排除標準:①多胎、嚴重妊娠并發癥者;②精神障礙或溝通困難者;③依從性較差者。將符合標準的200例產婦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0例,兩組孕婦在年齡、孕周、文化程度等基線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孕婦基線資料比較
1.2方法
兩組孕婦分別于入院后由病房責任護士對其進行健康教育,發放產前教育冊;并由經驗豐富的助產師對產婦進行問題咨詢。對照組:由責任護士制定產婦護理計劃,該護理計劃包括產婦的產前準備、孕婦情緒撫慰、應急情況處置;護理計劃上報至護理部備案。原則上家屬和孕婦不參與護理計劃的制定,僅參與護理計劃的實施。護理效果由護士長牽頭成立護士小組定期評價。觀察組由責任護士、孕婦和家屬共同參與制定護理計劃,內容包括:①孕婦入院后由責任護士告之護理計劃的制定目的,并取得孕婦及家屬同意。②護士收集孕婦的一般資料,如健康情況、文化程度、家庭背景、性格特點等,根據孕婦的具體情況制定護理計劃和目標;該護理計劃準備3份,由孕婦、責任護士和護理部各執1份。③護理計劃內容應便于閱讀、理解和記憶,主要以表格形成,內容要具體。責任護士定期與孕婦、家屬商討護理計劃的可行性,并及時提出整改。④護理計劃的項目包括健康教育、飲食結構、環境要求、個人注意事項、產后康復、情緒交流,護士及時觀察臨產先兆及產程;分娩時要求家屬給予支持。產后注意切口護理;對孕婦和家屬進行新生兒護理技術指導。⑤根據孕婦的不同階段,由孕婦主動發言,并由護士提出建議和指導,針對孕婦的情況制定出最佳的護理措施,家屬和孕婦共同執行護理效果評價;對于無法執行的措施,找出原因并及時處理。⑥根據護理效果評價結果,對護理計劃不斷修訂、調整;同時責任護士給予孕婦指導、示范和解釋。
1.3觀察指標
①分別于入院時和分娩3 d后對產婦焦慮和抑郁情緒進行評價,評價依據采用Zung編制的焦慮自評量表[4,5](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所有產婦根據實際感覺在表中勾選,并逐條進行評分,得分越高,焦慮、抑郁情緒越嚴重。②采用自行設計的母親角色適應調查問卷對產婦角色適應情況進行評價,量表設計完成后先行預調查,結果顯示Cronbachs α系數為0.894。該量表主要包括20項內容,分別以“是”、“否”回答,并賦予“0”、“1”分;以得分≥7分代表適應差,4~6分適應情況中等,0~3分代表適應良好。③參考WHO疼痛分級[6]評價產婦分娩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疼痛程度,0級:無痛感或有輕微不適;Ⅰ級:腹部有輕微痛感,對睡眠無影響;Ⅱ級:腹部疼痛明顯,對睡覺造成影響,伴有出汗及呼吸急促,但可以耐受;Ⅲ級:腹部強烈疼痛,無法耐受。④采用自行設計調查表對產婦生活自理能力情況進行調查,調查項目包括穿衣、洗漱、如廁、喂乳、新生兒護理等自行完成的程度;按照自理能力分為優、良、差3個級別。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產婦分娩前后焦慮、抑郁情緒比較
兩組產婦分娩前SAS、SDS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分娩后觀察組SAS、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9.932、6.499,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分娩前后焦慮、抑郁情緒比較(x±s,分)
2.2兩組產婦角色適應情況、自理能力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產婦角色適應能力、自理能力顯著優于對照組(χ2=36.090、30.923,P<0.05),見表3。
2.3兩組產婦分娩疼痛程度比較
觀察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疼痛程度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9.917、24.338,P<0.05),見表4。

表3 兩組產婦角色適應情況、自理能力比較[n(%)]

表4 兩組產婦分娩疼痛程度比較[n(%)]
2.4兩組產婦分娩方式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陰道分娩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86,P<0.05),見表5。

表5 兩組產婦分娩方式比較
3.1護理計劃對產婦緊張、焦慮情緒的影響
分娩是一種生理過程,產婦特別是初產婦無分娩經驗,擔心分娩的不適和風險,從而使產婦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建立產婦分娩信心有利于分娩的順利完成。產婦對分娩的信心主要來源于周圍環境和家庭的影響[7],其中家庭的支持和鼓勵能夠顯著緩解產婦恐懼、緊張的情緒。但是由于對分娩知識缺乏了解,部分家屬緊張情緒可能超過產婦,進而加重產婦的心理負擔。在分娩前制定完善的護理計劃是幫助產婦完成分娩的主要環節,而護理計劃中健康教育是核心內容;鼓勵家屬一同參與護理計劃的制定,可以讓產婦和家屬了解分娩的相關知識,并針對個人的具體情況制定出個性化的護理方案,既體現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又能充分發揮產婦的主觀能動性,自覺消除產婦緊張、焦慮的情緒。本研究中,分娩后觀察組SAS、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家庭參與護理計劃能夠顯著緩解產婦產前負性情緒,與周昔紅等[8]報道一致。
3.2護理計劃對分娩的影響
根據報道[9],2010年我國產婦剖宮產率高達46.3%,其中無指征剖宮產率為10.9%,顯著高于其他國家。導致剖宮產率高的原因較多,其中社會因素居主要地位[10]。目前分娩的女性多數為獨身子女,自身感情較為脆弱,加之對疼痛的恐懼,使多數產婦自覺選擇剖宮產。通過家庭共同參與護理計劃,首先可以讓產婦充分了解孕期相關知識,消除對分娩的緊張、恐懼情緒,使產婦樹立正確分娩的觀點。其次家屬的支持、鼓勵有助于給產婦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庭氛圍,進一步加強產婦陰道分娩的信心。本研究中,觀察組陰道分娩率顯著高于對照組,進一步證實了家庭參與護理計劃對提高自然分娩的效果。
3.3護理計劃對角色適應能力、自理能力的影響
孕婦從懷孕至分娩經歷孕婦、產婦、母親三個過程,每個過程伴隨一定的角色轉變,產婦只有做好角色轉化,才能更好地適應各個過程。家屬、產婦共同參與護理計劃,明確了各自職責,相互配合,共同促進產婦早日適應各個角色的轉變。特別是分娩后,家庭共同參與會使產婦由自我關注轉移至照顧新生兒,從而使產婦忽略分娩后的疼痛及其他不適,有利于產婦向母親角色轉化。另外共同參與護理計劃不僅強調護士的工作,更重視產婦主觀能動性;通過調動產婦的積極性,使產婦參與制定自我護理和健康決策中,這一觀點與Orem自護理論不謀而合[11]。在護理計劃中,通過發揮產婦的潛能和能動性,使產婦分娩后能夠早期自護,并及時掌握護理新生兒技能,形成護士、產婦、家屬、家庭各方面互動,極大促進新生兒的心身發育。
3.4護理計劃對分娩疼痛的影響
臨產前宮縮所帶來的疼痛直接影響產程的順利進行,此時產婦若缺乏必要的情感支持,會使產婦孤獨感增強,加重分娩痛苦;而緩解分娩痛苦也是多數產婦選擇剖宮產的主要原因[12]。通過家庭共同參與護理計劃,讓產婦及家屬在產前了解疼痛的原因及解決方法,在產前讓產婦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產婦通過發揮自我主觀能動性戰爭疼痛;家庭再給予精神上鼓勵,使產婦安全感和滿足感增強,極大提高產婦對疼痛的耐受性。本研究觀察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疼痛程度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家庭護理計劃能夠有效緩解產婦臨產疼痛,促進分娩順利進行。
綜上所述,家庭共同參與護理計劃能夠緩解產婦緊張、焦慮情緒,提高產婦角色適應能力和自理能力,還能顯著降低剖宮產率,值得臨床推廣。
[1]Sydsjo G,Angerbjorn L,Palmquist S,et al.Secondary fear of childbirth prolongs the time to subsequent delivery[J]. 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2013,92(2):210-214.
[2]葉慧君,江延姣,阮芝芳,等.分娩疼痛程度及其相關因素與分娩結局[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1,46(10):753-757.
[3]武曉丹,顧春怡,張錚,等.助產護士產前門診對初產婦心理狀態、滿意度及分娩結局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7):581-584.
[4]Donker T,van Straten A,Marks I,et al.Quick and easy self-rating of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Validity of the Dutch web-based GAD-7,GAD-2 and GAD-SI[J]. Psychiatry Res,2011,188(1):58-64.
[5]Mammadova F,Sultanov M,Hajiyeva A,et al.Translation and adaptation of the Zung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for application in the bilingual Azerbaijani population[J]. Eur Psychiatry,2012,27(Suppl 2):S27-S31.
[6]梁梅興,陳素紅,陳春霞,等.兩種疼痛評估量表在老年患者癌痛護理中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16):93-95.
[7]楊秋涼,薛素蘭,蘇美蓉,等.人性化護理在分娩過程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18):54-55.
[8]周昔紅,李樂之.家庭式分娩模式的臨床應用[J].中國現代醫學,2010,20(8):1237-1239.
[9]張為遠.中國剖宮產現狀與思考[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1,27(3):161-163.
[10]李小茜.社會因素剖宮產原因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2,11(2):131-132.
[11]姚麗.Orem自理理論對順產產婦產后生存質量及角色轉變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13(13):10-12.
[12]柳慧,林雪梅,冷冬梅,等.不同分娩方式的孕產婦對分娩疼痛的預期值與實際經歷的調查[J].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41(2):362-365.
Influence of family participation nursing plan on role adaptation and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maternal
HE Hongxian1DU Xiaodong2
1.Department of Gynecology,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shan County in Zhejiang Province,Changshan324200, China;2.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Lishui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Lishui3237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participation nursing plan on role adaptation and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maternal.Methods A total of 200 cases of primipara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10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with 10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nursing program by nurses,the observation group taken family participation nursing plan.Anxiety and depression emotion,role adapting ability,self-care ability, labor pain degree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delivery mode of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SAS, SDS scor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9.932,6.499,P<0.05),maternal role adaptation ability,self-care ability were superio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χ2=36.090,30.923,P<0.05),the first stage of labor,the second stage of labor pain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χ2=29.917, 24.338,P<0.05).The vaginal delivery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χ2=3.986, P<0.05).Conclusion Family participation nursing plan can relieve maternal tension,anxiety emotion,and improve maternal role adaptation ability,self-care ability,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and worth the clinical promotion.
Nursing care plan;Role adaptation ability;Subjective initiative;Delivery mode
R473.71
B
1673-9701(2015)07-0138-03
浙江省醫藥衛生一般研究計劃(2011KYA162)
(201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