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敦民

近期,一幅用 “亞麻宣紙”臨摹書法大家王羲之的《蘭亭序》《圣教序》以及顏真卿的《多寶塔》的50米長卷,引起書法界不小轟動,那不僅貌似而且神似的顏體字,令人贊不絕口,這幅作品的作者是65歲李桂龍先生,他不僅是國內在亞麻布上寫書法第一人,也創下了國內亞麻書法第一長卷。有位企業家提出用重金收購,而一向清高的李先生和平時一樣一一表示不出售自己的作品。
說起這位引起轟動的李桂龍先生,他還算是“半路出家”呢。
那還是1999年5月,身患高血脂、冠心病、氣管炎、酒精肝的李桂龍,不得不從哈爾濱市地板塊廠廠長職位上退下來。平時,他經常呼吸困難,難以應付日常工作、尤其是那些應酬。這年,他虛歲剛50。
一個整天忙慣了的廠長,一旦沒事兒閑下來悶在家里,心中不免失落。做生意的妻子怕李桂龍“悶”出病來,動員他去旅游。走了幾個地方之后,他感覺大同小異,沒多大意思。后來,他經常去老干部活動中心,在這里他發現有些老人的書畫作品清雅有趣,超然不俗,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致。有位老人的小孫子的書法很是了得,他甚為驚訝,便提出拜這位小孫子為師,老人和小孫子都笑了。他說做就做,買來文房四寶,找來字帖就練。他還經常把這位小老師領到家里來玩,一起練字,給他買好吃的。
2000年“六一”兒童節,李桂龍陪小老師參加哈爾濱市道里區兒童書法大賽,又發現一老一小祖孫兩代書法愛好者字跡不俗,便提出向他倆學習。老者建議找名師學習。2001年,他拜著名書法家邊健如先生為師。書法關鍵在練,他醉心于碑帖,日復一日,潛心琢磨,掌握了要領。
為了保持充沛的精力練字,李桂龍每天早上5點就出去鍛煉。他的鍛煉方式也比較簡單,就是健步走。因為是軍人出身,就按照部隊“75116”的標準,就是一步75厘米,一分鐘116步,行程10公里,耗時一個半小時以上。鍛煉過后,冬天微微出汗,夏天更是大汗淋漓。回家擦洗一遍,渾身舒服,遍體通泰,然后精神飽滿地潛心練字。
妻子給他騰出一間房子,專門給他做書房。李桂龍每天像上下班一樣,按時到書房練字。5年過去了,他的字大有進步。他還有一個特長,就是臨摹什么字體像什么字體,人們都說能以假亂真。不斷有人要他模仿名家書法,拿回去裝裱,掛在家里也像模像樣。從此,他的作品不斷參展,也不斷獲獎。2011年,他的作品獲得“全國書法大賽”金獎。他還有個“名士脾氣”,就是給人家寫字,從來不要錢。有的文物販子托關系找到他,要他模仿國內名人字體。他不知就里就寫了,結果文物販子拿到日本、韓國賣了大價錢。李桂龍聽說以后,說什么也不給他們寫了。
西安的大雁塔和碑林十分有名,李桂龍自費去了好幾次,每一次都陶醉其中。兒子給他買來數碼相機,告訴他可以把碑文拍下來。李桂龍嫌拍攝的效果不好,拍一遍,哪如臨摹一遍啊!他陸續走了不少歷史名勝、文化古跡,臨摹的碑文、楹聯、匾額也有好幾十本。
潛心書法,可以頤養性情,再加上每天晨練,李桂龍一掃剛退下來時的頹唐,每天興致勃勃,精力充沛。年初體檢,抽血化驗生化指標,結果幾乎都正常了,高血脂、冠心病、氣管炎都不見了蹤影。醫生說這是書法和晨練的功勞,興趣可以改變人生。
李桂龍雖不年輕了,但還是喜歡不斷探索新的藝術形式,探究在織紡成類似宣紙的亞麻布上練字,獲得成功,他也成為國內亞麻書法第一人。如今,李桂龍先生不僅加入了黑龍江省書法協會,還是黑龍江省老藝術家協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