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佳慧(華南師范大學運動訓練系 廣東茂名 525000)
我國競技排球發展制約因素探析
姚佳慧
(華南師范大學運動訓練系 廣東茂名 525000)
摘 要:在20個世紀80年代。我國體育事業發展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是競技排球,在這一時期里,我國排球競技的世界排名一直處于前茅。例如,我國女排連續五年在世界排球錦標賽中取得了冠軍,進而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但是,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世界各國的排球事業不斷發展,所帶來的排球訓練理論與訓練活動科學有效性地提高以及世界排球競技比賽的賽制不斷變化,使得我國的排球競技體育比賽的表現逐步衰退,其世界排名也在不斷地下降,這使得我國的排球事業發展面臨著巨大的發展危機。針對于這樣的發展情況出現,在該文中,通過對我國排球競技體育活動的實際開展狀況進行分析,就其發展的制約因素進行全面分析,為其發展提供新的契機。
關鍵詞:排球 競技運動 發展動機 制約因素
排球作為西方傳統運動之一,傳入我國的時間較晚,但是,在我國競技排球工作中的不懈努力之下,使得其整個的發展成績獲得了舉世矚目,其中,以中國女排的表現最為突出,獲得了世界諸多大賽的優秀名次。就這一發展歷史因素來說,我國作為曾經的排球強國,近年以來,雖然,其發展表現出了一定的退步,但是其重回巔峰的可能性是極大的。就其發展的阻礙因素來說,其主要表現在,競技排球活動的投入經費不夠、對現代科技的運用尚且不足以及競技排球的后備人才不足、教練員以及訓練方式的不足等諸多方面影響。因此,在新時期,對競技排球活動進行發展的過程中,需要針對這些缺陷的存在,進而為其的發展前景與模式進行科學地規劃與改進,以此來實現我國排球競技體育活動成績的有效提高。
1.1經濟發展對其的推動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使得我國的國民經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這也就我國的競技排球體育項目的開展,提供了較為堅實的經濟基礎,充分實現了經濟對體育事業發展的推動作用。
1.2對職業化的提高顯現
在我國,競技排球的職業化改革推進活動已經開展了12年,自1996年以來,在對參賽隊進行發展的時候,一方面,提高了隊員的技能素質;另一方面,也加強了對其數量的提高。同時,結合“學分制”這一新型的參賽制度,使得觀眾對其的參與興趣與認可度也得到了充分的加強。可是,就競技排球本身來說,其發展的職業化程度與籃球、足球等其他競技項目進行比較,還存在著市場占有情況、經濟效益的回報等方面的不足。
1.3產業化框架的初步形成
在我國,競技排球的開展框架已基本形成,其主要表現即是:各類排球聯賽、大學生聯賽以及地方級排球聯賽的逐步開展。同時,多樣化的人才市場滿足了競技排球的發展需求。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廣告贊助制度也相應實現了競技排球開展的經費需求,并且結合不同形式的賽事轉播所得到的利潤,也為排球競技活動的開展起著了有效的推動作用。
在實現我國競技排球運動的可持續開展過程中,其受到了來自不同方面的因素阻礙。
2.1資金投入的不足
就競技排球的開展來說,其需要充足的資金投入來作為其發展基礎,但是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由于資金支持的不足所帶來的阻礙因素影響是最為明顯的。比如,在對競技排球所需的器材進行完善時,由于資金的不足,使得整個更新換代的過程較為緩慢,同時,各種訓練的開展由于缺乏專業、科學的器材,進而使得整個訓練活動的開展價值難以有效實現,進而也就無法使得訓練人員的競技能力實現相應的提高。
其次,由于資金的投入有限,使得參與者到競技體育活動的運動員其各方面的保障難以充分實現,這就使得競技運動員的參與積極性無法實現顯著的提高,也就導致了其競技成績的不理想。
2.2競技排球的教練人員素質不足
高素質的教練人員是實現整個排球隊伍競技水平得以提高的關鍵所在,但就我國的實際發展情況來看,在進行競技體育的活動中,由于訓練員的素質不足,進而導致了整個訓練活動的價值無法有效實現,進而影響了整個競技隊伍的成績提高。比如,有些訓練員由于自身的專業技能存在不足,使得其無法適應新型的世界排球競技活動開展的需求,無法實現對訓練模式與訓練技巧的創新發展。
高素質的競技排球教練員隊伍是提升我國競技排球水平的重要基礎,但是在實際調查中發現,很多競技排球教練員的綜合素質偏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競技排球的穩步發展。同時,在我國,由于部分訓練人員的職業道德低下,使得競技運動員在參與競技訓練的過程中,受到其不同方式的打罵、傷害,造成了訓練員的積極性受到打擊,最終,影響到了運動員競技成績的發揮。
2.3對后備力量的儲備不足
就競技體育活動來說,堅實的后備力量,是實現該項目得以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但是,在我國,在對后備力量進行儲備的時候,排球競技的發展面臨著諸多的發展缺陷。比如,缺乏專門的培養機構,使得排球運動員的比賽適應性不足。這也就導致了整個訓練活動的開展面臨著多種多樣的發展缺陷。此外,在大學的體育生教育中,其專業性還存在差異。部分大學僅僅是對運動員的技能進行培養,而忽視了對其的職業素質的提高,使得運動員的綜合素質偏低,影響到了競技排球的可持續發展。
2.4對運動員的保險機制建立尚未有效完成
競技運動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存在,即:高難度、高危險,注重于人體極限的挑戰,這也就使得整個競技體育的參與風險是較大的。競技運動員自身也會面臨著來自于傷殘、就業、就學、生活以及商業活動的參與風險。同時,這樣的風險也是無法有效規避的,因此,對于運動員保險機制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這樣的保險模式能夠實現對運動員諸多發展風險的有效規避,彌補運動員的各種損失。在我國,目前,競技體育活動的保險活動是由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念來進行投保與管理的,這也就使得與之相關的傷殘保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等險種無法實現。再者,我國對這一類保險的法律約束力還存在明顯的不足,這也就導致了職業運動員參與體育競技活動面臨著較大的參與風險。
2.5對專業隊伍的建設以及后備人才儲蓄的不足
在競技體育項目的發展過程中,想要實現其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對后備力量的充分培養與鞏固,只有實現對后備人才隊伍的建設與發展,才能夠使得一個競技體育項目得以實現充分的發展。就目前,我國的競技排球后備力量發展情況來看,無論是,二三線排球運動員的儲備,還是一線運動員的數量,都存在著較大的不足,這也就使得培訓基地在對競技排球人才進行輸送的時候難以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就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情況來說,想要實現競技排球的進一步發展,就需要加強我國對競技排球開展模式的管理,進而推動我國競技排球事業的充分發展。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做到:首先,加強對相關資金的融資與投入,通過建立專門的資金管理使用部門,一方面,提高對資金的運用能力;另一方面,加強對資金的有效管理,杜絕對資金的非法挪用。進而實現對競技排球的有效資金支持。再者,提高教練員隊伍的素質,在這個過程中,既需要對教練員的技能進行培養,采用西方的訓練方式進行練習,學習西方的先進模式,也要結合我國自身的實際特點來實現對訓練模式的有效創新與轉變,提高訓練活動開展的實效性。同時,在對教練員進行訓練的過程中,還需加強教練員的綜合素質,并且提高訓練員對先進科技的使用能力,使得教練員的訓練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就競技排球的后備力量進行培養過程中,一方面,需要促使各大高校加強對其競技排球教學的實踐性,提高運動員的素質與技能;另一方面,相關體育部門也要加強對培訓機構的完善,進而為競技排球事業提供更多的優質后備人才。其具體開展的措施如下。
3.1充分發揮政府職能對體制改革的有效深化
由于我國尚處于社會主義發展的初級階段,因此,在競技排球運動的開展離不開政府對其職能的有效運用,即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既需認識到重點,我國競技排球活動開展的職業化才得以實現,同時,政府對市場的調控能力對其也有較大影響。因此,中國排球的發展需要加強對政府職能的充分發揮。在此基礎上,完成對競技排球的市場化、賽制以及市場服務能力的提高。
3.2注重于對人力資源的有效開發,提高創新能力
對人力資源的有效開發能夠實現競技排球運動開展的可持續性。就排球運動來說,其開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質、高技能的運動員,教練員參與,同時,也需要相關的科研人才。管理人員等各類工作人員的充分參與。在這個過程中,既需要加強對西方發達國家先進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同時,也要借鑒其他競技運動的發展經驗,進而實現創新發展。
3.3提高宣傳力度,建立排球發展市場
對新聞媒體的有效使用能夠實現排球運動的市場價值得到充分的運用,進而實現對其發展資金的有效利用。在我國,籃球,足球的發展已遠遠領先于排球,其排球自身的影響力也尚未充分實現。這也導致諸多新聞媒體對其的關注度與報導度明顯不足。在這樣的發展困境下,競技排球運動的開展需要來自于體育部、俱樂部,新聞媒體以及項目贊助商的相互幫助與合作,進而使得經濟效益得到充分的提高。就經營者來說,想要加強競技排球的市場吸引力,需要加強對其的市場化管理。進而保障其自身的發展能夠得到充足的資金保障。
3.4正確處理運動會與聯賽之間存在的利益沖突
由于運動會的表現關系到聯隊的全國排名,這也使得,各個參賽單位對其的重視程度高于對聯賽的參與,進而使得聯賽的觀看性、競爭性受到參賽人員、演練戰術等多方面的影響。這也導致了觀眾對其的關注度不斷下降,久而久之,也就使其成為了競技排球運動開展的阻礙因素。
3.5加強對后備人才的培養與發展
在我國,以往的人才培養采用的是單一的國家培養機制,這樣的培養模式,使得競技排球的人才培養活動難以滿足實際的人才需求,因此,在對其進行改革的時候,需要注重對其他模式的建立與完善,實現培養活動的多元化與有效化。同時,結合其漸進性的需求,實現對競技排球人才培養體制的有效建立與完善。
3.6提高運動員的保險保障能力,實現其充分就業
競技運動員在參與競技體育的活動中,面臨著高傷害的風險,其發展的前景讓人擔憂。因此,為了充分地提高運動員的體制適應性,使得運動員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加強,其后顧之憂可以有效解決。同時,在市場經濟機制的影響下,就保險市場的開拓活動來說,需要滿足對中國運動員其自身特殊性的需求。借助于對社會資源的利用充分提供運動員的就業崗位,解決其就業困難的問題。并且,結合對相關法律的建立與完善,使得運動員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做到有法可依。
在我國,競技排球作為傳統的優勢發展項目,其發展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雖然,近年來,其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來自于不同因素的影響,使得其發展的成績不甚理想。但是,作為處于新時期發展的競技體育項目,其發展的前景還是較為樂觀。在這個過程中,競技排球需要加強對其隊伍自身的建設,提高其競爭能力,充分發揮社會各界的積極推動作用,使得我國的競技排球項目能夠重返巔峰。
參考文獻
[1]郭瑞平.2013-2014年全國女排聯賽浙江、天津隊決賽主要技術得失分比較分析[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2):185-188.
[2]白光.中國排球職業化問題探究——以恒大女排的“消失”為視角[J].大連大學學報,2014(4).
[3]王占峰,張競紅.四川男排的技戰術特征探析[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4(6):41-43.
[4]方潔.高校排球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68-72.
中圖分類號:G8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7(b)-01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