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 任俊明
(東華大學 上海 201620)
體育經紀人是隨著市場經濟的高度發展而出現,歐美發達國家的體育經紀人無論是在數量還是在質量上都遠遠領先于我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體育經紀人的發展水平代表著一國經濟的發展水平。在大力推進體育經紀人的發展前,我們有必要對體育經紀人的概念和內涵進行研究和探析以便能夠更好的理解體育經紀人的職能,深化體育經紀人的發展。
其實經紀人這個身份在我國的歷史上一直存在,但由于某種原因,如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人民的思想觀念等導致這個身份并不是都能被國家認可、社會承認,所以很多時候這個身份也不能完全的發展成職業。印象最深刻的是建國初期,我國將經紀人參與的一切活動都定義為非法活動。即使在提倡改革開放的1978年,經紀人的活動要么收到限制,要么被冠以“投機倒把”之名。這樣的現象直到1986才得以改善。
現經學者分析,無論經紀人的稱謂如何變化,實際上這個角色是“商品經濟的產品。他們的存在與發展都以商品經濟為前提。經紀人也是價值規律、競爭規律作用的必然結果。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市場機制作用范圍的不斷擴大,商品交換在空間上是日益廣泛,在時間上日益迅速,社會分工日益專業化,這與經紀人的活動是分不開的”[1]。
現在對于經紀人這一職業的定義,目前學者和行業也沒法給出確切統一的定義。在我國的《經濟大辭海》中,經紀人是指為買賣雙方充當中介而獲取傭金的中間商人。舊中國時稱“捐客”,有一般經紀人與交易所經紀人之分[2]。而在我國工商行政管理局于1995年頒發的《經紀人管理辦法》中,將經紀人定義為:在經濟活動中,以收取傭金為目的,為促使他人交易而從事居間、行紀、代理等經紀業務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經紀組織[3]。
盡管各個專家學者對經紀人的定義都有自己的認識,但認真分析就不難發現。這些表述不同的定義中提到的要素是基本相同,即(1)經紀人存在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傭金;(2)經紀人的主要服務對象是買賣雙方;(3)經紀人進行經紀活動的方式是居間、行紀、代理等;(4)經紀人提供的服務是作為橋梁在買賣雙方中間進行溝通和協調;(5)經紀人存在的形式以個人、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
因此,該文認為,經紀人是指以獲取傭金為目的,向買賣雙方提供溝通、協調利益等服務內容以最終促成合作達成而進行的居間、行紀、代理等形式的個人、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
體育經紀人是經紀人的下行概念。在國家體育總局于2003年發布的《我國發展體育經紀人的對策研究》中,國家并未對體育經紀人的概念做出科學、統一的定義。但參照經紀人包含的5個基本要素,即(1)經紀人存在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傭金;(2)經紀人的主要服務對象是買賣雙方;(3)經紀人進行經紀活動的方式是居間、行紀、代理等;(4)經紀人提供的服務是作為橋梁在買賣雙方中間進行溝通和協調;(5)經紀人存在的形式以個人、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并結合我國的實際,國家試提出的體育經紀人的定義為:以獲取傭金為目的,與體育相關人員及組織簽訂委托合同,充當委托人與第三人間有關職業運動、體育競賽的訂約媒介,或為委托人提供通過體育獲益機會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經紀組織[7]。
由于體育經紀在我國并未有統一的定義,因此,各個省市的體育局都對體育經紀人做出了各自的界定。例如,上海市體育局在其發布的《上海市體育經紀人管理試行辦法》中,將體育經紀活動定義為:圍繞體育活動、體育人才和體育資產開發等,為促成體育組織或個人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實現其商業目的而從事的居間、行紀或代理,并收取傭金的活動。體育經紀人的概念是:依照本辦法取得合法資格、專門從事體育經紀活動的個體工商戶、法人或其他經濟組織[4]。北京市體育局將體育經紀活動定義為:經紀人在各類體育活動中,為獲取傭金而進行的居間、行紀、代理等活動。體育經紀人的定義是:在各類體育活動中,從事居間、行紀、代理等經紀業務并從中收取傭金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除此之外,山東省、浙江省體育局等都在針對體育經紀人發布的政策條例中對體育經紀人做出了明確的定義。
由以上各家的定義可知,無論體育經紀人的定義作何具體的表述,其主要的構成要素都是相同的,所以各個定義在內涵上也是基本相同的。因此,結合5個構成要素并參照國家體育總局的定義,本文將體育經紀活動定義為:以獲取傭金為目的,在體育產業內運營、管理、開發體育活動或項目并使其實現商業價值而展開的居間、行紀、代理活動。體育經紀人則是指在各類體育活動中,為開發與實現其商業價值,并從中獲取傭金而從事居間、行紀、代理等經紀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
總的來說體育經紀人的業務內容主要是幫助運動員提升自己的運動水平,開發和挖掘運動員的商業價值以此獲取傭金。具體來說,體育經紀人的業務內容表現為以下兩類。
一是與運動員的個人專業技能相關。(1)測評。經紀人要根據運動員的技能水平并結合行業內其他運動員的技能信息對運動員個人的專業技能給出評測和價格;(2)代理。作為運動員的代理人,體育經紀人需要與俱樂部商議勞動報酬,簽訂勞動合同或為運動員安排比賽,代替運動員與賽事主辦方商定運動員的出場費、獎金等;(3)轉會,體育經紀人要幫助球員完成轉會工作或為尚未簽約的球員尋找中意的俱樂部;(4)提升技能,即幫助運動員聯系優秀的教練、合適的醫務人員等,體育經紀人需要配合運動員的日常訓練安排以保障運動員個人運動水平的提升。
二是與運動員個人的商業價值相關。(1)聯系商業活動。體育經紀人需要幫助運動員獲得商業廣告、產品代言、商業活動等相關的商業機會為運動員謀求體育賽事之外的獲利機會。(2)形象設計與包裝。運動員的個人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到他們的商業價值,因此體育經紀人需要設計并維護運動員的公眾形象。(3)規劃財務。一般在運動員與體育經紀人簽訂的合同中會有運動員要求體育經紀人幫助管理財務、完成納稅、做出投資建議等事宜。(4)維護權益。在運動員的日常工作中少不了出現法律糾紛,此時需要體育經紀人依據運動員簽訂的合同為其解決糾紛、爭議,維護其合法的權益。必要時還要代替運動員參加仲裁、提請訴訟等。(5)規劃生涯。運動員的職業生涯較為短暫,因此體育經紀人在助其提升運動水平,挖掘商業價值的同時需要協助運動員完成其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幫助運動員在退役后尋求新的職業方向。
盡管我國體育經紀人的發展正處于初級階段,需要國家大力推廣和扶持,但鑒于體育經紀人的功能和作用,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體育經紀人在我國一定能有一個長足的發展。具體來說,體育經紀人的作用如下。
無論是在哪個國家,體育經紀人在正常運營其業務時都必須具有國家頒發的從業資格證。因此運動員可以將除專業訓練以外的所有事務交由國家認可持有正規資格證書的體育經紀人處理,而運動員只要專心完成自己的專業訓練即可。如此一來,運動員既能全身心的保證并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又能通過體育經紀人挖掘與發揮自己的商業價值。如,體育經紀人幫運動員聯系、安排比賽的機會;為運動員爭取商業廣告的代言和拍攝等。我國的田徑運動員李彤曾經說過:“體育經紀人的作用就如同擁有一位好教練一樣的重要。”
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創辦之初僅是由業余選手參賽,可以說這是一場世界人民參與的“友誼賽”。冠軍僅僅是一種榮譽,并無其他。但隨著奧運會發展到現在,越來越多的體育運動都已走向職業化和商業化。這是由時代發展的軌跡決定的,無法避免。職業化的表現之一就是有越來越多的體育組織和俱樂部需要運動員,并爭奪優秀的運動員入會。這其中牽扯到運動員的轉會和代理。與此同時,體育項目商業化的就是有各種各樣大獎賽邀請賽,這也需要有專業的服務人員來設置獎賽的獎金分配和組織賽事等一些事務性工作。而體育經紀人就是完成以上工作的最佳人選。另一方面,體育經紀人參與體育事業又能夠為賽事或項目開發出更多的商機,吸引更多的人積極參與到體育事業。
目前我國的體育僅在乒乓、羽毛球等小球類項目上拔得頭籌,但在其它大型的體育項目上,我國的勢力還稍微遜色一點。要想切實提高我國體育運動的水平,首先就要培養出一批綜合素質強的體育經紀人隊伍。因為體育經紀人能夠通過為年輕的運動員聯系和爭取更多的國際賽事幫助他們更快的積累好的賽事經驗,提升比賽成績。另一方面,體育經紀人通過引進國外優秀的運動員到中國可以幫助本國的運動員了解與學習到發達國家的訓練手段和理念。目前在我國較為活躍的是足球類經紀人,一方面他們把國外的運動員引進到中國;另一方面又把國內的運動員輸出到國外,如目前在英國踢球的范志毅和在德國踢球的楊晨等。這些做法都有助于提升我國足球的運動水平和比賽成績。
體育經紀人是在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產生的,市場經濟越發達的國家體育經紀人的市場就越繁榮。倒過來看,體育經紀人又能夠推動體育事業的產業化發展,并為其發展增添必不可少的助力。直接來看,通過體育經紀人的運作能夠為運動員舉辦更多的體育賽事,并將原先由國家出資舉辦的體育賽事轉換為由社會上的組織來出資舉辦,如將純公益性體育賽事變為有贊助商冠名的商業性賽事,這樣做一方面能夠為國家的開支節省經費;另一方面又會以獎金作為籌碼吸引更多更優秀的運動員提升自己的運動水平來參賽,為賽事增加了觀賞性。通過組織和舉辦更多的商業性賽事能夠逐漸加快體育項目的產業化。與此同時,體育經紀人通過售賣體育賽事的電視轉播權,為賽事的推廣尋找媒體宣傳渠道和廣告策劃方案也為其他行業的發展提供了需求。
隨著國家在體育產業政策上的傾向和關注,體育產業已經成為一個研究的熱點。而在體育產業中,體育經紀人的作用不可小覷。但在實際的運作中我們可以看到體育經紀人的發展并沒有像我們預期的那樣迸發出其卓越的生命力蓬勃發展,這其中既有市場的因素,也有我們人為的因素,即對體育經紀人的工作充滿誤解。因此,該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從體育經紀人的源頭上進行追溯,對其概念和內涵以及作用進行梳理,希望能夠讓社會大眾對體育經紀人這個職業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1]曲彥斌,王正.市場經紀人[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
[2]朱學新.經紀人理論與實務[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2.
[3]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場監督管理司.經紀人概論[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
[4]張劍.我國體育經紀人的管理[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0(2):6-9.
[5]牛輝,肖維青.論市場經濟中的體育經紀人[J].體育與科學,2004(3):45-47.
[6]肖麗,王登岳.論體育經紀人在我國的發展[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6(3):35-36.
[7]張玉超,郭春陽,郭耿明.我國體育經紀人的現狀與發展對策[J].體育學刊,2006(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