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廣東省“規劃到戶、責任到人”的扶貧開發“雙到”工作繼續扎實推進,圓滿完成了目標任務。全省投入扶貧資金75.4億元,實施貧困村扶貧項目2.6萬個、貧困戶扶持項目58.8萬個,有勞動能力的18.8萬貧困戶人均純收入達到或超過5220元。完成10萬戶農村低收入家庭危房改造,扶持“兩不具備”村莊的1.28萬戶進行了搬遷安置。
廣東省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但還面臨很多困難和薄弱環節: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仍很突出,農村地區基礎設施仍較落后,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仍不健全;提高扶貧標準后,貧困面還比較大;扶貧開發工作機制仍不健全,貧困村、貧困戶自我發展意識和能力有待進一步增強,穩定脫貧存在不確定性。個別地方和單位對扶貧工作的長期性認識不足,被幫扶地區仍不同程度存在“等靠要”思想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通過的《廣東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2015年新一輪扶貧開發“雙到”目標,全省將集中力量繼續抓好這項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重大民生工程。為打好廣東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難打的這場硬仗,2015年要突出辦好幾件實事。
要確保完成新一輪扶貧開發“雙到”目標。完成2571個重點幫扶村、20.9萬貧困戶90.6萬貧困人口脫貧任務。在100個重點幫扶村開展貧困村互助資金試點。培訓貧困農民8.9萬人。
要提高底線民生保障水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城鎮、農村低保補助補差水平分別從每月333元、147元提高到374元、172元;五保對象供養標準提高到所在縣(市、區)上年度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60%以上。
要改進醫療衛生服務。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35元提高到40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標準從年人均320元提高到380元。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對參保人大病醫療費用予以“二次報銷”。對5.4萬農村接生員和赤腳醫生按每月700、800、900元分檔安排生活困難補助。經濟欠發達地區1052個鄉鎮衛生院全部配置“五個一”設備。

要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保險品種從12個增加到18個。完成6000公里新農村公路路面硬化,省補助標準從每公里15萬元提高到18萬元。提升農村飲水安全水平,推進6個村村通自來水工程示范縣建設。
完成不少于10.15萬戶農村危房改造,每戶補助不低于2萬元,其中省級財政補助1.5萬元,對困難殘疾人家庭每戶增加補助6000元。完成400個不具備生產生活條件貧困村莊、7000戶搬遷安置。
廣東扶貧開發成功實踐表明,扶貧“雙到”必須堅持標本兼治,既要全面完成既定目標,又要更緊密融入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工作全局,既要打好攻堅戰,也要堅持常態化,努力建立和完善扶貧開發的長效機制。扶貧“雙到”的方針要長期堅持,扶貧成果要繼續鞏固,已經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扶貧“雙到”辦法要長期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