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褚海艷 田文玲
(本文圖片攝影/ 田文玲)
就地理位置而言,地處半山腰的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霍童鎮八斗村,很難受到外界關注,更何況在山頂上還有一個更加著名、更加困難的老區基點村;就發展產業而言,在霍童鎮比八斗村基礎好的也有不少;而提起八斗村的交通條件,更是人人“發怵”。
可是為什么寧德市老促會、福建省扶貧“兩會”、福建省民盟、寧德市規劃局、蕉城區建設局都要掛鉤八斗村,而且一掛十幾年?
答案很簡單,因為八斗村村支書章金英有自己的招數。直白點說就是,八斗村從人人說起來發怵,到現在的美麗鄉村,是章金英“攔”出來的、“討”出來的。

八斗村多年來的成績離不開寧德市老促會的幫扶。圖為章金英(左)向寧德市老促會會長陳成章(右)介紹下一步村里的規劃。
2000年3月,八斗分村,章金英從一名代課老師當選為八斗村的村主任。她這個村主任并不好當:當時,八斗村分來了5 萬多元的債務,村民人均收入1540 元,村部租用的民房。
蕉城區老促會會長葉協進回憶當時的八斗村說,“大家一說到八斗村就非常害怕,地上都是牛糞、羊糞,交通不便,有句話叫‘七抖八抖,抖到八斗’。”
就任村主任不久,章金英就開始到處跑項目,求贊助。
一個偶然,章金英因禍得福。
“有一次我去寧德跑項目,只喝了一杯啤酒,人就迷迷糊糊地把包丟了。我整整哭了一個晚上?!闭陆鹩⒒叵肫甬敃r的情景說,“當時剛分村,我自己去銀行貸了5000 元替村里跑項目。包里還有2800 元錢、傳呼機、村里的公章。當時我很害怕,自己的錢丟了不要緊,把公家的東西丟了,怎么辦!”
后來,章金英在報案的路上遇到了霍童鎮主管科技的副鎮長。他安慰章金英說,市老促會在坑頭村辦了一個培訓班,邀請章金英去“玩玩”。
“我早就聽說老促會幫坑頭村做了很多事情,一聽說是老促會的活動,我就跟去了。”章金英說。
在坑頭“玩”的章金英沒有忘記自己的工作。
章金英說:“我當時問能不能給我們八斗村補貼5000 元,老促會領導說不行。我說3000 元也可以,領導說只能給1000 元。我說最起碼也要給3000元。后來領導說第二天培訓班辦完,還有經費的話可以給我3000 元。我在坑頭等了一個晚上,最后給了我3000 元。”
這是章金英和寧德市老促會的第一次接觸。從那之后,她就一直“策劃”讓寧德老促會掛鉤八斗村。
2001年,章金英了解到,寧德市老促會要到山上的掛鉤村坑頭村參加活動。估計活動快結束了,她在路邊拉起了“八斗畬族老區人民歡迎您”的橫幅。車快到的時候,她又放起了鞭炮。就這樣,寧德市老促會領導就被章金英“攔”進了八斗村。

八斗村熱火朝天的建設現場。
寧德市老促會被“攔”進八斗村后,看見村里落后的樣子,當時的會長陳品端當即決定支持八斗村2 萬元硬化道路。之后,寧德市交通局又支持八斗村2 萬元,章金英領著群眾投工投勞,當年八斗村硬化了200 米路。
寧德市老促會會長陳成章說:“當時老促會掛了好幾個村,有的村,給錢養雞,一年過去,連雞毛都沒看見;有的村養羊,羊尾巴也見不著,她這個村不錯。”覺得章金英能做事,寧德市老促會決定掛鉤八斗村。
會辦事,一分一厘都用到項目上是寧德市老促會對章金英的評價。也因此,章金英得到了所有掛鉤單位的信任和幫助。

多年來在章金英的爭取下,八斗村已經初現社會主義新農村雛形。
章金英說:“開始,我們是‘小孩子’,在老促會和其他部門的幫助下,一點點長大。現在已經14 歲了。那么多領導在背后支持我們,關照我們,才有了八斗的今天?!?/p>
這14年來,八斗村越變越美,章金英也從村主任變成了村支書;不變的是章金英一直說要把八斗建設好,是她走到哪里,錢就“討”到哪里。十多年來,章金英到處“討”經費,據估算,有幾百萬元。
多年跑項目的經歷,讓章金英有了心得:“信息很重要,黨和政府有政策,誰知道,誰就搶先?!?/p>
2013年,章金英在寧德市開會時,從老促會得到消息,國家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項目。回到霍童鎮,章金英第一時間找到書記、鎮長,希望把八斗村列入項目規劃。
章金英也明白,作為村干部需要多方的支持才能做好,但關鍵還是靠自己。領導可以依靠,但不能依賴:“項目都是一級級上報的,從鎮里報到區里,我就找鎮里幫忙;區里報到市里,我就找市里幫忙,市里報到省里,我就找省里幫忙。就這樣一級一級地往上跑?!?/p>
討來項目,章金英也有自己的想法,除了發展旅游,搞村容村貌整治,產業發展也在她的考慮中:“現在村里建茶廠,省民盟給了6 萬元,他們的想法是建個小規模的。不過,我想要做大規模的,這樣以后才能發展。于是,我就建了2 層600 多平方米的廠房?!?/p>
章金英的堅持最終得到了福建省民盟的理解:“2014年省民盟又支持了8萬元買機器,春節前就完成設備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