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環境規制與企業生產率:出口目的地真的很重要嗎?

2015-12-06 02:47:08杰,
財經論叢 2015年3期
關鍵詞:環境企業

王 杰, 劉 斌

(1.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天津 300071;2.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北京 100029)

?

環境規制與企業生產率:出口目的地真的很重要嗎?

王 杰1, 劉 斌2

(1.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天津 300071;2.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北京 100029)

本文根據2000-2006年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和進出口海關數據,采用Heckman兩階段選擇模型考察了環境規制與企業出口目的地選擇行為之間的關系,并進一步檢驗了環境規制對出口發達國家企業生產率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環境規制促進了企業出口發達國家,并且使出口發達國家企業的生產率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基于工具變量法及擴大發達國家或地區界定范圍的估計結果都進一步驗證了結論的穩健性;環境規制對企業出口目的地選擇行為的影響并沒有因為企業所有制的不同而存在差異。

環境規制;出口目的地;企業生產率

一、引 言

隨著環境污染的日益嚴重,中國污染投資治理占GDP的比重每年以約5%的速度增長,但與中國GDP約10%的增長速度相比,污染投資治理的投入依然不足。2012年全球環境績效指數數據顯示,中國在參與測評的132個國家中排名第116位,績效得分僅為名列第一位瑞士的55.08%,這表明中國仍需進一步提高環境規制強度。與此同時,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情形下,中國企業自身競爭力不足、產品質量不達標等深層次問題逐漸凸顯,發達國家指責中國進行“生態傾銷”,而近年來中國對俄羅斯、南非、墨西哥等新興市場和經濟欠發達經濟體的出口增速提高較快。有學者認為企業從發達經濟體“退而求其次”進入發展中經濟體的出口行為更多地是一種“被動選擇”,而不是“主動為之”。那么,進一步提高環境規制能否促進企業進入發達國家市場?環境規制給出口企業發展套上了“緊箍咒”還是產生了“催化劑”呢?

國內外學者對環境規制影響出口貿易的問題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Levinson和Taylor(2008)從理論上證明了環境規制與貿易流向之間存在污染避難所效應[1]。也有研究認為污染避難所效應并不存在[2][3]。另外,從中觀產業角度對環境規制與出口關系的研究也越來越多。Low和Yeats(1992)認為發展中國家的環境敏感型產業比發達國家具有更大的比較優勢[4]。Mani和Wheeler(1998)、Ederington等(2005)發現環境規制標準會降低一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5][6]。以上文獻多以OECD等發達國家為樣本,國內學者以中國為研究對象也進行了一系列實證研究,如陸旸(2009)及傅京燕等(2010)的研究[7][8]。以上研究為本文理解環境規制與出口的關系提供了廣泛而深厚的文獻基礎,但令人遺憾的是,從出口目的地選擇視角研究環境規制與出口關系的研究文獻仍相對匱乏。

環境規制會影響企業出口目的地的選擇嗎?生產率較高的企業傾向于出口是新新貿易理論的一個經典結論,在此基礎上一些學者對此結論進行了拓展,其中之一便是“高生產率企業進入發達國家市場,而低生產率企業進入發展中國家市場或周邊市場”。那么,環境規制對企業出口目的地選擇的重要性也就顯而易見了。具體來說,合理的環境規制將會刺激企業進行技術創新,進而提升生產率[9],高生產率企業更具有市場競爭力,產品具有更高的質量標準,更容易滿足發達國家市場要求。無論是為改善工藝而進行的研發投入和設備更新,還是發達國家對出口產品質量和出口企業環保聲譽的高要求,合理的環境規制能促進企業產品更多地出口到發達經濟體。對出口發達國家的企業而言,可以更便利地接觸到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競爭效應”和“學習效應”促使其生產率得到更大幅度提高。本文將對以上思路進行實證檢驗,希望是對現有研究的一個有益擴展。

二、模型設定與數據說明

(一)計量模型的設定

本文考察對象是中國企業的出口行為,但由于存在大量零貿易企業,如果只將出口企業作為回歸樣本,則是采用了一個自我選擇樣本,容易導致估計的偏差。本文采用Heckman(1979)兩階段模型解決這一問題:第一階段考察企業是否選擇出口發達國家,即企業出口地選擇的Probit模型;第二階段考察出口發達國家企業生產率模型[10]。具體模型為:

Pr(shifoufadaijkt)=Φ(α0+α1ERIjt+αControlsijkt+vt+vj+εijkt)

(1)

其中,下標i、j、k和t分別表示企業、行業、地區和年份,Φ(·)表示標準正態累積分布函數,shifoufada表示企業出口目的地虛擬變量{0,1},ERI表示環境規制,vt和vj分別表示年份和行業效應,εijkt為隨機擾動項。控制變量Controls的集合為:

Controls=γ1subsidyijkt+γ2qysizeijkt+γ3financeijkt+γ4ageijkt+γ5costalijkt

(2)

其中,subsidy表示政府補貼,用政府補貼與企業銷售額的比值表示;qysize為企業規模,用企業工業總產值與企業所在行業工業總產值的比值表示;finance為融資約束,用利息支出與固定資產的比值衡量;age指企業成立以來的時間。按照通常做法,本文在第一階段加入只影響企業出口決策而不影響出口表現的是否沿海地區虛擬變量。

tfpijkt=β0+β1ERIjt+βControlsijkt+θ·Imrijkt+vt+vj+εijkt

(3)

方程(3)為Heckman第二階段出口企業生產率模型,tfp代表出口企業生產率。該方程中加入了Imr項(逆米爾斯比率),用于克服樣本選擇性偏差,Imr項由第一階段Probit估計得到,即Imrijkt=Φ(·)/Φ(·),其中Φ(·)為標準正態密度函數,Φ(·)為相應的累計分布函數。除未加入是否沿海地區虛擬變量外,其余控制變量與式(2)相同。

(二)主要指標的界定和度量

1.發達國家或地區、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的界定。第一種方式是將普遍觀念認為世界上經濟最為發達的七國集團成員國(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加拿大和日本)界定為發達國家。第二種方式是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對發達國家的劃分,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中的28個發達經濟體和非OECD中的16個發達經濟體定義為發達國家或地區,其他的為發展中國家或地區*OECD的28個發達經濟體分別為澳大利亞、奧地利、比利時、加拿大、捷克、丹麥、芬蘭、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冰島、愛爾蘭、意大利、日本、韓國、盧森堡、荷蘭、新西蘭、挪威、波蘭、葡萄牙、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瑞士、美國和英國;非OECD中的16個發達經濟體分別為安道爾、巴林、巴巴多斯、文萊、塞浦路斯、愛沙尼亞、中國香港、以色列、列支敦士登、馬耳他、摩納哥、卡塔爾、圣馬力諾、新加坡、斯洛文尼亞和阿聯酋。。

2.環境規制的測量。本文采用綜合指數方法構建中國環境規制的綜合測量體系[11],選取廢水排放達標率、二氧化硫去除率、煙塵去除率、粉塵去除率和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等5個單項指標來衡量環境規制,具體方法如下:

(1)分別對每個指標標準化,消除指標間的不可公度性和矛盾性:

(4)

(2)計算各指標的調整系數Wg,給各行業的不同指標賦予不同的權重:

(5)

其中,Ejg為行業j污染物g的排放量,∑Ejg為所有行業污染物g的排放總量,Qj為行業j的工業總產值,∑Qj為所有行業的全部工業總產值。

(3)通過各指標的標準化值和權重,計算出各行業的環境規制強度:

(6)

(4)將各行業不同污染物的環境規制強度進行匯總,計算得出環境規制強度的平均值。

3.企業生產率的測算。OP方法分兩步計算資本、勞動在生產函數中的比重[12]:第一步,估算勞動在生產函數中的比重,得出不考察資本的OLS擬合殘差;第二步,以OLS擬合殘差為因變量,采用高階的多項式把資本及投資作為自變量,估計出資本系數。在此嵌入用Probit模型估算的企業生存概率并作為額外自變量放至回歸中,結合第一步的勞動系數和第二步的資本系數,通過索洛殘值法得到生產率。本文采用永續盤存法對投資進行估算,并將15%作為折舊率的默認值。

(三)數據說明

本文研究重點是企業出口目的地選擇對生產率的影響,需將用于計算生產率的企業數據和含有企業出口目的地信息的海關數據合并起來,但由于同一企業在《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和《中國海關進出口貿易數據庫》的代碼不同,故無法簡單合并。因此,本文參照田巍和余淼杰(2013)的方法,分兩步進行合并:第一步,采用企業名稱和年份進行匹配;第二步,對于用企業名稱無法識別的企業,采用企業所在地郵政編碼及企業電話號碼的后七位再次合并[13]。另外,考慮到《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存在指標缺失、指標異常等問題,本文按照謝千里等(2008)的方法進行了如下篩選:(1)刪除企業工業總產值、企業固定資產凈值等年平均余額缺失的觀測值;(2)刪除不符合會計原則及不滿足“規模以上”標準的樣本[14]。計算行業環境規制指標的各項數據來自歷年的《中國環境統計年鑒》。對于其他缺失數據,本文采用均值插補法進行補充。

三、實證研究及結果分析

(一)基本回歸結果

表1報告了環境規制與企業出口目的地選擇行為的Heckman兩階段估計結果,第(1)列為企業出口目的地選擇的估計結果,第(2)列為出口發達國家企業生產率的估計結果。從表1的估計結果可以看出,第二階段的逆米爾斯比率(Imr)估計系數均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說明本文樣本中存在明顯的選擇性偏差問題,出口目的地選擇方程和出口企業生產率方程是顯著相關的,進行Heckman兩階段估計十分必要。

首先,我們來看Heckman選擇模型第一階段——環境規制對企業目的地選擇的估計結果。表1的第(1)列顯示,環境規制的估計系數為正且通過了1%的顯著性水平檢驗,說明環境規制明顯促進了企業出口發達國家,這符合本文的預期。對企業而言,環境規制水平提高的一個直接后果就是成本增加,但環境規制也是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動力。在環境規制的刺激下,企業會盡可能地保持綠色生產和經營,滿足環境規制的標準。另外,企業為改善工藝而進行的研發投入和設備更新可促進產品質量提高,產品的高質量及出口企業的環保聲譽都是企業進入發達國家市場的必要條件。“出口自選擇假說”認為只有生產率較高的企業才會主動選擇出口,而環境規制通過“創新補償效應”可以提升企業生產率,那么環境規制引致的企業生產率提升也為企業選擇出口提供了條件。也就是說,環境規制水平的提高在為企業帶來成本、增加壓力的同時,也進一步提高了企業產品質量和企業生產率,而這些都為企業出口發達國家或地區提供了保障。

表1 環境規制與企業出口目的地選擇行為的估計結果

注:(1)“( )”內數值為糾正了異方差后的z統計量,“[ ]”內數值為相應檢驗統計量的P值,“{ }”為Stock-Yogo檢驗10%水平上的臨界值;(2)“* ”、“** ”和“*** ”分別代表10%、5%和1%的顯著性水平;(3)Kleibergen-Paap rk LM檢驗的零假設是工具變量識別不足,若拒絕零假設,則說明工具變量是合理的;(4)Kleibergen-Paap rk Wald F檢驗的零假設是工具變量為弱識別,若拒絕零假設,則說明工具變量是合理的。

對于其他影響企業出口目的地選擇的因素,研究結果表明,政府補貼有助于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率,為出口發達國家提供條件。與預期結果不一致的是,企業相對規模的估計系數顯著為負,說明企業規模的擴大并沒有促進企業出口發達國家。隨著企業成立時間的增加,企業可能“因循守舊”而導致生產率下降,并不選擇出口發達國家。融資約束的估計系數不顯著,說明融資問題對企業是否選擇出口發達國家的影響并不明顯。另外,企業地理區位特征的影響很大,但沿海地區虛擬變量的估計系數顯著為負,原因可能是沿海地區的區位特征及其開放政策更有利于企業出口,但企業出口目的地的選擇范圍也隨之擴大,企業并不一定會選擇出口到發達國家。

接下來,本文進一步分析企業出口發達國家后,環境規制對企業生產率的影響。從表1的第(2)列可以看出,環境規制估計系數顯著為正,這一結果說明了不同的出口目的地導致生產率提高的程度存在差異,企業出口發達國家后生產率會提高得更快。出口企業生產率的增長主要來源于競爭效應和學習效應[15],出口發達國家的企業迫于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只有盡力提高自身生產率才能繼續存活,競爭效應和溢出效應為企業生產率獲得更大幅度的上升提供了壓力和動力。同時,企業通過學習效應,改善生產流程和組織管理方式,引進更為先進的生產設備,以此提升企業生產率。另外,對于出口前已有研發投入的企業,出口對其生產率的提升作用幅度較大[16]。也就是說,出口到發達國家的企業能否吸引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出口前的研發。環境規制引致的創新效應無疑增強了企業出口學習能力,出口國的技術溢出進一步提高了企業生產率。

(二)基于工具變量法的再估計

嚴重的變量內生性會導致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計有偏和非一致,因此本文采用工具變量克服內生性問題。本文使用的環境規制工具變量為環境規制指標的滯后一期和1987-1993年的行業標準煤[17][8],Kleibergen-Paap rk LM統計量和Kleibergen-Paap Wald rk F統計量檢驗結果說明選取的工具變量是合理的,表1的第(3)、(4)列報告了工具變量法的回歸結果。我們可以看出,與第(1)、(2)列的初步估計結果并無較大改變,企業出口目的地選擇方程和企業生產率方程中的環境規制系數均為正且通過了10%的顯著性水平檢驗,說明環境規制不僅促進了企業出口發達國家,而且企業出口發達經濟體后生產率能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這一結果進一步驗證了本文的研究結論。

(三)擴大發達國家界定范圍的再檢驗

為進一步驗證企業出口目的地選擇對企業生產率的提高效應,本文將前述界定為發達國家或地區的44個經濟體進行穩健性檢驗。表1的第(5)、(6)列結果顯示,環境規制的估計系數都為正且通過了1%的顯著性水平檢驗,表明本文的估計結果較為穩健。也就是說,環境規制顯著促進了企業出口發達國家或地區,并對出口發達經濟體的企業生產率具有明顯的再提高作用。

(四)區分所有制的回歸結果

由于所有制性質的不同,企業的學習能力和自主創新的動力等會存在明顯差異,因此基于所有制視角考察環境規制對企業出口目的地選擇行為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那么,環境規制對企業出口目的地選擇和出口企業生產率的影響是否會因為企業所有制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呢?為回答這一問題,本文將樣本企業區分所有制進行Heckman兩階段估計。

由表2的估計結果可知,環境規制對民營企業和非民營企業出口選擇發達國家及出口發達國家企業生產率都起到了顯著的促進作用。可能的原因是,無論是為改善工藝而進行的研發投入和設備更新,還是對出口產品質量和出口企業環保聲譽的高要求,它們都使企業在環境規制的壓力下滿足進入發達市場的條件。民營企業具有靈活的經營方式和管理體制,使其在激烈的競爭壓力下積極學習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在出口經營中積累經驗和汲取教訓,從而能進一步提高生產率。另外,由于民營企業存在較大的融資約束,對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的自主研發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旦接觸到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和經驗,能敏銳地識別先進技術成果和經驗,通過學習效應進一步提高企業生產率。對于外資企業而言,它們多數是通過嵌入型技術獲得競爭優勢,而且有可能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前就獲得外部市場的經驗值[18],在環境規制進一步的刺激下,具有技術優勢的外資企業很容易出口發達國家,而競爭效應和學習效應使外資企業更容易提高生產率。國有企業在中國特有的國情下存在“所有制優勢”,雖然學習能力相對不足,但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其出口表現并沒有很差。

表2 區分所有制的回歸結果

注:括號內數值為糾正了異方差后的t統計量;“* ”、“** ”和“*** ”分別代表10%、5%和1%的顯著性水平。

四、結論與啟示

環境規制引致的“創新效應”為企業出口發達國家或地區提供了質量保障和技術支持,企業出口發達國家或地區后,不僅面臨更加嚴格的產品質量要求和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而且可以接觸更先進的技術和經驗,競爭效應和技術溢出效應使得機遇和挑戰并存,也為企業生產率獲得更大幅度的上升提供了壓力和動力。另外,本文通過區分企業所有制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分析,估計結果顯示無論民營企業、外資企業還是國有企業,在環境規制引致的創新效應及競爭效應下,都有可能選擇出口發達國家,對于出口發達國家的企業而言,其生產率也會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

本文的研究結論不僅對中國企業出口目的地選擇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從另一個角度再次凸顯了加強企業環境規制的必要性。出口企業要將出口發達國家作為出口目的地的首選,政府要對企業技術創新活動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尤其對出口持續時間較長的企業要加大支持力度,使企業形成以生產率較高促進出口、通過出口學習效應提升企業生產率的良性發展循環。另外,要進一步提高環境規制標準,使環境規制不僅成為約束企業排污行為、改善環境問題的重要手段,而且能促進企業加大研發力度,選擇更有效率的生產工藝和管理方法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從而獲取在發達國家市場上的出口競爭力。

[1] Levinson B.A.and Taylor M.S.Unmasking the pollution haven effect[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2008,(49),pp.223-254.

[2] Antweiler W.,Copeland B.R.and Taylor M.S.Is free trade good for the environmental?[J].American Economic Reivew,2001,(91),pp.877-908.

[3] Cave L.A.and Blomquist G.C.Environmental policy in the European Union:Fores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ollution havens?[J].Ecological Economics,2008,(65),pp.253-261.

[4] Low P.and A.Yeats.Do‘dirty’industries migrate[J].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1992,(159),pp.50-58.

[5] Mani,Wheeler.In search of pollution havens?Dirty industry in the world economy(1960-1995)[J].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1998,(7),pp.215-247.

[6] Ederington J.,Levinson A.and Minier J.Footloose and pollution-free[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5,(87),pp.92-99.

[7] 陸旸.環境規制影響了污染密集型商品的貿易比較優勢嗎?[J].經濟研究,2009,(4):28-40.

[8] 傅京燕,李麗莎.環境規制、要素稟賦與產業國際競爭力——基于中國制造業的面板數據[J].管理世界,2010,(10):87-98.

[9] Porter M.E.and C.Van der Linde.Green and competitive:Ending the stalemat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5,(9-10),pp.120-134.

[10] Heckman J.Sample selection bias as a specification error[J].Econometrica,1979,(47),pp.153-161.

[11] 李玲,陶鋒.中國制造業最優環境規制強度的選擇——基于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的視角[J].中國工業經濟,2012,(5):70-82.

[12] Olley,Steven and Pakes,Ariel.The dynamics of productivity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industry[J].Econometrica,1996,(64),pp.1263-1297.

[13] 田巍,余淼杰.企業出口強度與進口中間品貿易自由化:來自中國企業的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13,(1):28-44.

[14] 謝千里,羅斯基,張軼凡.中國工業生產率的增長與收斂[J].經濟學(季刊),2008,(3):809-826.

[15] Amiti M.and J.Konings.Trade liberalization,intermediate inputs and productivity:Evidence from Indonesia[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7,(93),pp.1611-1638.

[16] 戴覓,余淼杰.企業出口前研發投入、出口及生產率進步——來自中國制造業企業的證據[J].經濟學(季刊),2011,(1):211-230.

[17] 李小平,盧現祥,陶小琴.環境規制強度是否影響了中國工業行業的貿易比較優勢[J].世界經濟,2012,(4):62-78.

[18] 趙永亮,楊子暉,蘇啟林.出口集聚企業“雙重成長環境”下的學習能力與生產率之謎[J].管理世界,2014,(1):40-57.

(責任編輯:化 木)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Enterprise Productivity: Does the Destination Really Matter?

WANG Jie1, LIU Bin2

(1. School of Economics,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70001, China; 2. China Institute for WTO Studies,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29, China)

Based on China’s industrial enterprises data and import-export trade data from 2000 to 2006, this paper tests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enterprises’ choices of export destination and the productivity of those enterprises exporting to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not only promotes enterprises’ exports to developed countries, but also helps to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of those enterprises exporting to developed countries. These results are further proved by the estimation based on the method of instrumental vaiables and by expanding the scope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Besides, the effect of environemtnal regulation on enterprises’choices of export destination is not influenced by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orporate ownership.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export destination; productivity

2014-07-14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3&ZD158);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基金資助項目(CXTD4-08);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重點研究基地資助項目(13ZXWTO03)

王杰(1984-),女,河南鄭州人,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生;劉斌(1984-),男,山東濰坊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F124

A

1004-4892(2015)03-0098-07

猜你喜歡
環境企業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8期)2022-09-20 06:44:30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6期)2022-06-29 01:11:4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云南畫報(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不能改變環境,那就改變心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福利网址| 久久亚洲黄色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最新|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av专区久久|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直播| 欧美无遮挡国产欧美另类|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久网址|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第一区免费|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欧美五月婷婷| 日韩成人高清无码|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2023|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微拍一区|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热99精品视频| 日韩不卡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少妇露出福利视频| 亚洲成人手机在线| 国产精品色婷婷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大全|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91精品专区|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电影| 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的| 2021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男女XX00免费观看| 午夜天堂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本不卡网|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视频精品| 国产在线麻豆波多野结衣| 小蝌蚪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免费观看| 久久青草免费91线频观看不卡| 日本国产在线| 欧美一级在线看| 久久伊伊香蕉综合精品| 色综合狠狠操| 欧美视频二区|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99偷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怡春院|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国产精品视频公开费视频|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88|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 国产人人乐人人爱| 色悠久久久| 日韩免费成人|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91系列在线观看| 国产99精品视频| 亚洲综合婷婷激情| 91亚洲精选| 色婷婷丁香| 亚洲欧美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999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久久网| 制服丝袜 91视频| 国产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 免费观看男人免费桶女人视频| 2020国产精品视频| 色香蕉影院| 午夜三级在线| 为你提供最新久久精品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 好久久免费视频高清|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