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晶
【摘要】CBI理念是一種融合內容教學與語言教學為一體的英語教學理念。將該理念運用于英語新聞聽力教學,由傳統的以語言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向以新聞主題內容與語言知識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為新聞聽力教學改革提供了新視角。
【關鍵詞】CBI理念 聽力 新聞 英語教學
一、引言
英語聽力課是大學英語專業教學的核心課程,而英語新聞教學又是聽力教學的重中之重,其內容涉及政治、軍事、經濟、歷史、文化、科技等各個領域。該內容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國際形勢,開闊眼界,拓展知識,并能用流利的英語進行相關交流,這也正符合《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然而在實際的英語新聞聽力教學中,大多數教師仍使用傳統的教學法,即單方面強調語言知識的輸入,使語言從內容中分離出來,從而忽視了學科內容本身,這勢必違背了語言能力培養的要求。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是以內容為主導的教育理念,該指導下的英語新聞教學將新聞信息和語言知識有機融合,使學生在了解新聞信息的同時習得新聞語言知識,為創造復合型人才打下了牢實的基礎。本文旨在探討CBI理論在英語新聞視聽教學中的應用,期望更多的教師能夠關注這一理論。
二、CBI理念的定義及英語新聞的特點
1.CBI理念的定義。CBI理念的全稱是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是指以內容為基礎的外語教學模式,也可稱作內容教學法。該理念提出在英語教學中語言教學不能脫離學科內容教學,要將專業學科內容和英語語言知識相結合,為學生學習英語提供真實的語言環境,使他們通過學科知識獲取語言技能,以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CBI理念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加拿大,80年代開始廣泛被學者所關注,國內外教育工作中逐漸嘗試將該理論運用在教學當中,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該理念包括常用的四種教學模式,分別是主題模式、保護式專業教學模式、輔助模式和專門用途模式(章文君2008)。四種教學模式由于學科內容和學情差異而各有不同,但相似之處在于四種模式都強調以內容為中心的語言教學。
2.英語新聞的特點。聽力課程中的新聞英語具有內容覆蓋面廣、文化價值高、實效性強;語言新穎精煉、專業性強、實用性大;結構相對固定等特點。在內容方面,新聞英語涵蓋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生活等與當今社會息息相關的真實報道。學生學習了新聞內容就能了解國內外時事和發展動態,獲得豐富的知識,為今后跨文化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礎。在語言方面,新聞英語用詞多使用專有名詞、新造詞、縮略詞等,這些詞匯隨著時代和互聯網的發展而不斷豐富、更新,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和創新力,擴大了學生的新聞詞匯量。英語新聞的句式結構松散,多用同位語、插入語、賓語從句、定語從句等報道新聞內容,使新聞活潑、生動。在結構方面,英語新聞報道多采用“倒金字塔”結構,即把新聞最主要,最濃縮的內容放在報道開頭,也叫新聞的導語。新聞導語通常包括6大要素,who、what、how、why、where、when,學生聽懂了導語也就掌握了新聞大意。
從英語新聞的特點可以看出,新聞的語言知識是依托新聞內容而存在的,它不是單一的,分離的。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以新聞內容為主導,同時貫穿新聞語言的講解,這也正符合CBI所倡導的教學理念。
三、CBI理念在新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
根據新聞聽力課的內容安排和我國學生英語語言學習現狀,CBI理念在新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主要采取主題教學模式,也就是說教師在授課中選取學生感興趣或時代性強的某一新聞話題、主題和學生展開討論,使學生理解新聞內容,獲取知識。同時圍繞話題、主題進行英語語言的滲透。
1.聽前。聽前準備工作是一堂課成敗的關鍵。首先,選定主題。教師在授課前應選擇好相關新聞聽力主題以備學生提前收集背景知識。新聞聽力材料可以來源于BBC、VOA、CNN等廣播電臺,在學習的初級階段,教師可以選擇長度、難易程度適中的慢速新聞,以保證新聞聽力內容輸入的可理解性。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積累了一定的新聞知識和新聞語言后,選材可以逐步過渡到常速新聞。新聞內容的選擇要注意廣泛性、時效性、知識性、趣味性和客觀性。這就要求教師隨時關注電視、報紙、網絡,追蹤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熱點問題等。內容要以主題方式呈現,例如近期國內發生的霧霾現象、反腐倡廉活動、郵輪沉船災難、危險物品爆炸事故等,國外熱點新聞如:飛機失聯、IS恐怖襲擊、肯尼亞大學遭襲、尼泊爾地震等。學生對于這些主題熟悉且感興趣,從而激發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其次,收集背景資料。新聞主題選好后教師在課前把相應的主題布置給學生,并將學生分為4-5個小組,讓他們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自主的利用電腦,圖書館等資源查找、搜集相關背景知識而后整理、歸納、分析資料。這種合作學習方式可以使每位學生參與其中,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培養了他們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整個過程中應起到引導作用,給學生設定主題后,要給學生提供一定的線索和思路,指引他們查找資料的方向,例如爆炸事件這一主題,教師應提示學生查找爆炸發生的時間、地點、起因、結果、造成的危害等相關信息。最后,討論和預測。資料搜集后學生以小組匯報形式在課堂上討論和預測聽力內容,掃清聽力障礙,為把握新聞大意做好鋪墊。
2.聽中。聽前的準備工作保證了課堂聽力活動的順利開展。背景知識的搜集使學生有備而戰,調動了他們的積極主動性,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他們聽前緊張焦慮的情緒,也使他們對即將聽到的新聞有了探知的欲望。教師已備好的課要按照CBI教學模式,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和教學內容,其設計都要以新聞聽力內容為中心。課堂授課中,首先,教師播放音頻,讓學生安靜的聽1-2遍完整的新聞,這一過程實際上是讓學生檢驗和比較頭腦中已儲存的信息和音頻中所反映的信息的異同。音頻播放完畢后,教師詢問學生音頻中所聽到的新聞大意,并通過一系列的問題來詢問細節內容,如:新聞首先發生了什么?接下來發生了什么? 事情發生的結果是什么?這些問題緊緊的抓住了學生的思維,保證了課堂活動的有效性。其次,在學生把握了新聞大體內容之后,教師可以詢問學生有哪些聽不懂或很模糊的信息,如生單詞、長句、難句,要給予學生線索并一一解答。最后,利用設計好的以主題內容為主導練習帶領學生回顧和總結新聞內容。整個聽中環節體現了教學將主題知識和語言知識有機結合,學生即掌握了新聞大意,又學習了相應的新聞專業語言。
3.聽后。很多學生錯誤的認為聽前和聽中環節結束后,整個聽力過程也就結束了。然而,聽后縱觀每一學習階段,理清知識脈絡,總結學習方法,找出不足才能真正積累經驗、獲得啟發。在此環節,每組成員可以口述新聞主題內容給組員聽,鍛煉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之后要求學生表達對新聞的個人觀點,不同的觀點辯論碰撞出火花,培養了他們的思辨能力和新聞敏感度。
四、結語
CBI英語教學理念是一種新型的、先進的教育理念,它將學科內容和英語知識融為一體,符合當今英語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即培養出21世紀具有國際化特點的復合型人才。英語新聞聽力課作為一門綜合性課程,有它自身獨具的特色,可以完美的將CBI理念貫穿進去。學生學好這門課,就可以運用扎實的英語語言技能從事有關外交、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科技等行業。因此CBI教育理念需要更多學者和教師的關注和研究,充分發揮它的作用,為英語教學和教師發展提供廣闊的平臺。
參考文獻:
[1]Dupuy B.Content-Based Instruction:Can It Help Ease the Transition from Beginning to Advanced Foreign Language Classes?[J].Foreign Language Annals,2000,(32/2).
[2]Kasper L (ed.).Content-Based College ESL Instruction[C].Mahwah,NJ:Lawrence Erlbaum,2000.
[3]陳媛媛.構建大學英語新聞聽力課程“雙自主學習模式”實踐[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
[4]方紅.CLIL理念在英語專業視聽課新聞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學術月刊,2010,(3).
[5]黃娟.CBI模式及其在專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J].長沙大學學報,2007,(7).
[6]許愛軍.英語新聞視聽教學的理論和實踐[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2,(1).
[7]張琴芳.Krashen的“輸入”理論對英語新聞聽力教學的啟示[J].江蘇工業學院學報,2006,(12).
[8]章文君.CBI與工學結合的高職專業英語教學創新——以“電子商務專業英語”為例[J].外語界,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