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貴州新路”
7月20日至21日,貴州省委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我省重要講話精神作出全面部署,對“走出一條有別于東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區的發展新路”的內涵與特征作出闡釋。
突出環境保護:牢固樹立“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的理念,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自然環境,在制定規劃、出臺政策、引進項目、發展產業時,注意算環境賬、算長遠賬、算綜合賬,防止先污染后治理、邊污染邊治理,讓“多彩貴州,拒絕污染”成為全省上下的共識和行動。
突出綠色循環:按照循環經濟理念規劃產業、建設項目,運用先進技術、生產工藝和制造設備提高資源加工利用水平,促進資源集約利用、廢棄物交換利用、能量梯級利用、廢水循環利用和污染集中處理,形成低耗能、低排放、可循環、可持續的綠色生產模式。
突出協調共享:強化以城帶鄉、城鄉一體的政策激勵機制,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礎設施聯通化、居民收入均衡化、要素配置合理化、產業發展融合化,發揮自然、人文優勢建設山水田園城市和美麗鄉村,讓城鄉居民享受到更多的發展成果。
突出集聚集約:集中發展工業園區,規范建設標準廠房,搭建研發和轉化平臺,引導企業入園區、進廠房、用好平臺,改善產業協作條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實現項目配套組合、企業集聚共生、產業集群發展,防止低水平重復和粗放式增長。
突出民族文化:發揮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優勢,深度融合和充分展示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保護民族文化村寨,建設民族風情城鎮,開發民族傳統商品,做強文化產業、繁榮文化事業,提升“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貴州”文化品牌。
這是一條奮力后發趕超、加快縮小與全國發展差距的新路,要發揚追趕、領先、跨越的精神,大力推進“四化同步”,促進總量、均量、質量“三量提升”,加快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
這是一條堅守兩條底線、正確處理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關系的新路,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確保加快發展和生態環保須臾不分開、時刻不松懈。
這是一條以開放倒逼改革、全面推進深化改革的新路,要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加快建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大力引進先進生產力和生產要素,通過深化改革開放釋放后發優勢、實現后發趕超。發趕超。
這是一條全面推進法治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路,要堅持經濟建設、社會治理兩手抓、兩手硬,強化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營造安定團結、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注重以構筑“精神高地”引領干事創業。高舉“發展、團結、奮斗”的旗幟,營造團結和諧、共創事業的良好政治生態,通過深入推進解放思想“十破十立”和大力整治“庸、懶、散、慢、浮”,點燃廣大干部敢想會干為人民的創業激情,構筑“自覺自信自強、創先創新創優”的“精神高地”,增強沖出“經濟洼地”的底氣和信心。
注重以主基調主戰略引領趕超跨越。圍繞實施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主基調和工業強省、城鎮化帶動主戰略,以實施“5個100工程”為抓手,完善增比進位的業績激勵機制,強化項目觀摩的實地考核辦法,增強內生動力,聚集外部要素,補齊工業化、城鎮化的短板,確保實現高于全國、高于西部的發展速度。
注重以高端定位引領創新轉型。順應時代趨勢,發揮比較優勢,敢于無中生有,擺脫對能礦資源的過度依賴,大力培育和發展大數據、大健康等具有領先意義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大做強體現貴州名片的特色優勢產業,在創新驅動發展、構筑現代產業體系上搶占先機、贏得主動,實現彎道取直、后發先至。
注重以綠化貴州引領生態建設。針對卡斯特地貌復雜性和生態脆弱性,把林業作為生態建設的主陣地,強化綠化激勵機制,綜合推進植樹造林、水利建設、石漠化治理,普遍開展生態縣、生態鄉、生態村創建活動,以零容忍態度和法制化手段嚴懲破壞生態行為,建設魅力獨特、令人向往的“公園省”。
注重以扶貧開發引領民生改善。把扶貧開發作為第一民生工程,大力弘揚“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精神和“馬上就辦”作風,從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入手,強化“減貧摘帽”機制,完善精準扶貧措施,落實社會保障兜底,引導全社會真扶貧、扶真貧,不斷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奮力撕掉貧困落后的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