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瑾
論國有企業表外融資的理論和監管措施
◎張瑾
表外融資,是指不需列入資產負債表的融資方式。企業將籌措到的資金不在資產負債表內直接反映,而其所形成的費用及利潤在收益表中反映的籌資行為。表外融資近幾年被企業廣泛運用,特別是中小企業。一方面,它規避了會計準則及國際會計慣例的某些限制條款,融資方式更加靈活、積極,融資渠道更加寬廣、順暢。另一方面,表外融資的會計信息缺乏可信度和完整性,甚至存在欺騙公眾,損害投資者和債權人利益的行為。特別是國有企業的表外融資,更加大了監管的難度。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特別是資本市場的國際化水平越來越高,傳統的融資方式局限了企業的融資渠道和規模。于是,層出不窮的融資手段大大的豐富了金融市場。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小國有企業,由于歷史遺留問題比較嚴重,負債率居高不下,企業經營出現停滯等原因,傳統的融資方式無法給企業帶來所需資金。而表外融資為企業開辟了新的融資渠道,這種低門檻的融資方式迅速受到熱捧。同時,由于該融資方式的過程不能及時體現在資產負債表中,造成了監管的不到位。本文在分析表外融資的理論基礎上,提出對表外融資合理監管的建議。
表外融資的主要形式。
經營租賃:經營租賃本質上是一種融資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企業的投資報酬率;售后回租:通過售后回租,承租人實現了資產的貨幣化,售后回租的實質是用租賃資產的所有權作為抵押的融資方式;商品代銷:受托方不俱有商品所有權,不需要承擔風險,不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是一種通過收取手續費完成的表外融資;來料加工:同商品代銷類似,是通過收取加工費完成的表外融資;通過未合并企業向外籌資:企業通過向未納入合并報表的非控股公司轉移資產,由非控股公司清償債務的間接表外融資方式。
應收票據貼現:不具追索權的應收票據貼現是通過抵押未到期應收票據來進行表外融資;出售應收賬款:出售應收賬款在財務處理上只體現資產的變化,構成表外融資;資產證券化 :資產證券化是“將企業(賣方)不流通的存量資產或可以預見的未來收入構造和轉變成資本市場上可銷售和流通的金融產品的過程”,從而形成了表外融資;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衍生工具所產生的負債一般不體現在資產負債表中,實質上是表外融資方式。
表外融資產生的原因。
融資渠道狹窄,方式單一,表外融資可以更好的幫助中小企業提供資金來源;企業遺留問題多,經營困難,信用等級低,直接融資難度大;現行會計制度中的權責發生制為表外融資提供了可能;采用歷史成本的計量方式使企業更傾向于表外融資;表外融資優化了財務比率,粉飾了財務狀況,順暢了籌資通道表外融資還加大了財務杠桿作用,提高了權益資本利潤率,美化了企業經營狀況;表外融資更減少了通貨膨脹的壓力,增強了資產的流動性。
表外融資對財務報表的影響。影響了會計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實性。表外融資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和負債情況不完整,反映在利潤表中的利潤不真實,同時還影響現金流量表的及時性;影響了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比性。由于信息的不對稱和會計口徑的不一致,使報告使用者會產生誤區;加大了財務風險。管理者一味的進行表外融資,使賴于財務報表制定的公司戰略和決策項目因為財務信息的割裂而可能出現失誤。大大的提高了企業的財務風險;不可避免的融資風險。表外融資加大了企業的財務杠桿作用,使企業的每股收益增加,投資者從中獲利會擴大表外融資的范圍,同時加劇了企業融資風險;財務比率的各項指標失去使用價值。由于表外融資造成的財務報表的失真使得企業用于管理的財務指標無法真實反映企業的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可能增加融資成本。表外融資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融資成本,但這是只考慮融資本身所產生的成本,對于表外融資的機會成本和職業成本沒有考核,全盤計算表外融資成本可能不降反升。
完善立法體系,建立監管制度。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國有中小企業面臨著生存環境的重大變化,決定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投融資業務呈現了日新月異的景象,應運而生的表外融資業務提高了國資委對企業特殊業務監管的要求。相關部門應通過完善法律和法規,建立健全金融體系,實現對表外融資的有效監管制度,正確引導企業采用表外融資。
規范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雖然我國的會計準則不斷完善,但是會計準則的相關內容還是無法跟上金融市場的瞬息變化,會計準則缺乏前置性,表外融資依然是會計準則規范的空白點。國際上對表外融資要求盡可能納入財務報表的核算范圍內,對相關業務做了具體規定。因此,應該加強會計準則與國際接軌,對會計要素要有準確的界定,減少法律空隙給企業帶來的“實惠”。在制定會計準則時,要保持會計準則和金融監管規則的協調,加大風險評估,充分使用會計報表附注披露功能。對于國有企業的表外融資業務,國資委應該進行相關的風險評估,充分研究表外融資對企業各方面的實際影響。要進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監督。表外融資作為企業重要的理財活動,所引起的資產和負債不在資產負債表上列示,但是應該在會計報表附注中充分披露,要單獨進行闡述,要增加文字段說明內容。
加強審計力度,實施專門審計程序。國資委應該發揮監事會的監督功能,對表外融資業務要實施專項審計,跨年度的表外融資業務要在年末對項目進行專項審計,業務結束要對整體業務進行全面審計,將表外融資業務審計同資產負債表審計同等對待。審計結果要納入企業年度考核體系。
依托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為國有中小型企業搭建投融資平臺。通過各種形式的風投和擔保為企業搭建投融資平臺,在資金保障方面探索出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我國的金融改革一步步深化,金融體系一步步完善,金融市場一步步成熟,為國有中小型企業的投融資開辟了更廣闊的空間。我們應該尊重事實﹑遵守法律﹑適應市場,讓更多的國有企業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
(作者單位:廊坊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