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寶華
農村土地流轉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夏寶華
土地是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重要的生產要素,也是稀缺的不可再生資源,而農村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重要載體,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在大量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的背景下,農村土地出現閑置現象,嚴重影響到農村經濟建設的發展。現階段,大多數的農村土地經營管理都是呈現零散狀態,實行的是粗放式種植,無法實現大規模的集約化作業,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農村土地流轉是實現大規模集約化作業的重要途徑,是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方式,所以急需對農村土地流轉進行改革,加快土地流轉的進程。
農村土地流轉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也是農業經濟改革的重要手段,實現農村土地流轉,有利于對土地的高效利用。通過土地流轉,能夠將大面積的土地進行集約化生產,利用機械化的方式實現科學種植,能夠有效的提升農業產量和質量,為農業經濟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但是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由于受到種種因素的制約,農村土地流轉進程緩慢,嚴重影響到農業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所以需要對潛在問題進行剖析,找到制約因素,然后有針對性的制定出相應的對策,加速農村土地流轉的進程。
農村土地流轉目前還不夠成熟,還處于初級階段,沒有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大范圍的普及,這是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由于傳統的土地經營都是分散式的,所以每家的土地大多數呈現條塊狀分布,不利于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農業產量不高。而目前實行的土地流轉,大多數是農民自發形成的,基本都是農民外出務工,而將土地承包給其他農戶種植的形式。這種形式的土地流轉基本都是農戶與農戶之間,農戶與企業之間的承包,并沒有規范的合同,規模較小,主要遵循的是自愿原則,所以土地流轉的意義不大。農村土地流轉的現狀還處于自發狀態,沒有形成大規模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流轉,所以從長遠的角度來講,不利于農村經濟的發展。為了改善這種現狀,就需要人為進行干預,從而促進農村土地流轉的進程,為提高農業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農民在思想觀念上比較保守,進行農村土地流轉,農民的思想觀念占據主要的決定權,因為農村現有土地大多數都是農民擁有承包權,所以要加速土地流轉,就需要農民從主觀上認識到土地流轉的重要性,對于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從而自愿加入土地流轉的隊伍。但是由于農民在思想觀念上受到傳統的束縛,所以進行土地流轉的意愿不夠強烈,這是影響農村土地流轉的重要因素。主要原因是農村土地流轉機制不夠健全,農民認為土地流轉能夠獲取的經濟效益不高,對于土地持有升值態度,所以處于觀望態度,這些都來自于農民的小農意識,沒有從長遠的角度對農業經濟發展進行設想。
開展農村土地流轉的工作方式及目的上存在偏差,在進行農村土地流轉中,應該注重工作方式和最開始的目的,不要為了追求虛假的榮譽,而損害到農民的切身利益。在部分農村地區實行的土地流轉,為了完成上級制定的任務,在沒有對農民開展思想工作的情況下,強制執行土地流轉,完全違背了農民自愿的原則。土地流轉應該利用市場運行機制來推動,而不是以政府的行政手段來干預。在目的上也出現了本末倒置的現象,土地流轉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而部分地區在農民沒有就業出路的情況下,為了增加集體財政收入,對農民土地進行強制征收,這種工作方式無法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土地流轉的目的。
此外,外部環境障礙也是制約土地流轉的重要因素,在市場大環境下,為農民提供非農就業的機會有限,農村富于勞動力轉移緩慢,而農民在無法徹底離開土地的情況下,土地流轉進程緩慢。土地交易需要正規合法的中介組織機構,對于土地交易的整個流程進行監督和服務,但是現階段,這類結構比較匱乏,影響到土地流轉市場的健康發展。

尊重農民意愿﹑維護農民利益。農民在土地流轉過程中基本上是弱者,相關部門應當維護農民的利益,尊重農民的意愿和話語權。同時,要合理評估土地價值,完善土地流轉制度,提供多種流轉方式供農民選擇,增強合同的科學性﹑預見性﹑嚴肅性,既保證農民能夠分享土地增值的收益,又能保證土地轉讓期間的穩定,發揮土地規模經營的效果。
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為土地流轉創造條件。要大力發展非農產業,特別是工業經濟的發展可以吸納當地大批勞動力,使農業富余勞力有新的就業渠道和收入來源,從而為他們離開土地創造條件。大力發展高效農業,高效農業或項目農業主要以產業化龍頭企業為主體,龍頭企業經濟實力強,對土地的需求和用工需求也高。積極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合作社從事各種種養殖和加工,可以延伸農業產業鏈,市場化和規模化程度高,既可以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也可以吸納農民入股﹑參股,有利于把農民從自家土地上解放出來。
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轉的市場服務體系。集體經濟組織已不宜繼續承擔農地流轉的中介服務工作,應當建立獨立于集體和土地使用者之外的相應的市場服務體系,為農地流轉提供公平交易的平臺,促進農地的流動和集中)及土地交易﹑土地融資等中介機構,幫助﹑協調辦理流轉手續,使服務專業化﹑社會化。完善的市場服務體系能夠有效地降低土地流轉的交易費用﹑提高配置效率,促進農業人口轉移﹑土地集中和產業集約化。
在農村開展土地流轉,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農民經濟收入,促進農業經濟建設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開展土地流轉,有利于對土地進行大規模﹑集約化管理,實行機械化作業,利用科學的種植方法,能夠有效的提升種植產量和質量。但是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卻存在種種制約因素。所以為了加速農村土地流轉的進程,需要在思想意識上改變農民的觀念,完善土地流轉運行機制,采用科學的工作手段,循序漸進的開展,為提高農民經濟發展水平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甘南縣甘南鎮農村經濟服務中心經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