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林涵
口岸通關便利化,為企業大“減負”
□ 文/本刊記者 林涵
對市場和企業來說,時間和效率就是金錢。
北部灣經濟區實行通關一體化以來,經過近兩年的改革和創新,通過簡化通關手續,提高通關速度,為企業節省了不少成本,減輕負擔。受益于通關便利化的企業也伸出大拇指,紛紛為“經濟區口岸通關便利化”點贊。
如何“簡化通關手續,提高通關速度”?“口岸物流聯動系統”、“三個一”、“單一窗口”……這些看似深奧難解的詞匯作為解讀這一疑惑的關鍵詞,正在成為企業打開財富之門的金鑰匙。
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口岸辦公室李建良處長介紹,2015年6月4日,廣西電子口岸物流聯動系統在南寧關區通過專家評估驗收。2015年7月1日起,該系統在南寧關區全面推廣應用。口岸物流聯動系統的上線標志著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口岸通關一體化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口岸物流聯動系統是無形的,但帶來的便利化是實實在在的。” 李建良說。
通過口岸物流聯動系統,每天所有監管場所卡口系統,貨物庫存流轉等通關物流信息實現實時數據聯網,進一步提高了口岸進出境運輸工具作業效率及進出口貨物驗放速度。李建良解釋道:“具體來說,企業不用在碼頭和海關之間來回傳遞紙質單證,船舶作業時間可節省2個多小時;以放行電子數據取代紙質單證,企業辦理提貨和裝貨手續節省至少半個小時。”
物流聯動系統設計分析師樊東明向記者介紹了物流聯動系統的顯著作用。“物流聯動系統可以實現報關行及各聯檢部門的數據共享,數據一旦共享之后,可以最大化實現貨代、船代、港務等報關數據循環。“也就說一個艙單錄入后,其他部門如貨代、報關、船代等可以將自己部門的數據錄入,各部門共同完善一個艙單。以前這個環節至少需要花上半天的時間,現在只需兩分鐘就可以完成。”
物流聯動系統的使用,大大改變了企業以往需多次往返碼頭、船方、海關等各部門辦理貨物的海關通關監管手續的局面。談起物流聯檢系統為企業的減負,廣西捷誠國際物流有限公司運營總監楊斌深有感觸:“進境船舶自靠泊到卸貨手續辦理時間由過去的2-3小時壓縮到半個小時之內,平均縮短2.5小時。而且,如今足不出戶即可完成,較以往減少了最多8、9次往返,平均每次往返節約2-3個小時。對我們企業來說,時間的減省,效率的加快,人力成本的減低,都是看得見的好處。”

2014年11月11日,廣西關檢合作“三個一”改革在防城港口岸和憑祥口岸同時啟動。2014年12月,“三個一”通關模式在廣西所有監管場所全面推行。“三個一”通關改革實施半年多來,企業已使用一次申報系統開展業務幾千票,應用效果逐步顯現。目前企業累計使用“一次申報”系統開展業務4000票,申報項目減少70多項,為企業減少錄入工作量45%;關檢合作實施“一次查驗”200多票,貨物種類覆蓋水果、家具、紅酒、廢舊五金等。
對于關檢合作“三個一”改革,中國外運廣西防城港公司報關報檢部經理林文鋒深有感觸。在接受采訪時,他詳細地向本刊記者梳理了一下在未進行廣西電子口岸大通關統一申報平臺時的報關前準備工作:首先是企業提交運抵報告,港務局核實后,將數據發送至海關,運抵報告申報成功,打印托運單,交給船代,再向海關申報。“單是申報前準備工作就使得企業將大量精力耗費在來回跑腿上,對企業來說,非常地不方便。”林文鋒說,“推行‘三個一’改革后,結合海關放行無紙化、船舶進境申報作業無紙化、物流業務審批無紙化等改革項目的推行,信息化的操作流程使得原來3-4小時才能做完的申報前工作縮短至2分鐘。而且,效率提升的同時,準確性也大大提高了。”
廣西捷誠國際物流有限公司運營總監楊斌還介紹說,以查貨放行環節為例,在未實施“三個一”之前,海關部門和商檢部門分別對貨物進行查驗,每檢查一次,就需要吊柜一次,吊柜一次費用為100-150元人民幣。據楊斌表示,廣西捷誠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業務范圍主要是散雜貨,一年大概800個貨柜,吊柜查貨大概在幾十個左右,這相對于其他大型企業來說,量是比較少的,但節約的成本是看得見的。

中國廣西防城港北部灣港務有限公司指揮中心
據李建良介紹,在關檢“三個一”基礎上,將海事、邊檢、交通等部門納入改革范疇,進一步優化口岸監管執法流程和通關流程,實現進出口貨物一次申報、進出境交通工具聯檢核放,扎實推進了“單一窗口”的建設。
在采訪過程中,一位防城港海關官員介紹,如一家南寧的企業欲從越南進口一批拖鞋,貨物走水路將從防城港進關,在未推行經濟區通關便利化相關措施之前,企業貨主需要從南寧來到防城港,向防城港海關以及一些聯檢部門提交貨物申報,申報手續辦妥后,才能將貨物運回南寧。經濟區通關便利化相關措施推進后,按照屬地條件,現在這家企業貨主在南寧就可以網上申報,通過物流聯動系統的信息資源共享,防城港海關收到申報后,核實條件,申報成功,貨物進關,通過物流公司將貨物運至南寧,進口貨物流通市場。物流聯動系統將各種手續和流程實質性簡化,企業減負,通過一體化獲得企業點贊。“同城化可以不用幾個城市來回跑,單一窗口不用幾個部門來回跑。”
在防城港貨場東門卡口處,崗亭里并無一人守卡抬杠放行,但滿載貨物的大卡車卻有條不紊地刷卡通行。原來“芝麻開門”的密碼是一張小小的卡片——防城港口岸車輛通關卡。就是這張通關卡,為貨物運輸物流提供“一站式”服務。據李建良介紹,監管場所卡口抬桿相應時間由過去的15-45秒縮減至6秒左右,車輛峰值通過率提高了一倍。
此外,區域通關合作也取得積極進展。據李建良介紹,廣西已正式納入“泛珠”四省區通關一體化改革范圍。2015年5月1日起,廣西正式納入廣東地區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范圍,“泛珠”四省區11海關通關如一關,免去了多重繁雜通關手續,進一步便利企業在四省關區內快速通關,降低了物流成本。在區域通關合作方面,李建良透露,廣西也在積極推進中南、西南口岸合作,積極探索建立區域通關協作聯系機制,旨在通過區域聯動,將廣西的通關便利化與外界對接起來,為企業帶來更多的便利。
與此同時,為服務“一帶一路”構想建設和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建設,適應新形勢下的廣西與東盟國家貿易投資便利化,廣西率先提出了探索和推動與東盟國家“兩國一檢”通關便利化合作的構想,并編制了相關可行性研究報告。“兩國一檢”通關模式得到了東盟國家的積極回應。特別是在得益于中馬“兩國雙園”的合作模式,中馬兩國在“兩國一檢”上,有許多的共識。同時,中越兩國的地緣優勢和中越貿易往來不斷擴大的現狀,也讓中越兩國在“兩國一檢”上邁出了實質性步伐。就在2015年11月,中越雙方已經同意推動友誼關作為中越邊境口岸新型便利化通關合作的第一個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