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之涓
摘 要: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被越來越多的學校所采用,要想使得案例教學法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其作用,就要對案例教學法進行深入研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提出:通過啟發學生勇于提問和指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討論、辯論等方式,給予學生表達自己學習見解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案例教學法符合了新課程的標準,適應了新型的教學形式,所以,從案例教學法的發展、作用以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三個方面對案例教學法作出分析。
關鍵詞:思想政治;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不同于傳統教學法,適應了教育改革的發展。《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要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在教學活動中,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積極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案例教學法就是通過引用案例達到教學的目標。教師根據教學的內容與重點,選取教學所需的案例,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一起探索、分析和討論,從而加深學生對教學知識的記憶,幫助學生掌握教學重點與難點,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案例教學法符合新形勢下素質教育的要求,是教學活動可取的教學法之一,對教育改革有著深刻的影響。
一、案例教學法的發展
案例教學法起源于1920年,美國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提出了這一教學法,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在不斷地探索與發展中,案例教學法開始逐步深入人心。把案例教學法應用于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所使用的案例都是來自于商業管理的真實情境或事件,透過此種方式,有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討論,實施之后,頗具績效。這種案例教學法到了1980年,受到了師資培育的重視,認識到了案例教學法在教學中所起到的作用與在師資培育課程中的價值,從而案例教學法正式成為“哈佛教學模式”的一大特色,被廣泛應用于哈佛大學一些學院的教育教學中。隨著案例教學法的成功,我國教育界也開始重視并引用,現在案例教學法在我國教育界已日趨成熟,而且促進了我國教育界的改革與發展,為我國的教育改革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二、案例教學法的作用
1.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傳統的教學注重“教”而不注重“學”,傳統教學采用的是灌輸式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把現成的知識與方法傳授給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由于學生缺乏自己探索、自己研究的經歷,只是單一地接受知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牢固,甚至對一些教學難點不理解,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案例教學法打破了灌輸式教學的模式,在教學中運用真實案例讓學生發揮自主創新能力和探索能力,自己去發現、研究、探索,找出解決辦法。在實踐中,學生對學習中的未知充滿了好奇心和探索心,這就使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被激發了出來。帶著對知識的渴望,學生在不斷探索中養成了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2.培養學生的交流技能
案例教學法就是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在案例教學的后期,每位學生都要對自己的探索結果進行發表。學生五花八門的新奇想法與自己對案例不同程度的見解可以讓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借鑒,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拓寬學生的思路。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在發表過程中,學生提高了人際交流的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學生為了能使自己的表達更加清晰流暢、更加具有說服力,便會在發表過程中下意識地提升自己的語言水平,經過長時間的發表,學生的交流技能自然而然就得到了提高。
3.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需要教師掌握多方面的知識以及多學科的知識,這對教師來說是不太現實的。而且,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處于次要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主動發起者,要想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學生要處于主導地位。
案例教學法滿足了這一要求,案例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由于學生掌握了多學科的知識,在拿到一個案例時,學生會從多方面、多角度對案例進行分析,從而在案例研究的過程中對每個學科的知識都進行了復習與鞏固。
三、案例教學法的應用
1.精心設計教學案例
案例教學法的關鍵就是案例,案例的選取、編排都對案例教學法在教學中是否成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案例教學法中的案例要經過精心的選取。例如,在對納稅這一知識點進行講解時,可以選取《甲方乙方》這一電影作為案例教學的正面案例,選取廈門特大走私案,通過犯罪嫌疑人偷逃稅款300億元的事件向學生進行反面案例教學。在進行“量變與質變”的講解時,為了給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我選取了《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以“君之病在肌膚”“君之病在腸胃”和“君之病在骨髓”表現了蔡桓公病的發展,用“量變引起質變”解釋了蔡桓公最終死亡的原因,扁鵲通過“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生動形象地為學生解釋了“量變與質變”的關系,使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加深學生的理解,激發學生的興趣。
精心設計的教學案例還要能夠反映現實生活。例如,在講解“事物是普遍聯系的”這一哲學道理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說句心里話》這首歌,引出學生對歌曲現象的一種思考。我為什么想家?既然想家為什么還要來當兵?這體現了一個什么樣的哲學道理?通過層層遞進的提問,讓學生逐步思考事物之間的聯系。我想家是因為家中有老母親,我當兵是因為要保衛祖國、保衛家,可見,“我”“老母親”“國家”“家”這些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從而明白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系。
案例教學法所重視的不是知識的灌輸與傳授,重點是讓學生對案例進行研究探索。選取的案例包含的知識點多,學生才能在探索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多方面來看待案例,引發學生不同的見解。
2.精心組織案例討論
案例教學法的精華就在于對案例進行研究與討論,知識點是學生在研究討論中得來的,交流能力是在研究討論中得到提高的,所以,教師要對案例討論進行精心的安排。
以“可持續發展”為例,教師可以搜集報紙上的時訊,如:我國土地荒漠化引起沙塵暴,我國每年土地沙漠化的面積已經達到了2500平方千米,這加劇了我國土地沙漠化。教師通過這個例子可以提出許多問題來引發學生對案例的討論。這個例子反映了日前我國存在的什么問題?引起例子中的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國家針對這種現象應該采取什么措施?等問題的提出,可以激發學生對例子的討論,各抒己見,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學生對“可持續發展”的理解,讓學生對可持續發展戰略具有直觀的感受。
教師在案例教學過程中還要組織好課堂紀律。學習環境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有秩序的討論能充分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讓大家都參與到案例討論中來,從而達到案例教學的目標。所以,教師要及時對課堂討論的秩序進行維持,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課堂秩序。
案例教學法對教育教學有著積極的影響,所以我們要在教學中積極采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通過對高中思想政治案例教學法的研究,希望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能夠正確采用案例教學法,真正發揮其在教學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參考文獻:
[1]屈亞紅.高中政治案例教學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月刊,2009.
[2]王銅川.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J].華夏教師,2014.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