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顏
藏文雖是少數民族的一種語言,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經常用到,特別是一些高中院校,為了在高考中掙得起跑線上的優勢,把藏文作為了一種很重要的課程,因此,如今出現了學習藏文的一個小高潮,可是,有限的教學資源和繁重的教學任務決定了藏文的學習主要還是自發性探索。
針對以上情況,筆者經過實踐探索,摸索出一套藏文學習教具(學具),下面具體介紹一下,以饗讀者。
一、特點
本教具(學具)用芙蓉板制作,造價低,可刻制,可擦洗,能長期反復使用,不易損壞。字母活動模塊分別涂有藍、紅、綠等顏色,醒目直觀,立體感強,演示生動活潑,便于學生區分掌握。解決了過去藏文識字教具不能活動、不能拆拼、組合等局限,提高了教學效果。
二、用途
目前,筆者認為該學具主要用于自主學習,增強學習趣味,便于快速掌握。
三、制作方法
1.將藏文的30個字母輸入裝有“班智達”藏文辦公軟件的電腦,編輯字母為正體字(標準匹配),高度和寬度可自行調節,然后保存為文檔。
2.將文檔導入“文泰”刻繪軟件,將整塊芙蓉板裝入雕刻機,啟動雕刻機刻出字母模塊。
3.根據主塊與副塊將字母模塊分類,用裝有不同色漆的自動噴漆罐,分別在字母模塊上著色。
4.作為教具時,可由任課教師在字母模塊的背面鉆一小洞嵌入磁鐵,作為學具可直接使用。
四、使用方法
教師(或學生)可使用藏文字母立體活動模塊識字教具,在黑板或課桌上操作或練習。
1.在識字教學中,配合教材中的內容,教師首先出示對應的字模,并在黑板上演示,讓學生觀察字母及字母模塊的形狀,讓學生在課桌上擺放、觸摸字母模塊,感受字母的形狀;其次,教師示范書寫方法(同時教發音),引導學生在字母模塊上依據筆順用手指初步學習書寫順序和結構,然后再引導學生用筆記在紙上書寫。另外,學生可以將字母模塊按順序排列,幫助學生記、寫、讀。
2.在區別字形教學中,有些相似或部分相同的字母,學生容易混淆,教師可充分利用教具,采用比較分析法,讓學生從字母模塊箱中拿出相似或部分相同的字母模塊,動手擺弄,或重疊、或旋轉、或移動,反復操作,進行辨析。
3.指導書寫。首先,在黑板或大些的白紙上,師生各自畫出適合于教具演示、擺放的四線三格(其中含音調擺放格);然后,兩者充分利用教具講清聽懂四線三格的作用及字母各部分在格中所占的位置。教師引導學生,首先,在字母模塊上按書寫順序用手指比劃著書寫,當熟記字母形狀后,再在四線三格的作業本上或類似練習本上按要求書寫幾遍,反復訓練,熟能生巧。
4.四聲教學。先讓學生從學具中找出一個字母,由教師發音、擺放演示,讓學生找出音調模塊,模仿教師的做法,擺在相應字母之上并拼讀。
5.簡單短句拼寫讀教學。在拼字、詞教學的基礎上,教師可根據已學過的字、詞幫助學生口語造句,拼字詞并擺放相應的音調模塊來擺、說比較簡短的句子。
6.自主學習的學生可以根據以上使用方法與其他人互相交流使用。
筆者認為,無論學習什么,動力是第一要素,如何增強學習者的學習動力,是高效學習的基本手段,也是核心手段,“文武之道,一張一弛”,能夠在休息調節中自然愉快地獲得知識是我們教育者不懈追求的,此次的拋磚引玉,希望能給更多的教育愛好者以幫助,只要人人獻計獻策,相信我們的教育事業將會迎來一個嶄新的時代。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