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韓雪
一窩拆遷“蛀蟲”
文_韓雪
北京市豐臺區東管頭村地處北京西二、西三環路之間,優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環境,拉升了這塊土地的價格。2009年,因為周圍建設規劃的需要,這個村子迎來了拆遷潮。拆遷過程中,由于利益的誘惑,一些村民勾結拆遷公司、公職人員,采取不同的手段,騙取巨額拆遷款和大量回遷房。其中,由于公職人員、拆遷公司權力瀆職導致的陣地失守,助長了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300多份拆遷戶造假材料被審核通過,給國家造成巨額經濟損失。金額之大,房屋之多,手段之惡劣,觸目驚心。
2014年,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檢察院根據一條不起眼的線索,查處了一起瀆職案件,又從瀆職案入手,查明了豐臺區東管頭村拆遷中偽造資料騙取國家補償的一系列大案,辦案人員憑借多年的偵查經驗和鍥而不舍的精神,共立案查辦職務犯罪案件12件,涉案人員16人,涉嫌受賄、行賄、玩忽職守、濫用職權等多個罪名,查辦一個挖出一窩,發現一個帶出一串。
北京某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是區政府授權的,東管頭村地區部分地塊及代征地的土地一級開發實施主體,可辦理規劃、核準、征地、拆遷等各項前期手續。
在調查過程中,辦案人員敏銳地發現,東管頭村拆遷戶中有制作虛假的出生證明、營業執照、殘疾證等騙取安置房、拆遷款的現象。
村民劉安聽說通過辦假戶口、假殘疾證、假營業執照能多得拆遷補償款和房子,就托人找到某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拆遷部的孫宏濤,孫宏濤做不了主,讓事主去求拆遷部副部長張群,張群建議通過結婚證和出生證明增加份額。很快,劉安將準備好的各種資料交到拆遷部,孫宏濤對比戶籍資料發現張虛增了4個戶口、3個假殘疾證,還有假營業執照。孫宏濤請示張群怎么辦,張說:“審核通過?!?/p>
就這樣,劉安姐弟兩家在分別有4個戶口基礎之上,又分別在自己家中增加兩個假戶口,并且簽訂拆遷協議。可笑的是,其中1人原本是一名在校女大學生,因為造假戶口“結婚生子”,原本四肢健全的3位家人變成了“殘疾人”。
根據拆遷規定,一個殘疾證可以補償3萬元,一個營業執照可以補償十幾萬元。該村一戶村民覺得拆遷補償不合理,就辦了幾個假證,包括結婚證、戶口本、出生證明、殘疾證,能辦的幾乎都辦了……丈夫“殘疾”,兒子“結婚”,并且順利通過審核并簽訂拆遷協議。
辦案人員發現, 在東管頭村,偽造各種證明,幾乎成了公開的秘密。辦案人員依托公共信息查詢系統對被拆遷戶進行篩查發現,拆遷補償款在500萬元以上的91戶拆遷檔案中,僅假戶口、假殘疾證、假營業執照三項,就給國家造成經濟損失2000萬元,涉假率達60%以上。更吊詭的是,這些假得非常“明顯”的證明還全部審核過關,審核關口形同虛設。
至此,辦案人員初步判斷,拆遷審核管理人員存在玩忽職守或濫用職權的重大嫌疑。
如果說隱喻是利用事物之間的相似性促動范疇的擴展,那么轉喻就是利用事物的相關性促動的擴展。有些范疇化既包含著隱喻又包含著轉喻,兩者共同作用。圖式是人們在認識客觀世界的過程中基于身體經驗而形成的固定的認知結構模式,如路徑圖式、終點圖式,圖式與圖式之間存在著轉換關系,由于這種轉換關系促動的多義現象就是圖式轉換因素。規約意象是人腦中反映的客觀事物和情景的形象和印記,它在量詞范疇擴展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文中也詳細的以日語中的量詞“本”為例解釋了圖式轉換和規約意象的作用。
2013年1月起,豐臺區檢察院辦案人員開始針對某開發建設公司拆遷部相關人員展開外圍調查工作,調查人員不辭辛勞,先后調取600多份拆遷檔案,調取相關人員職務職責信息、銀行賬戶情況等。待相關證據基本掌握,時機成熟后,他們于2013年4月1日,依法拘傳了時任拆遷部副部長的嫌疑人孫宏濤。
之所以選擇孫宏濤作為突破口,是因為此人處于承上啟下的關鍵位置,并且心理素質較差。隨后,通過孫宏濤的供述,辦案人員進一步搜集證據,發現了北京某控股公司副總經理張勇的犯罪事實。
北京某控股公司作為國資委下屬的國有企業,主要負責東管頭地區的開發建設和運營管理。孫宏濤、張群等人所在的北京某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是該控股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這兩個公司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
辦案人員先后拘傳時任北京某控股公司副總經理的張勇,和時任某開發建設公司員工的張楠。同時,辦案人員充分利用技術手段對相關嫌疑人工作電腦、手機進行數據恢復和提取,起獲了其幫助被拆遷人造假的證據,成功查獲了相關嫌疑人涉嫌玩忽職守、濫用職權以及收受賄賂的犯罪事實,還發現了其他犯罪線索。
至此,東管頭拆遷中系列瀆職案件的犯罪事實浮出水面。
北京某控股公司副總經理張勇此前曾參與、負責過其他地域的拆遷工作,非常有經驗,也有不少這方面的人脈關系。負責東管頭拆遷工作之后,沒有經過招投標程序就將4個村集體企業房屋測量的工程交給了熟人姚某的公司,姚某為了表示感謝,曾于2010年七八月份給了他5萬元現金。此外,張還分別收受兩家單位高管給予的總計6萬元的賄賂款,為對方在拆遷定價及索要工程款事項上提供幫助。
除了受賄,張勇作為北京某控股公司副總經理,對下屬單位某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疏于管理,不認真履行職責,對拆遷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偽造拆遷材料等問題輕信能夠避免,未要求審核人員對拆遷材料的真實性進行審查,且未對審核人員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致使大量偽造的殘疾證、出生證明、結婚證、工商營業執照等證件被違規審核通過,造成國家拆遷補償款損失共計人民幣77萬元。
張勇在供述中承認失職瀆職,他說:“拆遷過程中,我分管拆遷部,但一開始就把關不嚴,抽查拆遷協議的數量太少,只流于形式。偽造的材料如果認真審查是能審核出來的,但都沒查?!?/p>
此外,北京某開發建設公司拆遷部副部長張群的犯罪事實也基本清楚。2010年10月間,張群在擔任北京某開發建設公司拆遷部副部長期間,在負責拆遷材料審核的工作中,利用職務便利,接受4人的請托。在明知拆遷戶提供的拆遷材料存在虛假成分的情況下,仍指使當時的拆遷部部長助理孫宏濤違反拆遷政策,對拆遷戶的拆遷資料予以審核通過,并簽訂拆遷補償協議書。事后,張群接受請托人員給予的好處費共計23萬元,并將其中的10萬元分給孫宏濤。此外,2012年5月,張群在擔任某開發建設公司拆遷部部長期間,還幫助一家工程公司協調與保安人員的關系,收受賄賂款2萬元。
張楠原是北京某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拆遷部工作人員, 2010年11月,張楠曾經利用職務便利,接受村干部劉某的請托,違規審核通過了對方家里的虛假拆遷材料,造成國家拆遷補償款損失共計16萬余元。事后,張楠收受劉某給予的賄賂款1萬元。此外,張楠還伙同他人共同受賄26萬元。
張楠交代,他的職責是按照公司規定的拆遷政策審核拆遷補償協議、戶口登記表、戶口本復印件、產權人身份證復印件等;如果房屋出租經營的,還要審核營業執照,村民家中有殘疾人的還要審核殘疾證?!肮緦ξ覀兊膶徍斯ぷ鳑]有任何監督和制約,雖然我上面有審核組組長孫宏濤、拆遷部副部長張群、公司副總經理張勇,但這些都只是級別上的規定,沒有二次審核、復查等任何形式的監督措施。審核中,只要我對拆遷材料蓋上章就可以通過了?!?/p>
豐臺區檢察院在查辦相關案件過程中,還強化偵防一體化工作機制,會同有關部門成立工作小組,從370個造假拆遷戶中累計追回安置房面積達1萬平方米以上,拆遷補償款上億元。在全部拆遷戶中開展法制宣傳和警示教育,配合發案單位對造假拆遷戶重新簽訂拆遷補償協議,同時化解了多起矛盾糾紛。同時結合辦案中發現的問題,提出檢察建議,要求相關單位完善拆遷審核流程和監管制度,及時堵塞漏洞,預防再次發生。
2014年3月,法院以受賄罪、玩忽職守罪判處張勇有期徒刑8年并處沒收財產4萬元;張群犯受賄罪、濫用職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并處沒收財產4萬元;孫宏濤犯受賄罪、濫用職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3個月,并處沒收財產3萬元;張楠犯受賄罪、濫用職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6個月,并處沒收財產4萬元。
本案案情并不復雜,卻非常有代表性,既顯現了瀆職行為的危害性,更暴露出當前征地拆遷領域存在的一些問題:
拆遷體系流程不健全,拆遷審核工作不嚴密不規范。幾乎憑一個或是幾個人的一句話就可以過關,缺乏有效的監督制約,為權力尋租留足了空間。
職責缺失,層層失守,是發生大量造假騙取拆遷補償的主要原因。按照拆遷規定,開發公司審核拆遷資料應按照拆遷部審核組工作人員審核→審核組組長審核→拆遷部領導審核→開發公司主管領導審批的順序進行。而上級領導的瀆職失職行為,造成高層管理監督嚴重失效,客觀上給了部屬濫用職權的機會,從審核員、審核組長、拆遷部領導到公司主管領導層層“失守”,最終導致騙遷行為發生。
某些村民為了獲取更多利益,采取辦理假結婚證、假出生證、假營業執照,甚至采取虛假訴訟的方式非法獲利,這里面也少不了公職人員的參與配合,反映出司法裁判、戶籍管理等方面存在不少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豐臺區檢察院依照法定程序對4起虛假訴訟案件進行訴訟監督,并向有關部門發出檢察建議——對違反程序、戶籍管理審核不認真問題分別提出建議。
此前,大多數人對于瀆職行為的危害理解不深,認為比起貪污受賄,這都是小問題?,F在看來,因為玩忽職守濫用職權而導致決策失誤、監管不力,使公共財產、國家和群眾利益蒙受重大損失,其后果是嚴重的,教訓是深刻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有些瀆職犯罪的危害遠高于單純的貪污受賄犯罪,打擊瀆職犯罪更是要作為反腐敗的重要任務,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