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興建,郭向宏
(曲靖市第二人民醫院 骨一科 云南 曲靖 655000)
傳統的石膏、夾板固定治療不穩定橈骨遠端骨折,常造成骨折復位再丟失,從而導致骨折部位畸形愈合、腕關節活動受限,以及疼痛無力等發生。本醫院采用微創Henry 入路切開復位后行解剖型橈骨掌側鎖定接骨板內固定術,取得了較理想的療效。
資料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2012 年11 月—2014 年9 月,本院共收治17 例不穩定性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男5 例,女12 例;年齡27 ~65 歲,平均年齡為(58±6)歲。致傷原因:行走時跌傷12 例,高處墜落傷3 例,車禍傷及其他原因致傷2 例。根據M uller A O分型,A 3 型1 例,B 2型4例,B 2 型2例,C 1 型5 例,C 2 型2 例,C 3 型3 例。17 例患者初次就診手法復位石膏固定治療,X線片確認復位滿意,隨后復查時發現骨折斷端發生再移位,改為切開復位后行解剖型橈骨掌側鎖定接骨板內固定術。
二、手術方法 采用微創Henry 入路,內固定材料為解剖型橈骨掌側鎖定接骨板(注冊商標為大博系統)。均采用臂叢麻醉,患者取仰臥位,患肢外展于側臺上,常規消毒鋪巾。于前臂遠端掌側沿橈側腕屈肌取長約3 ~4c m的切口,手法復位初步恢復橈骨形狀。取合適長度的鎖定接骨板,緊貼“分水嶺”橈骨掌側表面放置,首先于滑動孔內置釘臨時固定接骨板暫不擰緊,再次復位延解剖型橈骨掌側鎖定接骨板弧度恢復橈骨原有的長度,恢復掌傾角和尺偏角。在接骨板的遠端小孔內打入克氏針臨時固定遠端骨塊。并擰緊滑動孔螺釘,通過C型臂X線透視機檢查骨折塊的復位情況和接骨板的位置良好依次置入鎖定螺釘,再次于C型臂X線透視機下檢查骨折塊的復位情況,包括橈骨長度、關節面平整度、掌傾角和尺偏角,以及螺釘的長度和進釘方向;腕關節傾斜20°的斜位透視可檢查螺釘是否進入關節內常規留置引流條,縫合手術切口。
結 果 所有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6 ~12月,平均隨訪時間為(6±3.2)個月。X線片顯示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時間為(8.7±2.4)周。術后6個月,經X線片測量橈骨莖突高度為(10±2)mm、掌傾角為(8°±4°)尺偏角為(12°±4°)均基本恢復正常;采用stewart 改良的sarmiento 系統評估顯示復位優良率為88.2%(15/17),采用Dienst 標準評估患側腕關節功能的優良率為82.3%(14/17)。
討 論 高能量損傷;嚴重骨質疏松的高齡者摔傷可造成不穩定性粉碎性骨折。傳統的石膏夾板固定因無法提供有效的軸向牽引力,處理不穩定性骨折時易發生早期或晚期的二次移位[2],從而導致畸形愈合、腕部活動受限、疼痛無力等發生。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腕關節功能恢復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應采取更為有效的手段來積極治療不穩定性橈骨遠端骨折。本研究采用新型的解剖型橈骨掌側鎖定接骨板,其遠端鎖定釘的角度是可調節的,術者可非常方便地控制螺釘方向來固定碎骨塊并避免螺釘進入腕關節腔;尤其對于嚴重的粉碎性橈骨遠端骨折,術者可利用萬向螺釘固定橈側柱和中間柱的碎骨塊,較普通鋼板具有明顯的優勢。可有助于維持骨折處穩定,避免關節面的塌陷。
切口過大是掌側Henry 入路的缺點,而且還可由于術中把關節面骨折塊從附著的韌帶、關節囊或肌肉附著點分離出來,導致不能進行韌帶整復。而且橈骨遠端骨折切開復位常采用“no tunch”復位技術,不需暴露關節面,多數患者為老年人,可否更微創,根據Lebailly 等.經15mm微創Henry 入路掌側鎖定鋼板治療144 例橈骨遠端骨折,本院采用改良微創Henry 入路,于前臂遠端掌側沿橈側腕屈肌取長約3 ~4c m的切口;大約距離橈骨莖突10mm。用剪刀在皮膚和筋膜間向近端分離4cm 和遠端分離2cm)接著,縱行切口橈側腕屈肌腱鞘淺層,與皮下分離的長度一致。向尺側牽拉橈側腕屈肌,再切口深層腱鞘。把前筋膜室的除橈神經外的所有肌肉、血管和神經向尺側牽拉。在旋前方肌遠端倒L 切開,用骨膜剝離器仔細分離旋前方肌深層和骨膜,遠端至分水嶺線并保護分離的兩側組織;把掌側鎖定鋼板的遠端4 個孔裝上引導套桶。把鋼板近端先置入旋前方肌深面,再把鋼板遠端置入,運用“移動窗”技術進行鎖定.
微創Henry 切開復位后行解剖型橈骨掌側鎖定接骨板內固定術治療橈骨遠端骨折適用于不穩定性骨折且對腕關節功能要求高的患者,具有微創,術后美觀,復位良好、固定牢靠、可早期進行功能鍛煉等優點。
[1]盧薈,童培建.橈骨遠端骨折治療概述與進展[J].浙江臨床醫學,2011,13(4):446A—450.
[2]王滿宜,楊慶銘,曾炳芳,等.骨折治療的A O原則[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