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莉,王 璞
(昆明市延安醫院 體檢中心 云南 昆明 650051)
支氣管哮喘是以發作性的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等為主要癥狀的呼吸系統疾治療,秋冬季節最常發作。近些年來,哮喘疾病患者的接診率在急速上升,一方面是患者的身體素質不好,造成抵抗力下降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環境污染嚴重,誘發許多疾病。本文通過89 例支氣管哮喘的治療及護理,取得良好效果。
資料與方法 呼吸內科2014 年收治89 例支氣管哮喘發作患者,其中男63 例,女26 例,年齡17-68 歲,平均年齡38.5 歲,初次發作19 例,反復發作70 例。
護理方法 治療及護理:在哮喘急性發作時給予患者端坐位,氧氣吸入,氧流量1-3 升/分。監測呼吸音、哮鳴音變化,識別重癥哮喘表現,正確執行醫囑并指導患者吸入抗哮喘藥物。指導病人有效咳嗽,協助翻身、拍背或體位引流,無效者給予人工吸痰,病情危重者建立人工氣道。
心理護理:在合理使用解痙平喘藥物進行治療時,護士應該及時實施心里護理。哮喘發作時,患者會出現氣急、胸悶、憋氣發紺等等癥狀,嚴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出現極度的焦慮和緊張,此時應該安慰患者配合治療,放松心情,注意保暖,從語言和行動態度方面取得患者信任,減輕患者焦慮、緊張的情緒,以減少機體耗氧量。
恢復期應加強宣教:許多支氣管哮喘疾病患者缺乏對疾病認識。對此,醫護人員應當全方位的對患者進行疾病知識普及工作。同時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針對患者的文化教育背景、職業、年齡、性別等特點,對患者開展個性化護理宣傳工作,消除診治中的心理疑慮。結合每個人具體情況,找出各自的促激發因素,以及避免誘因的方法,熟悉哮喘發作的先兆表現及相應的處理辦法,了解常用平喘藥物的作用,正確用量,用法及不良反應,在宣傳同時,利用先進的儀器,指導患者自測疾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以及早預防[1]。
合理飲食:患有支氣管哮喘的患者,增強體質為最重要的一環,要合理運用最合理的膳食來保證患者可以得到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要素以及所要求的熱量程度。忌食魚、蝦、蟹、蛋類、牛奶等易過敏食物,鼓勵多飲水以補充丟失的水分。從合理飲食做起,達到或減少患者營養不良的情形,進而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
增強患者的體質:應當依據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鍛煉,避免在室內活動。如果天氣比較好,就要求患者在戶外活動,這樣可以充分的保證患者接觸陽光和呼吸新鮮的空氣,但一定要注意適度,這樣就可以增強患者的體質以及其機體對外界氣溫變化上的適應能力,進而提高患者對相關呼吸道疾病上的抵抗能力。同時要避免劇烈運動,權威調查顯示,75%的支氣管哮喘患者在經過劇烈的運動后,會引發哮喘[2]。
生活居住環境:哮喘患者發病后對生活環境要求比較高。患者應當遵從醫生的囑咐,結合家庭條件,保持室內通風、干凈、衛生,并要保持室內溫度適宜,同時結合季節變化,防止過敏原接觸,例如花粉、皮毛以及煙霧,最好不要飼養寵物[3]。保持有規律的生活和樂觀情緒,特別向病人說明發病與精神因素和生活壓力的關系,有效預防支氣管哮喘發作。
結 果 89 例支氣管哮喘疾病患者經護理治療后,3d 內有71 例緩解,其中一周患者再次病發住院有12例;7d有18例患者緩解,一周后復發2例。總體護理效果比較顯著,患者對支氣管哮喘疾病知識的認知度,對疾病預防等方面有顯著提高。
討 論 支氣管哮喘疾病的預防措施,通過此研究可以更加體會預防的重要性,以及護理的必要性。從以上的診斷中,可知支氣管哮喘疾病的臨床表現有許多種,也有較多的非典型的病例,容易造成誤診、漏診的情形,應當提高醫護人員對這種病的認識,早診斷、早治療,爭取將健康還給患者。
預防疾病:呼吸道疾病許多是因為細菌引起的,這就需要患者避免接觸細菌,一方面要避免患者接觸細菌,這就要注意患者的身體干凈,勤洗手;還要注意患者住房內的通風,特別是在冬季,室內要定時定量的開窗,以此凈化空氣。呼吸道疾病是季節性的,這就需要醫院做好宣傳方面的工作,這段時間內盡量避免患者到一些擁擠的公共場所或是到有患病的患者家中去;同時醫院病房中,一定要做好消毒性的工作。
[1] 邱昌翠,李維娜,邱麗芳,等.支氣管哮喘患者知識、信念和行為的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1,21(1):51-53.
[2] 趙寶春,馬玉娜,孫蔚,等.布地奈德吸入治療支氣管哮喘46 例療效觀察與健康教育管理[A].全國兒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8:83-84.
[3] 張萍,米日古,再吐娜,等.開展支氣管哮喘教育和管理的體會[A].中華醫學會第五次全國哮喘學術會議暨中國哮喘聯盟第一次大會論文匯編[C].2006:28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