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芳珍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望都鎮東關小學,河北 保定 072450)
建構理論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探析
曹芳珍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望都鎮東關小學,河北 保定 072450)
建構理論是認知理論的深層次發展形態,強調學習個體科學性地利用自身的知識儲備,結合學習環境和學習過程,對所接納的知識進行重新構建認知。由此存在一個前提,即實現建構理論的個體不是“無知”的。在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深入的今天,小學階段所接受的知識面不斷擴展,“填鴨式”教學方法已經被摒棄,突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而這一切都為建構理論學習奠定了基礎。本文針對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中引入建構理論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地方法。
建構理論;小學數學;教學模式;自主學習
數學是一門基礎科學,也是小學階段的主課,掌握能力的好壞直接影響其他學科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應用。如后期物理、化學等理科知識都是建立在數學的思維基礎上的。在教學活動中,不能僅僅教會學生如何計算,還要教會他們他們如何應用、思考和探索。構建主義的學習理論是解決這一需要的有效措施,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還可以滿足對數學規律性的掌握。學生通過初級的積累之后,就可以很好地完成心理上的數學理論從新認知。
構建主義學習理論與傳統的學習理論有著很大的區別,它不僅需要吸收,還需要學生的自我加工,對知識形成一種個性化的認知。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就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構建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學生對于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起著積極的重要作用。隨著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構建主義學習理論也會越來越受到重視,所以,構建理論下自主學習小學數學教學模式開展勢在必行。
結合現狀來說,小學生雖然在心智等各方面還不是很成熟,但是其已經具備了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并不是一味的依靠教師的講解。建構主義理論雖然強調學習者本身的認知主體作用,但是它同時也認為教師在學習者學習過程中的指導也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說,教師如同提供基本素材的“供應者”,而學生則是“加工者”,在獲得“構建產品”之后,還需要教師進行把關。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努力提高教師的教學素質,尤其是教師的教學理念一定要跟上時代的前沿,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扮演好主導的角色,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一)激發學生主動學習。
在數學的教學實踐中,課題的講解需要引入情境,習題講解的教學更需要引入情境,只有情境引入的恰當合理,才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與信心。 例如,在“數據收集與整理”一課中,教師會設置這樣一個情境:“同學們喜歡我們學校校服的顏色嗎?”這個時候教師會叫幾名學生回答問題,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答案。而這并不是教師設計問題的目的,針對回答的不同進行統計才是真實目的;在教師設定了這樣一個情境的前提下,每一個學生都進入到了對同一問題的理性思考中,從而引發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數據的收集與整理”。
(二)加強學生自主實踐。
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數學課上,教師要摒棄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精心地設計好每一個教學流程,盡快地傳授數學知識,將剩余的課堂時間最大地留給學生自己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在“平均分的認識”一課中教師首先會列舉出日常生活中平均分配的例子,例如,爺爺有三個蘋果,準備分給三個人,分別是某甲、某乙和某丁,那么請問每人分幾個?在同學們對這一問題作出回答后,教師會讓一位學生問出類似的問題,并讓另一位學生來進行解答。將余下的時間全部留給學生自己,將課堂還給學生。正是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素質。
(三)通過小組構建學習。
每一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解答學生提出問題是教師的天職,這違背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初衷。現如今,學生之間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了現代教學模式的主要途徑。例如,在教學十幾減九的退位減法時,教師會率先出示課件,演示一組小猴子賣桃的動畫,動畫里面的小猴子一共有十三個桃子,半天之內賣出去了九個,在小猴子計算還剩幾個桃子的時候,抓耳撓腮算不清楚。這個時候,教師會要求大家,分成小組討論,幫助小猴子計算剩余的桃子。在聽到教師的命令后,學生立刻分好小組,興高采烈地討論起小猴子買桃子的問題。教師通過對問題的提出,最后讓小組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充分發揮了小組討論這一教學形式的優勢,充分培養了學生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加強師生之間交流。
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加強彼此交流,在課堂上營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氛圍。對小學生的教學,切不可過于嚴厲,否則會適得其反。教師應該在課堂上認真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并在課下及時溝通交流,從而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只有這樣,學生在教師面前才敢于表現自己,在比較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此外,教師應該加強引導作用,充分發揮出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新的教學理念的影響下,我們逐漸認識到學生學習的過程不是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而是一個積極主動的過程。教師通過自己多年知識的積累和豐富的經驗對學生在學習中面臨的問題加以點撥,幫助學生更好的解決問題,但是不能取而代之,最重要的還是教會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
總體而言,進入21世紀以后我國的人才培養戰略逐漸向實用性傾斜,并體現出素質教育的功能。高分低能的時代已經過去,改變傳統教學理念遺留下來的問題就要從小學階段做起。構建理論的應用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自主能力,并實現學生主動思考的習慣。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通過設計有效性高的問題,開展豐富的教學形式,如小組合作、活動教學等,體現出小學數學教學的創新性。
[1]郭傳金.小學數學“211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建構[J].中國教育學刊,2011,S1:61-63.
[2]韓四清.建構理論下自主學習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構想[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0,02:94-98.
[3]王艷麗.建構主義理論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J].成功(教育),2009,10:134-136.
[4]張秀春.建構主義理論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啟示[J].學周刊,2015,20:20.
[5]黃益峰.小學數學“導練結合,自主建構”教學模式初探[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4,07:62-64.
G623.5
A
1671-864X(2015)12-00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