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哲
(南陽幼兒師范學校,河南 鄧州 474150)
關于幼師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研究
楊哲
(南陽幼兒師范學校,河南 鄧州 474150)
幼師的體育能力與幼兒體育教學的質量有著直接性的影響,幼師身為未來幼兒的老師,應當具備有一定的體育水平與能力,才能符合未來幼兒體育教學的要求,培養幼師體育能力的主要方式是對其進行針對性的體育教學。幼師體育教學的目的與任務是利用體育教學使得學生能夠學會鍛煉身體與增強體質的方法、技能與技術,與此同時,也要培養學生的體育教學能力,讓學生對幼兒教育的職業充滿激情與熱愛,使幼師學生對體育教育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與掌握,以達到未來從事幼兒體育教學的工作要求。
體育能力;幼師學生;體育教育方法
幼師學生是未來的幼兒老師,擔負著培育祖國未來的重任,其體育水平與能力的高低對幼兒的未來成長與身心發展以及擁有健康的體魄與高尚的人格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然而幼兒教育的主要核心部分便是幼兒體育教育。幼兒體育是培養其德、智、體、美綜合發展的下一代無法缺少的主要方面,所以,在進行幼師體育教學過程中,應當提高對學生體育技能與能力的培養,以達到未來幼師職業的要求。下面通過對體育教育有關知識與幼師學生心理與生理特性的分析,以及根據幼師學生從事幼教行業的特別性,就如何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自身運動與體育教學能力兩方面提出一些相應有效的建議。
所謂能力,指的是人在完整完成一項活動過程中所體現出的身心配合、協調統一的行為。根據心理學分析體現,能力是對人的活動與行為效果產生影響的基本因素,同時也是掌握技術、技能與知識的重要前提。
何謂體育能力?指的是人們完成一項體育活動時所體現的身心配合與協調統一的才能。與其他類別的能力相比,體育能力具備有其一定的特性。它是由技術與技能、智力以及知識共同構成的一項身心、品質以及個性的結合體。
根據體育強身健體、發展學生身體素質這一特性所構成的體育運動水平的基礎能力有:身體鍛煉能力、體育創新與體育運動能力、體育組織管理與體育運動監督以及體育評價能力、審美能力、社會與環境適應能力。根據幼師學生未來從事的幼師行業的特別性,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還應重視體育教學能力與水平的培養。
幼師學生大部分是一般初級中學畢業,年齡大概在17到20歲范圍內,其中女性占據的比例相對較大,換句話來說,也就是一個相對特殊的群體。幼師學生的常出現的心理特征有:成人感順勢而生、社會適應能力較差、自我意識增加,因此不免會出現諸多問題,正處于青春期階段的幼師學生,性心理伴隨著生理的巨大變化也得到飛速的發展并且逐漸走向成熟化,幼師學生的職業素質水平與身心發展要求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差距,幼師學生剛入校時通常都只有初中級別的文化水平,基礎知識水平相對較差,并且絕大多數在入校前不具備有專門的技巧與技能指導以及培訓,整體綜合素質水平較差,又剛好處于青年初期和少年期的交替時段,心理發展在經歷著巨大的變化,思維上也從邏輯形式思維轉變成邏輯辯證思維,心理認知能力不高,有一定的制約性,情感與情緒方面常體現有容易激動以及穩定性差等特征,所以,幼師學生的自主控制情緒的能力還相對較差,責任心不強,角色承擔的能力較差,尚且無法客觀性的正確認識自己與他人、以及社會的關系。
作為將來的幼兒老師,在幼師體育教學中的重點所在便是培養幼師學生的體育教學方面的能力。通過對體育基礎理論知識的傳授來培養幼師學生的體育教學水平與能力,使學生掌握每節體育課從開始上課到課堂結束的合理安排與結構組成,讓學生在“幼兒體育教學”的角度上來明白幼師體育教學的任務與目的,必要時還應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將室內授課轉移到室外授課,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性的來考慮體育教學中較常發生的問題與處理問題的方式,比如:運動受傷的預防與發生,面對錯誤的技能技術時應怎樣去改正等,讓學生通過實踐來更好的掌握理論知識與教學方法,除此之外,從第一年級開始就應當培養學生樹立專業的思想水平,將體育技術、技能與知識當成是專業知識去學習與掌握,而不是把體育課當成是放松與玩耍的課堂。體育老師應當鼓舞與激勵學生將所掌握的體育基礎知識、技能與技術主動積極的應用到體育鍛煉與體育運動醫務監督中去,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體育老師應設立適當的學生模擬教學的課堂環境,把學生的課堂表現錄入考核當中,并且及時的了解與掌握學生的實際鍛煉情況,正確的評價學生的鍛煉成績與鍛煉態度,充分的激發學生的鍛煉態度與熱情,看重學生所反饋的信息,通過應用上述方法使學生建立起終身性的體育意識。對于幼師學生作為未來幼兒老師的這一職業的特別性,在進行幼師體育教學過程中應相應結合現代幼兒園在體育教學方面的目標,樹立培養合格教師的目標與目的來組織教學活動,在傳授基礎知識與動作技能的條件下,還應重視發展學生的組織能力、創編能力以及動作技術的教學指導水平,比如將幼兒心理與生理特性相結合,編排適應的幼兒健美操,組織游戲的能力,隊形隊列的編排能力等。在幼師學生對體育教學理論和知識掌握的基礎上,要求學生結合幼兒的心理、生理特性來模擬課堂教學,對幼師學生的幼兒體育教學能力與水平進行初步性的培養,繼而為未來從事幼師行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而言之,培養幼師學生的體育教學能力是一個反復練習、循序漸進,逐步積累與不斷提高的過程,它始終貫穿于體育教學的整個過程,提升幼師學生的體育水平與體育能力,不僅是幼師行業的職業要求,同時也是幼師體育教學專業的改革趨勢。幼師體育教學應當開拓教學目標,培養與提升幼師學生的實際體育教學水平與能力,以期達到未來幼師職業工作的要求。
[1]劉亞偉.基于幼兒體育的河南省幼師體育課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2015.
[2]黃均善.淺談在幼師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J].《新課程教研版》,2015.
[3]王曉玲.淺談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幼師學生幼兒體育教學能力[J].《吉林畫報:教育百家B》,2014.
G652
A
1671-864X(2015)11-0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