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
(山東理工大學,山東 淄博 255000)
國際農業經營經驗對我國農業規模化經營的啟示
王振
(山東理工大學,山東 淄博 255000)
近些年來,農業經濟發展中,更加主張農業規模化的經營和發展,對于我國而言,當前農業規模化經營的現狀不容樂觀。而國外在農業規模化的經營中有著成功的經驗,不僅僅有著相對集中的鼓勵土地,同時對于農村合作組織也有著一定的扶持發展,對于我國農業規模化的經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研究分析國際農業經營經驗對我國農業規模化經營的啟示時,首先分析了農業規模化經營的基本內涵,其次分析了國際農業規模化經營的具體經驗,最后總結了國際農業規模化經營對我國農業規模化經營的幾點啟示。
國際農業經營;經驗;我國農業規模化經營;啟示
21世紀的今天,中國農業發展逐漸進入全新的階段,但是農業規模化經營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新的問題,對于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以及農民的收入帶來了嚴重的負擔。現階段,對于如何做好我國農業規模化經營始終是我國農業發展的一大難題。因此本文結合國際農業經營經驗,對我國農業規模化經營進行研究分析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和現實意義。
所謂的規模經濟,主要是西方的一種微觀經濟學,這種規模經濟主要是市場經濟和社會大生產的一種產物,在實踐發展中,有著越來越完善性的發展。尤其是近些年來,我國經濟學家在對于規模經濟雖然有著各種論述,但是這種規模經濟的論述往往和企業的規模報酬變化有著直接性的關聯。
農業規模化經營中的規模經濟不僅僅來源于企業內部,同時也來源于企業的外部,并在企業的內部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在企業的外部實現外部規模經濟,將固定成本不可分割的一些分攤成本不斷的降低,一旦規模擴大的同時,將會獲得一定的規模經濟。
農業經濟發展中,逐漸的趨向于農業規模化的經營發展,伴隨著現代化城市進程的不斷加快,國際間農業規模化經營屢次取得成功。對于韓國而言,在五年的時間保證耕作的面積超過75英畝,規模化經濟的農戶數量翻了一倍。對于日本而言,農業人口從1947年到1975年從72%降低了百分之四十點。這種規模化飛速發展的速度,實現了現代化的農業發展,對于整個經濟的現代化有著一定的支撐作用。對于國際農業規模化經營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體現:
(一)對于土地集中有著大力的支持和鼓勵。國際農業規模化經營發展中,更加保證農業經濟發展中對于耕地有著合理性的應用,同時借助于土地政策上的改革,實現土地的有效利用以及相對集中。國際農業規模化經營發展中,關于其土地的買賣政策中,主要是將土地私有制實現,在東歐國家的農業規模化經營中,土地買賣中,更要對官方以及半官方的結構管理和監督加強,做好小塊土地的優先購買,并將土地售給一些生命力較強的中等農戶。法國土地市場管理機構中,土地轉讓中,一旦土地缺乏管理機構的相關批準,將會有著無效的土地轉讓。子啊農地租用中,將土地租用的期限不斷演唱,并采取土地不可分割的政策,避免性的小規模的農戶出現。
(二)實現勞動力的轉移。現代化農業經濟發展中,對于國外的農業規模化經營而言,往往有著更高化的機械化程度,進而不斷的釋放農業勞動力的一些人員,實現勞動力的真正轉移。國際農業規模化生產的經驗中,一方面政府采取相關的補貼措施,將農業勞動力的轉移逐漸促進,對于一些小規模的農戶給予不斷的鼓勵。就日本而言,通過對各種獎勵性的方法,對小規模農戶進行鼓勵,并將土地放棄,進而在農業中進行轉移,并對再就業農民實行一些免費性的職業培訓,做好生活補貼的及時發放。一方面大力發展工業生產,在推動工業生產的過程中,適當的增加一些農業機械,為勞動力的轉移將物質前提加以提供,并將農業勞動力的一些轉移提供相關的就業機會,將大量的勞動力吸引,進而打破傳統的農業勞動和農業種植。另一方面則要對農業合作社大力發展,實現農業經濟副產業的全面發展。
我國農業規模化經營發展中,由于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農業規模經營發展經驗,而我國農業規模化經營的實現,更要對農民群眾的自主選擇給予尊重,始終保證人民群眾的最根本和最實際的利益,才能從根本上保證這項系統性復雜的農業工程有著更好的建設,實現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不斷轉移,并將我國農業競爭的實力顯著增強。對于國際農業規模化經營對我國農業規模化經營的啟示,可以從以下幾點具體做起:
(一)政府提高對土地使用權流轉市場的參與度。我國農業規模化經營發展中,政府更要積極的參與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中,加大對土地使用權流轉市場的參與力度,尤其是在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其農業經濟的發展相對來說比較的發達,而在實際的實踐管理中,政府就要對針對這一農業經濟發展局面進行相關的管理制約制度,并結合需求者的需要,避免村委會成員對農民權益的侵害,加大農業對土地的依賴性,實現土地使用權的合理化以及集中化的流轉。
(二)加快我國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進程。加快我國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進程,我國政府就要結合農戶專業合作組織發展情況,對合理的發展環境進行創建。政策上提供一定的支持,將不利于農戶合作化服務組織的相關制度規定消除,并加大農戶技術交流的宣傳力度,加大農產品加工以及資金融通的發展力度。同時也要加強農戶合作組織管理,加大骨干分子的積極培訓,保證農戶專業合作組織內部有著規范化以及法制化的故那里,對各種符合民辦特點的相關管理制度進行綜合性的建群啊,對財產關系進行明確,將財務管理加強。
總而言之,我國農業規模化經營發展中,就要不斷的完善我國企業農戶經營模式,不斷的創新制度的設計,將政府的監管力度加強,實現我國農業規模化的和諧化發展。
我國農業規模化經營發展中,更要及時的借鑒國際農業的發展經驗,實現現代化一體化的農業專業化發展,增加農民的收入,并實現入地的流轉,加大中介組織的發展,培育具有一定規模的農業經營體,實現農業勞動力的轉移,對完善的市場體系進行培養,將農民的農業產品的質量提高,對品牌意識增強,加大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進而做好我國農業規模化的和諧經營和發展,推動我國農業經濟以及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最大程度上實現我國的繁榮富強。
[1]王琦. 推進我國農業規模化經營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 經濟縱橫,2011,(8):82-85.
[2]徐海峰. 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業規模化經營的探索與實踐[J]. 學術交流,2011,(6):98-102.
[3]程超,劉永功. 農業規模化經營與農業生產效率研究綜述[J]. 時代經貿,2013,(8):44.
F32
A
1671-864X(2015)12-00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