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圖形創意是圖形設計的核心,它以傳播信息為根本原則,以創造性思維為先導,以獨特的形象畫面引人關注,使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并自然而然的接受信息。在當今的讀圖時代,聯想與想象,創新與創意,必將成為教與學的重點研究內容。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8-0118-01
作者簡介:楊冬梅,性別:女,民族:漢,籍貫:山東德州,職務/職稱:教師/講師,學歷:本科,單位:山東華宇工學院大學,研究方向:藝術設計。
一、圖形創意的重要性
創意是設計的靈魂,是成功設計的前提。創意更是圖形設計的核心,如果設計沒有了創意,那么作品就會陷入平庸。
一位德國設計大師曾經說過: “一幅好的設計應是靠圖形語言,而不是靠文字來注解”。圖形語言是一種最直接,最容易傳達的視覺語言,它可以不用聲音,不用文字來注解,也不分民族,不分地區與文化背景,圖形語言都能夠被人們所接受與識別。可以說,圖形的創意賦予視覺元素新的內涵或新的視覺形象。
創意始于自然,源于生活。 大自然的生生息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可以通過一定的邏輯思維與聯想而成為創意的元素。
圖形創意課程是藝術設計專業的必修課程,是手繪與電腦設計的有機結合,是聯系造型基礎和設計主干課程的重要一環,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圖形創意課程的開設,旨在通過打破常規思維的束縛,培養學生對圖形的創新表達,通過虛擬或真實的主題,引導學生運用聯想與想象進行設計創作。通過學習此課程,將來能夠從事于標志設計、平面廣告設計、包裝設計、產品造型設計、裝潢設計、網頁設計、印刷制版等相關專業與行業。
二、圖形創意的教學及方法
(一)基本概念。
圖形:來自英文“graphic”,詞意為由繪、寫、刻、印等手段產生的圖畫記號,是說明性的圖畫形象。它是有別于詞語、文字、語言的視覺形式,可以通過各種手段進行大量復制,是傳播信息的視覺形式。
創意:既是創造新意,尋求新穎、獨特的某種意念,主意和構想。圖形創意就是尋求視覺傳達的獨創性意念,構想。
聯想:是創造力的源泉,人類能夠在聯想之中不斷獲得新的發現,從而不斷發明創造。是從一事物的觀念推想到另一事物的觀念,有人稱之為“觀念的聯合”。
想象: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出新形象的思維過程。
(二)教與學。
本課程的教學中,在了解圖形創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后,采取圖形的循序漸進創意法,效果較好。例如:以“眼睛”為視覺元素進行圖形的創意與表現。
1.學生寫生。
圖形創意并不是憑空捏造,它應該與生活相關,所以教師要求學生寫生是圖形創意的第一步。具體要求是以慢速寫的形式畫出8種以上不同角度的或不同類型的眼睛。
2.教師舉例圖形創意的各種方法,拓展學生思路。
在教學過程中舉例講授一些圖形創意的理論知識及實踐方法。比如:同構、置換、夸張、比喻、擬人等等,讓學生打開思路。
同構: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圖形組合在一起,共同構成一個新圖形。這個新圖形并不是原圖形的簡單相加,而是一種超越或突變,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給予觀者豐富的心理感受。
置換:又稱偷梁換柱,意指將組成某物質的某一特定元素與另一種本不屬于其物質的元素進行非現實的構造,傳達出新的意義。置換分為整體置換和局部置換。
整體置換是將畫面中的某個個別物象去掉而加上一個新的物象進行創作;局部置換是以常規圖形為依據,保持其基本特征,將物象中的某一部分用其他相似或不相似形狀替換而形成的異常組合。在視覺形象上賦予其獨創性的新形象,在意義上賦予其深刻的新含義。
夸張:是以變化求鮮明,運用豐富的想象,夸大事物的特征,以增強表現效果,加強作品的表現力。夸張不僅要有取舍,而且要有所強調,夸張點應集中,使主體形象雖然不合理,但卻合情。夸張必然使圖形形象異化、變形,使形象更加強化,并產生強烈的視覺印象。夸張的范圍可以從事物的形態、空間、色彩、造型等多方面進行。
比喻:是借它物比此物,由此及彼的手法,所采用的比喻成分必須是大多數人所共同了解的具體事物、具體形象,使受眾產生聯想并領悟其中所蘊含的意義。
擬人:是指將非人類的生物、事物等賦予人的特征,使它們具有人類的思想、情感、性格……
3.學生草圖設計。
要求學生運用不同的創意方法,大膽想象,畫出20個創意圖形。20個創意圖形并不多,很多學生通過理論學習、觀察與實踐后能畫出50個草圖,甚至還要多。
4.篩選,確立初稿。
要求學生從多個草圖中篩選出5個進行修改完善。此環節聽取教師的建議后執行。
5.細致刻畫,充分表現。
從5個初稿中精選1個,運用相關電腦軟件和設計方法進行細致表現。在電腦設計過程中,教師應不間斷的完成構圖、造型、配色等方面的指導。
6.全面考慮,最終完成。
在創意圖形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文字表述,使主題更加明確,畫面更加生動有趣。此環節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著重表現圖文的編排設計。
圖形創意的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不是孤立的,是需要彼此互動的,不是獨立的。在教學過程中,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非常重要,學生應該學會學習,變學會為會學,教師的作用應體現在教與導上,除去集中講授的部分,教師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鼓勵學生,為學生創新思維的開拓做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