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冰
(保定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對一名有多動癥傾向幼兒教育干預的個案研究
韓冰
(保定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本研究是對一名有多動癥傾向的幼兒進行教育干預,目的是改善幼兒的多動癥傾向,幫助家長和老師增強教育孩子的能力。本研究采用質的研究方法和行動研究的方式,通過觀察,訪談等方法,對個案研究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原因,進行干預。在藥物治療的前提下,一方面,通過干預家庭的教育、加強家長與幼兒園教師的配合等方法,改善幼兒的外部環境。另一方面,通過游戲等活動,對幼兒進行個別輔導,減輕幼兒的多動癥癥狀,逐步增強幼兒的自我控制力。根據研究結果,得出以下結論:在藥物治療的前提下,從外部環境和幼兒自身兩方面入手進行綜合干預,幼兒的多動癥狀有了明顯的改善。注意力時間逐漸延長,沖動性行為也減少了,自我控制力越來越強。學習意識、衛生習慣等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家長和老師也學會了如何幫助幼兒進行教育干預,家庭在養育孩子方面,更具有信心和目標。
多動癥傾向;幼兒教育;個案研究
(一)研究原因。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存壓力不斷增大,一些家長忙于工作,無暇照顧孩子,沒有意識到多動癥傾向的幼兒自身問題的存在。幼兒缺少家庭的關愛,多動,愛哭,欺負小朋友,不和人交流等現象越來越突出。這些孩子的表現讓我開始對他們更加關注,也讓我對導致這些孩子產生多動問題原因多了一些思考,本研究希望能對具有多動癥傾向的幼兒有所幫助。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采用質的研究方法和行動研究的方式,通過觀察,訪談等方法,對個案研究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原因,進行干預。在藥物治療的前提下,一方面通過干預家庭的教育、加強家長與幼兒園教師的配合等方法,改善幼兒的外部環境。另一方面,通過游戲等活動,對幼兒進行個別輔導,減輕幼兒的多動癥癥狀,逐步增強幼兒的自我控制力。
(三)研究意義。
本研究主要意義在于幫助家長和教師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有多動癥傾向幼兒,為有多動癥傾向的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逐步改善他的多動行為問題。對幼兒的心理問題及早的進行診斷和干預,可以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在藥物治療的前提下,從外部環境和幼兒自身兩方面入手進行綜合干預后,讓家長有明確的目標,逐步延長幼兒的注意力時間,減輕多動癥癥狀,增強學習意識、衛生習慣等。同時也幫助家長和老師學會如何幫助幼兒進行教育干預。
(一)研究方法。
1.文獻法。
2.訪談法。
3.觀察法。
(二)研究對象。
個案基本情況:張小小,男,5歲。小小在幼兒園生活中經常出現讓老師頭疼不已的行為問題,帶班老師經常反映小小在幼兒園的活動中坐不住,不能完成指定的任務,有時候情緒會非常暴躁。生活中,小小從幼兒園小班開始就不午睡,平時精力十分的充沛,晚上睡眠質量很好。小小喜歡吃肉,每餐能吃兩三碗飯,吃飯也比其他的小朋友快。小小的父母因為工作很忙,平時在家里由爺爺奶奶照顧。
(三)研究的主要問題。
研究的主要問題是小小經常注意力分散,在幼兒園的活動中或者與別人交談的過程中容易分神,本身容易多動。情緒情感過分敏銳,情緒根容易激動,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發脾氣。在與其他小朋友一起參加活動的過程中規則意識不強。
(四)干預設計。
在研究過程中,我主要針對小小的多動傾向做出了如下干預:首先幫助小小的父母和老師對多動癥癥狀知識做一些了解,通過父母的幫助使小小能完成簡單的任務,并逐步培養小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在今后的教育中鼓勵父母與老師保持定期的溝通,對孩子在幼兒園和家里的行為、情緒等方面的進步保持及時的溝通,如有問題,通過和孩子的老師溝通和商量,可以實施一些策略改善孩子在幼兒園和家里的表現。還要多鼓勵父母和老師發現孩子的長處,多些表揚,逐漸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在實施干預的過程中,首先要讓小小熟悉自己幼兒園的環境,使家庭和幼兒園之間建立關系。并和小小一起做游戲,培養耐心,在游戲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小小與其他小朋友發生沖突時,及時制止并疏導小小的情緒,平息戰爭,勸其他小朋友原諒他,逐步引導小小學會道歉,消除與小朋友之間的結締,建立友誼。鼓勵家長幫助小小能完成簡單的任務,逐步培養小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在今后的教育中鼓勵父母與老師保持定期的溝通,對孩子在幼兒園和家里的行為、情緒等方面的進步保持及時的溝通,如有問題,通過和孩子的老師溝通和商量,可以實施一些策略改善孩子在幼兒園和家里的表現。還要多鼓勵父母和老師發現孩子的長處,多些表揚,逐漸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肯定小小的成長和進步,達到積極的效果。
經過研究,得出以下結論:在藥物治療的前提下,從外部環境和幼兒自身兩方面入手進行綜合干預,小小的多動癥狀況有了明顯的改善。注意力時間逐漸延長,沖動性行為也減少了,自我控制力越來越強。學習意識、衛生習慣等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家長和老師也學會了如何幫助幼兒進行教育干預,家庭在養育孩子方面,更具有信心和目標。
綜上所述,本研究的教育干預對改善多動癥傾向幼兒的癥狀和家庭問題是有效的。
G615
A
1671-864X(2015)12-01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