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占杰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第二中學,河北 保定 072450)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張占杰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第二中學,河北 保定 072450)
作文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為作文能力是學生語文水平的綜合體現。作文不僅是人們用來進行社會交際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衡量一個文化人的價值的重要標準。鑒于此,探討作文教學的方法,從理論上、實踐上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作文教學;學“仿文”;激發興趣;閱讀練筆;作文評改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又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是人們系統地表達知識和經驗,思想和感情的書面語言形式;作文又是一種具有高度綜合性、創造性的語言活動。學生作文又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為作文能力是學生語文水平的綜合體現。在這幾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本人逐漸摸索了一些作文教學的方法,望與大家共同探討。
讓學生從范文中學”仿”作文,鼓勵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消除畏難情緒 模仿是人類學習、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學生的心理特點之一。老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時,便可訓練學生從仿寫句子、仿寫片段到仿寫范文,讓學生從范文體會各種寫作方法的技巧和語言。模仿的特點在于針對性強,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學生的模仿性很強,先仿寫范文對逐步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仿”不能機械的模仿,不能照范文生搬硬套,例如,在練習對人物外貌進行寫作時,很多同學寫出的人物面部特征都是“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櫻桃小嘴、彎彎的柳葉眉、紅紅的臉蛋”等。難道這世界上真有這么多容貌如此相仿的人物嗎?答案是否定的。這就不是“仿”,而是“抄”。這是我們老師在作文教學時不希望看到的現象,但它確實存在。像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因此,老師在教學生寫作的過程中不能使學生的思維受到約束,而要讓他們有自己的思維特點。例如,學習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后,可讓學生學習文中在寫作中巧妙運用過渡句的特點,仿寫了《從教室到西邊》。學習了《春》一課后,讓學生學習了文章是怎樣通過細心觀察來描寫大自然優美景色的,讓他們仿寫了《夏》。實際上學生進行模范性寫作訓練時,創造思維之光就在其中閃耀。他們的習作,正是張開的創造性思維的的雙翅,慢慢地他們就能搏擊長空。
在作文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甚為重要,有了興趣才會入迷,入迷才會頓生靈感,有了靈感就想,想出框架就寫,發現問題就改,偶得佳句就用。這樣,“長期觀察,爛熟于心,然后凝神聯想,妙手偶得之,一揮而就。”久而久之,寫作就成了無形壓力下的自覺行動。 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應成為作文教學的重要原則。語文老師的主要職責就是要善于運用各種方法使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努力實現由“要我寫”向“我要寫”的轉變。實現這一轉變的基本前提是教師必須對學生的生活實際、心理特點、思想狀況、寫作水平有一個深刻全面的認識和把握。在具體的寫作訓練中,給出適合學生的作文材料,精心設計作文題目。好的文題能讓學生感到興致盎然,只要貼近學生實際,標新立異,就能調動他們的寫作熱情。如“初中生活形象設計”、“給心靈下場雪”、“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在我們現在的日常作文教學中,許多老師并不重視作文的命題選擇,表現在對學生作文的訓練缺乏通盤考慮,作文布置往往興之所至,信手拈來,題目陳舊,內容重復,致使學生了無興趣,絲毫沒有創作激情。其實作文題目命得怎樣,集中體現了一個語文老師自身的素質水平,也關系到寫作訓練的成敗。所以,命題要貼近學生生活,善于捕捉他們生活中閃光的情景。脫離生活的寫作是無源之水,脫離學生生活的命題則無異于緣木求魚,題目一定要出在學生身邊,最能體現學生生活,否則他們會覺得無話可說,無情可訴。初二階段是初中生最活躍的時期,他們對一些事情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很有點兒“小大人”的派頭。于是我又出了這樣的題目《我入團了!》、《綠色,你哪兒去了?》、《傾聽桌椅之訴說》、《我嘗到了苦頭》、《難忘的課堂提問》等。命題既形象具體,又激發了學生的寫作欲望。 初三階段,學生的思想日趨成熟,也善于思考一些較深刻的問題,這就要求命題要有一定的思想性、深刻性。例如《中學時代的我》、《成功很難嗎?》、《小議理解》、《雪中情》…… 經過這樣一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訓練過程,學生作文水平逐漸提高,同時又與學生心理的成長保持同步,比較有科學性。
要提高學生寫的能力,必須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是獲取寫作范例的重要途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勞于讀書,逸于作文,”這是前人在讀寫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讀書是吸收、積累的過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語言的表達方法都在不知不覺中儲存起來。一旦需要,這些儲存就會蜂擁而至,跳出來供你應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隨手拈來,不費思索而順理成章,進而推陳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達得生動、完美。多讀的確是一條通向學好寫作的成功之路。 當今社會是信息的社會,每時每刻都有很多信息通過各種媒介在流動著。而當代中學生的生活閱歷較淺,因而就須每天閱讀,獲愁和博貯信息,造成一種勢能,使胸中有故事。把閱讀獲得的信息轉化為創造能力,從而產生不吐不快的寫作欲望。我們向學生推薦《語文報》、《中國青年報》、《中學語文》、《讀者文摘》、《讀者俱樂部》、《意林》、《故事會》等雜志,讓他們訂閱,并經常給他們介紹、評價最新書籍和報刊上的文章,傳播新信息,并廣泛開展“每日一讀”,“文學晚餐”等活動,從而使學生擴大了閱讀面,增加了閱讀量,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因而有了寫文章的積極性。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蘇霍姆林斯基設計的作文題目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3]陳毛美等,《中學語文教材教法》[M],吉林: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6。
[4]梁中杰,《現代基礎寫作學》[M],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8 5.王立根主編,《作文智慧》[M],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2004年9月。
G623.2
A
1671-864X(2015)12-0252-01